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宝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莉落

  异宝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②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 ①机:吉凶之兆。②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我死,王则封汝                                     则:如果

  B.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诈

  C.见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撑

  D.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抟:捏成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A.则:连词,就,便。

  答案:A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  )

  ①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 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 ⑤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①是说古人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与题干要求不符。④是说天地毫无所求,不合题干要求。⑥是在赞扬贤者的智慧,不合题干要求。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文中没有从反面论证。

  答案:D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2)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吉凶之兆。可是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孙叔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而是请求赐给(他)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把世俗心目中的不利看作有利,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伍员)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且人民大多巧诈,但是它的国君却是个平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只是)向东南方向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谢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到吴国去了。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用篙撑着小船,正要捕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送他过江,横渡长江后,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人,(将会被)授予爵位,享受万石俸禄,并赐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没有找到,此后,伍员每次吃饭时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祷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了极点,养育万物多到了极点,(天地)有什么不做的吗?却没有认为(自己)做了。做了(很多)却别无所求。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的,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宋国有一个农夫,耕地(的时候)从地里挖出一块玉,他把玉送给司城官子罕,(可是)子罕却不接受。农夫请求说:“这是我们种田人的宝贝,请相国把它当作(上天)赐予的恩惠收下吧!”子罕说:“你把玉当作宝贝,我却把不接受你的玉的这种廉洁的品德当作宝贝啊。”所以宋国那些知道这件事的道德高尚的人都说:“子罕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的宝物和一般人的宝物不同罢了。”

  (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把和氏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智慧越粗浅,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