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度评课稿

张东东

试论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度评课稿

  一、把握音乐教学过程与音乐教学目标的“度”

  音乐本身所具有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教学必须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体验,即强调过程,过程即目的。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教”而教,重结果、轻过程,实际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这种把生成的、开放的、吸收的、鲜活的人的成长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直接的固定模式,排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学庸俗化、单一化,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智慧、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内在联系。更有甚者,则可能使本应该成为开启人类智慧、丰富个人情感、培养创造潜能的音乐活动课堂,变成“束缚人的牢笼”和“制造人的模具”[2]。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音乐教学应该重视教学过程,把过程放在与结果同等重要的地位,去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度”,是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去把握的。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学生“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过程是相对结果而言的,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教学策略提出“注重过程”,并不是说不要结果,而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传授式教育太多,自主教育过程太少;关注结果太多,探究性学习过程太少;强调知识技能太多,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太少,以至于大多数地区的音乐教育往往缺少艺术感、缺少情感、缺少创造。教师讲授的仅是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只能帮助学生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音乐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一切文字都无法准确表达音乐的真谛。因此音乐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关注过程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要求教学过程与结果同在,强调二者统一。

  在音乐教学中,有时只要学生亲身参与了,就获得体验,就是收获,也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例如有位老师在上《国歌》这一节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方式那样,给学生放录音、教唱、讲解三连音节奏、分析歌词等等,而是在晨曦中把学生带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让学生亲自感受那种神圣庄严的气氛。当国歌响起时,五星红旗伴随着朝阳徐徐升起,同学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激动的泪花,心中涌动着对祖国的深情。此时,孩子们对于爱国主义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亲身体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远远超过老师在教室里一遍遍地教唱和讲解[1]。所以我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比多学几首歌曲、多掌握一点乐理知识更重要。这堂课是成功的,然而,这堂课却难以按照传统意义来划分“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界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目标在过程当中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无疑,这节课“度”的把握对于教师进行课改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把握“学科综合”的“度”

  “学科综合”的理念要求教师全面提高素质,拓宽知识面,有机合理地进行各学科知识的穿插。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把握课堂的时间,有选择地进行知识穿插,而不是漫无目的,发散性讲解。有这样一堂音乐课:要教唱歌曲《茉莉花》,老师在教室里放一盆茉莉花,先请学生上来闻花香,再泡一杯茉莉花茶让学生尝尝,然后叫学生说说古人赞美茉莉花的诗句,最后,所剩时间不多了,把歌曲唱了一遍就下课了[3]。试问这节音乐课是成功的吗?否也。对茉莉花从嗅觉、视觉、味觉等解释尽管非常清楚,但忘了这是一堂音乐课,而不是一堂生物课,学生能从这节课中学到多少音乐知识呢?学生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吗?诚然教师的目的可能是想结合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应注重学科综合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的理念而入手的,但最终的课程设计却偏离了方向。我觉得不应该排斥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关键是教师如何将知识技能、技巧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感悟中去。因此,学科综合应体现学科特点,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围绕教学目的来实施。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过度强调音乐知识的讲解和音乐技能的传授,导致课程理论性强、专业性强,这是学生产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之一。这引发了音乐教育者的深思,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呢?于是大家开始思考创新,进行教学改革。

  再看另外一节同样的《茉莉花》音乐课,由于设计的角度不同,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不同,最后的效果也不同。教师先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收集民歌《茉莉花》的不同演唱版本,教学重点为比较不同版本的表演风格及音乐表现形式。通过欣赏古筝与萨克斯的演奏,来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欣赏黑鸭子演唱组的演唱与歌剧《图兰朵》中的选段,对比演唱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欣赏以方言演唱与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用普通话演唱,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合、不同语言、不同伴奏、不同地域下产生的不同效果,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形式下的《茉莉花》所散发的不同风格特点的芬芳[3]。学生始终在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为中华民族能拥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产而自豪。这样的音乐课始终围绕“音乐”在拓展,综合有“度”,把握住合理综合的契机点进行课堂设计,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更进一步体现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把握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表演的“度”

  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大纲中多注重音乐知识的教授,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多注重音乐情感的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因此,就必须注意把握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音乐表演的“度”。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讲授基本的音乐知识,课堂上全部用音乐表演来代替基本技能的学习,如歌唱表演、舞蹈表演、器乐演奏等形式将课堂设计得非常花哨。虽然音乐知识的系统掌握不是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先决条件,但却是使他们更好地从事音乐活动、培养音乐能力的保证。音乐是技艺性很强的艺术,离开了相应的技能,美丽动人的音响便无法产生,音乐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忽视基本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在离开老师以后,将无法继续自学音乐,而这与目前教育方针所提倡的终身学习是相矛盾的。音乐教师在设计课堂表演环节时往往让有才艺的学生表演,参与教学过程,而没有才艺的学生便没有参与的机会,只是作为观众。这是不符合音乐教育理念中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音乐课堂的基本理论的。从另一个角度讲,过多讲授音乐知识而忽略音乐表演,就会走进传统的旧式教学的误区。因此,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将是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演员和观众这三个角色,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示范、引导和研究指导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讲解音乐知识技能和音乐表演的“度”,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当同学们兴趣和情绪不高、缺乏积极性时,教师就应该扮演好演员和导演的角色,通过富有情感而又恰如其分的示范表演,为同学们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和教学环境;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学习欲望强烈时,应该结合音乐作品教学的需要,及时介绍一些相关的音乐文化与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加强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满足同学们高涨的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

  四、把握多媒体运用的.“度”

  多媒体的运用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在音乐教学中精心布局、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这毕竟是辅助手段,要控制好运用的“度”,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影响和降低教学质量。盲目依赖多媒体技术,将课件设计成顺序性结构,教师上课不停地按键播放,宛如一位“讲解员”,这不仅以计算机的思路限制、取代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人成了机器的奴隶,而且改变了音乐教学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代替,割裂了音乐课堂中所特有的情感纽带。

  音乐是一个特殊的学科,需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范唱、范奏和生动的讲解是必要的,因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来自教师,学生一旦对教师的讲解和表演产生佩服感和信任感,就能更有兴趣学习音乐知识。而运用多媒体展示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已丧失了表演艺术的“即兴性”和“现场感受性”[4]。此外,音乐课堂中还有歌唱的基本训练、节奏的基本训练、视唱练耳的基本训练和基础乐理知识的介绍等,这些都不是多媒体所能解决的,多媒体只是一个帮助学习的工具,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且不具备人的能动性。所以,在现代音乐课中,我们应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把握多媒体运用的“度”,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的需要,合理、适度地安排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单纯地为了所谓的“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而被多媒体“捆”住了手脚。

  五、把握教学表演的“度”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法,让学生表演音乐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了解音乐,通过音乐活动获得审美的愉悦。但这种表演法一般仅适合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如上《小猪睡觉》一课,教师可以模仿小猪的睡觉状、扇耳朵状,利用摇尾巴和拍肚子等动作引出这节课的主角,以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而对于中学生,我认为运用表演法需要一个“度”。现在的中学生思想较为成熟,平时见多识广,如果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活跃”,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让学生做幼稚肤浅的表演,引发学生哄堂大笑、教学场面失控,虽然课堂气氛“热闹”了,可怎样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因此,对于中学生的课堂表演在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要具有艺术性,也要具有思想性。例如,在欣赏歌剧《北风吹》时,可让学生根据剧情需要,有选择性地排练其中角色,如杨白劳、喜儿、大春、黄世仁等,有代表性地选唱人物的主题唱段。这样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程当中,增强音乐表现力,了解历史,理解音乐。实践证明,要让课堂活跃起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内容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要心中有数,不能太随意太盲目。教学表演须有“度”,切实让学生从中感悟音乐,让学生学有所得。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度”的把握是关键。如果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到以上“度”的控制与把握,音乐教学的目标就会达到,学生就能在音乐课上既感受、体验到音乐美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又学到了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演唱的技巧、技能。这是需要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也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制定的最终目的,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