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评课稿3篇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发起了一个讨论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在课外就先进行了思考。
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反馈学生那些五花八门的答案是一个相当棘手的事情,在听赵老师这堂课时,我再次发现有些东西真的需要时间的积累,比如说经验。课上,一学生回答说:“物体发声时会动,不发声时不会动”。我当下就愣了,这个该怎么回答呢?你说他不对吧,尺子、梳子、皮筋在发声时真的在动,你说他对吧,向我们拍打桌子时,有声音发出来,但是桌子并没有在动啊。正在我苦恼的时候,怀老师顺势问到:“比较大、比较重的物体发出声音但是没有动,会不会是你没看清楚或是你看不到呢?”这么一问,学生就马上陷入思考中。这时,老师就请全班同学见证“鼓发声时是否在动?”进而引导学生借用别的工具来证明鼓是否在动。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可以借助小纸片、米粒来证明鼓发声时是否在动。
第二个实验,检验音叉发声时是否在动。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有点难度,教师要在实验之前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点。整个实验现象非常的明显,实验现象还让学生觉得非常的惊奇,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的惊呼声。老师没有制止学生的惊呼,脸上也没有出现不安的表情,一直都是微笑地巡视着,不时还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实验结束后,老师顺势问到:“实验时,不时地听到同学们的惊呼,在惊呼什么呢?”一听到这个问题,学生马上打开了话匣子,把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旁边的同学还不时的点头,课堂的气氛恰到好处。
交流完,小结完,我总觉得这堂课也可以完美的结束了。而王老师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只见她面露难色的'问道:“我们知道物体发声时会振动,但是同学们看,老师敲了一下音叉后还能听到声音继续发出来,这是为什么?”学生稍做思考后,一些聪明的学生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因为音叉还在振动。只要把振动制止住,音叉就不会发出声音了。”
最后,老师再次出示课始的问题“只要用力,就会有声音这句话是对还是错?”这个时候,学生都能自如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了。
科学课不难上,但是真正想把一堂课上好,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这件事老师做的非常的漂亮,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魅力上。
今天很荣幸听了姜老师的一节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有趣,让我收获颇多。
课前他播放了一段视频拍手歌,让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做动作,学生唱的很开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接着他从这首歌切入今天的主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之后他出示几种物品:钢尺、音叉、锣鼓等,问:如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物体发出声音和不发出声音有什么不同,并把发现记录在作业本的表格中。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各自激动地拿水槽中的一种物体,观察完之后没交换物体,活动之前,姜老师最好提醒学生应交换物体,这样才会观察的更全面。
在学生汇报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能知道声音是有振动产生的,板书:声音是有振动产生的,板书的时候,姜老师特别的细心,提醒学生“振”字的写法。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最好引导学生说出什么物体,发出声音时是什么现象和不发出声音有什么不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明白声音是有振动产生的。
为了让学生观察到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姜老师通过三个实验,鼓面上的碎纸屑不停地在跳动,敲打过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有波纹,通过这三个实验能很好地巩固今天的知识,声音有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正式上课之前,王老师就在《赢在每一天》中发起了一个讨论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在课外就先进行了思考。
课一开始,王老师就利用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导入。“经过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只要用力就会有声音。那这句话是对还是错的呢?”利用学生课外的讨论结果导入,不仅是整个导入更加的自然,而且越加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劲头。同时对这个讨论结果的质疑是整堂课进行的一条线索,它引领着学生通过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究,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都很强,教师给予学生一个问题,留一个疑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整堂课一共有2个实验。第一个是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第二个是检验音叉发声时是否在动。第一个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较多,包括尺子、梳子、皮筋,这时课堂的气氛会非常的活跃,课堂纪律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每次实验之前教师都会出示实验要求。而王老师在这里并没有提出要求,而是和学生做了一个约定,一个实验约定。“要求”——“约定”,只是简单的变换了2个字,但是这简单的2个字足以体现王老师对学生重视,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视。在交流第一次实验结果时,王老师强调发言时要完整、清晰,要把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明白、清晰的展现给全班同学。这让我认识到,科学老师并不是仅仅把科学这门课的知识教给学生,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
作为一个新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反馈学生那些五花八门的答案是一个相当棘手的事情,在听王老师这堂课时,我再次发现有些东西真的需要时间的积累,比如说经验。课上,一学生回答说:“物体发声时会动,不发声时不会动”。我当下就愣了,这个该怎么回答呢?你说他不对吧,尺子、梳子、皮筋在发声时真的在动,你说他对吧,向我们拍打桌子时,有声音发出来,但是桌子并没有在动啊。正在我苦恼的时候,王老师顺势问到:“比较大、比较重的物体发出声音但是没有动,会不会是你没看清楚或是你看不到呢?”这么一问,学生就马上陷入思考中。这时,王老师就请全班同学见证“鼓发声时是否在动?”进而引导学生借用别的工具来证明鼓是否在动。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可以借助小纸片、米粒来证明鼓发声时是否在动。
第二个实验,检验音叉发声时是否在动。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有点难度,教师要在实验之前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点。整个实验现象非常的明显,实验现象还让学生觉得非常的惊奇,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的惊呼声。王老师没有制止学生的惊呼,脸上也没有出现不安的表情,一直都是微笑地巡视着,不时还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实验结束后,王老师顺势问到:“实验时,不时地听到同学们的惊呼,在惊呼什么呢?”一听到这个问题,学生马上打开了话匣子,把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旁边的同学还不时的点头,课堂的气氛恰到好处。交流完,小结完,我总觉得这堂课也可以完美的结束了。而王老师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只见她面露难色的问道:“我们知道物体发声时会振动,但是同学们看,老师敲了一下音叉后还能听到声音继续发出来,这是为什么?”学生稍做思考后,一些聪明的学生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因为音叉还在振动。只要把振动制止住,音叉就不会发出声音了。”
最后,王老师再次出示课始的问题“只要用力,就会有声音这句话是对还是错?”这个时候,学生都能自如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了。
科学课不难上,但是真正想把一堂课上好,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这件事王老师做的非常的漂亮,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魅力上。我的愿望则是有朝一日我也能上出这么棒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