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彩那天》评课稿

莉落

  《中彩那天》评课稿(1)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课文,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精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本单元的主题是“以诚待人”,体会父亲诚实、讲信用的品质则是本课理解重点,理解“道德难题”之难,也就成了本课的难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和透过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上还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年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及本课的特点,陈莹老师在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教师根据学情恰当引导、启发,在难点处巧设疑问,设置梯度,在重点处凸显语言文字训练,并及时总结提升。

  一、教学重点解决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本课对父亲心理的体验可以说是个重点,是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在通读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在字里行间寻找父亲“可以留下车子”的理由,然后再找一找“不可以留下车子”的理由,体会父亲的左右为难,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把是否归还车子称之为“道德难题”。

  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的到位。

  朗读是贯穿于1-6年级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在一节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抓住重点很关键。陈老师主要抓住对爸爸中彩的严肃和还车后高兴进行了一定的对比,时刻抓住妈妈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反复读,强调了课文的主题。

  三、阅读方法指导的到位。

  四年级是中段向高段过渡的阶段,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对本学段阅读目标的达成巩固,也要重视高段阅读目标的渗透,在教学中,陈老师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特点,巧妙地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连接起来概括主要内容,注意了概括内容方法的引领和运用。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陈老师的课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但是,从陈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成长。

  《中彩那天》评课稿(2)

  昨天听吴老师试教第二遍《中彩那天》,一起与他探讨,与他交流,后来还是有一个意见我们没有一致起来。我与王艳霞老师的观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父亲可以把车留下的条条理由,每找到一条理由就随机展开教学。而吴老师觉得把这些理由先找到达到初读课文作一些基本整体的感知,再进行深入地展开教学,结果也一样。最后我们统一一个标准,不管采用什么理念、什么模式、什么策略进行教学,如果觉得自己容易操作、容易上出课的节奏、容易上得出色就选择自己喜欢的理念、模式、策略进行教学,其他人的感受与理解应该只是作为参考,而最终考量和决定的是自己的理解与把握。

  尽管如此,这个当时得不出结论,更探索不出有什么规律的教学问题在我心中凝结成了一个疑团。幸运的是今天吴老师上完《中彩那天》这一课后,我在评课时,厚了一下脸皮,抛出了昨天的这个疑问,没想到抛砖引玉,各位老师的真知灼见真是令我顿时对这个问题清晰了很多,尤其是师父善于概括、善于抓住问题本质,深度地阐释了令我们豁然开朗。他是这样说的:

  对语文课堂上常见的而且在文本呈现上跨度又大的一些重点语句的教学,一般有两种常见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先扫描后聚焦,比如先扫描重点语句ABC,然后品读学习A,再品读学习B,又品读学习C;还有一处是扫描边聚焦,如教学时是AA,BB,CC这样展开教学的。哪一种模式好,哪一种模式不好,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问题。如,我上《慈母情深》就是采用边扫描边聚焦的方式,AA,BB再CC,效果也不错啊;吴老师今天上的《中彩那天》,就是第一种模式,先扫描后聚焦,先是ABC,再是品A品B品C,也好啊……

  听了师父的阐述,我渐渐觉得以自己平时常用的边扫描边聚焦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只是自己语文教学的“华山一条道”而已,我的眼界需要开阔,我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也更需要更新,更需接纳一些新的形式。平时不太感兴趣的或是没有尝试过的模式与策略亦可以去尝试,或许可以挖掘出其中的亮点,整合出更新的方式方法呢?在对吴老师教学过程中到底该运用哪种方法讨论是有价值的,而且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吴老师自己的想法也不错,尽管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做得更精巧些。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面对下一个文本,另一个文本,我们怎么抉择两种模式,选取一种模式呢?是不是用了这个可以,选那个也行呢?难道对一个特殊的文本个体没有更优化的方案吗?我想应该是有的——这只是我现在的思考,待正确与否再考证与反思。那么,什么教学情况下使用第一种先扫描后聚焦的模式,什么教学情况下使用另一种模式呢?

  我在想,对于一篇课文而言,当我们设计一个问题后,有多种(指六七条以上)回答理由——亦即有多个语句可以寻找,可以扫描到,那么它产生的教学问答连琐反应——教学时间的跨度相对而言比较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回答问题应该是一个学生回答一个(找一句话)或再多几句话,那么教学面向的是几个学生——几个“点”,对其余的学生——“面”的学生、多数学生缺少锻炼;学生寻找、扫描、直接汇报读这些过程、这个时间越长,课堂上理性的分析、寻找时间就更多;如果扫描与寻找、汇报这一环节发生在课堂中,那么学生前面铺垫的学习情绪、文本体验情感会被冷却一时,要再度唤起效果会怎么样?

  当然,这样的汇报感觉上是理性学习的因素比较多,而且我们也不排斥理性的阅读的重要性。理性阅读提升分析概括能力、引起更多的思考,提高阅读思维能力,不过,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理性阅读用时长、分量足,那么学生感性的学习情感被冷却后,该怎么呵护起来呢?光听别人汇报,一些学生若开始游离于课堂外、文本外,后面的教学效果是不是会大打折扣呢?

  那么,是不是扫描、寻找、罗列条理多、重点语句多的阅读教学过程不太适合第一种先扫描后聚焦的模式呢?是不是这种模式用时较长听课效果会不太好呢?是不是学生只要扫描两三句、三四句再聚焦教学,使用这种模式更适合呢?

  当然,用这种模式能够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餐阅读能力、以及读类似“影视同期书”、“新视觉图书”等的新视觉阅读能力,这是它比之于第二种模式优越的地方。那么前面的思考该会有怎样的比较科学又合理的结论呢?我得去实践、去探索。

  对第二种模式,我也有思考。边扫描边聚焦,由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后展开教学,这样就落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圈中来,学生找的过程与汇报的不确定性是开放的,教师由于已经设计好了一个语句下面的.问题教学设计,所以学生汇报后再随机展开教学是可控的,这样是不是课堂的开放与调控看上去更和谐?学生的学习的连续性是不是更顺畅?而且学生的学习情绪易调整,教师在某些教学点上时,可以用语言渲染、音乐熏陶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由于找的句子可以有许多句,教师可详可略地进行教学选择,觉得重要的、对教学内容有关键作用的稍暂缓课堂节奏,“慢慢”地教学,引导学生“慢慢”地品学,引领学生细细品赏,如果觉得并不重要的语句,可略一教过,课堂节奏的把握是不是更容易些?

  边扫描边聚焦,没有多少的汇报、少了报告式的朗读、学生扫描并交流了一句后,随机展开感性的学习,这些过程由教师引领,一步步地、一环环地、重点地让教学进程与情感向纵深推进,这些过程显得稍微感性一些,他们可能更自然地进入到教学环节中去。但由于这样教学,学生有一个时间段是停留在某一语句的学习上的,当学了这个时间段后,学生会不会忘了前面的大问题——引发学生扫描句子、寻找句子的那个大问题,就算教师提醒了,再继续问一遍,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这上面来,是不是又不太好?而且,还有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不是有多句可以扫描、可以寻找的文本对象适合这个模式?会不会给人一种感觉学生汇报是开放的,后面的教学老师主导得太多?精读能力培养了,那么现代社会广泛需要的、时常需要的休闲阅读、快速阅读这些能力的培养似乎用这个模式不能有效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这些由两个模式教学引生出来的,暂时在我脑海里不成系统的、粗浅的思考可能显得比较幼稚,有些可能不用想、不用问就能够知道的,但我想,待我的思考再成熟些、更深入些,我会渐渐地对这些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的。

  总之一句话,对一个文本而言,没有哪种模式是最好的,可能对于执教者而言有一种模式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的,任何事情都一样,可能很难抉择更好,但可以选择最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