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人也。为郡吏,太守彭宠以梁守狐奴令,与盖延、吴汉俱将兵南及世祖于广阿,拜偏将军。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及即位,议选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帝以野王卫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于是擢拜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建武二年,与大司马吴汉等俱击檀乡,有诏军事一属大司马,而梁辄发野王兵,帝以其不奉诏敕,令止在所县,而梁复以便宜进军。帝以梁前后违命,大怒,遣尚书宗广持节军中斩梁。广不忍,乃槛车送京师。既至,赦之。月余,以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北守箕关,击赤眉别校,降之。三年春,转击五校,追至信都、赵国,破之,悉平诸屯聚。冬,遣使者持节拜梁前将军。四年春,击肥城、文阳,拔之。进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击佼疆、苏茂于楚、沛间,拔大梁、啮桑,而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亦分道并进,岁余悉平之。五年,从救桃城,破庞萌等,梁战尤力,拜山阳太守,镇抚新附,将兵如故。数月征入,代欧阳歙为河南尹。梁穿渠引穀水注洛阳城下,东写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七年,有司劾奏之,梁惭惧,上书乞骸骨。乃下诏曰:“梁前将兵征伐,众人称贤,故擢典京师。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谈者欢哗。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为济南太守。”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官。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
A.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B.普性深沉有岸谷
C.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D.臣窃以为不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普)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答:(赵普)虽然多忌妒而刻薄,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②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答:过了些日子(赵普)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3、描写人物,表现人物性格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上面两段文字中,描写赵普,主要运用了细节或“动作”描写的方法;描写王珪,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都突出地表现了他们作为忠臣 忠直刚毅,不怕得罪皇帝,敢于犯颜直谏的共同特征。
4、文中主要写了两件事: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
5、刻画人物善用细节。写专心致志地读书,描写了“阖户启箧取书”的细节。一个“阖”字,指闭门谢客,排除一切干扰。写太祖之怒,描写了“碎裂奏牍掷地”的细节。“碎裂”足以表明怒的程度,再加一个“掷”字,怒不可遏的样子可想而知。写沉着镇定,描写了“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的细节。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然而,赵普岂止“拾之”,他居然在日后“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补缀旧纸”这一细节生动感人,那被撕碎的奏牍,要恢复原样,需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5-8题。
冬,上在邯郸。陈将侯敞将万余人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渡河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不下,攻残之。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命曰真定。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于是陈军遂败。
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阴使人至陈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臣光曰: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夫以卢绾里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夫乘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选自《资治通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陈将侯敞将万余人行 游行:流动袭击
B.不下,攻残之 残:杀戮
C.不伐己功 伐:夸耀
D.观其距蒯彻之说 距:距离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①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 ②越国以鄙远
B.①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②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①乃与萧相国谋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①酬功而报德者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世人有的认为,卢绾仅仅凭与高祖是里巷旧邻的交情,就被封为燕王,而韩信却以侯爵身分奉朝请,高祖确实有亏待韩信的地方。
B.韩信有个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
C. 司马光认为,高祖早在韩信被杀之前就已经有诛杀韩信的念头了,只是当时力量还做不到罢了。待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就没有什么可依赖之处了。
D.太史公司马迁认为,韩信对汉家的功勋,本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人相比,可惜他在天下已定之时,图谋叛逆,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被斩灭宗族这一理所当然的下场了。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购王黄、曼丘臣 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3分)
(2)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3分)
(3)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4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予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著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工;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连亘六七里( )
(2)城市依稀而已( )
(3)裁如星点( )
(4)逾时,楼渐低( )
3.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
2.(1)连绵不断;(2)隐隐约约;(3)同“才”;(4)过了一会儿
3.(1)过了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2)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4.时间顺序。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5.(1)形成阶段:孤塔、官殿的出现;(2)发展阶段:城市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消失。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表现了这幅雕刻品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3、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左手扶鲁直背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4、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轻松悠闲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专注悠闲。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5、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阅读《山市》一文,完成问题。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山市》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家。
2.解释下面加粗字词的意思。
(1)数年恒不一见_______________
(2)无何_______________
(3)连亘六七里_______________
(4)或凭或立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语句。
(1)然数年恒不一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山市幻景的?请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至少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纵观全文,划线句子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文学家。
2.(1)经常(2)不久;不一会儿(3)连绵不断(4)靠着
3.(1)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
(2)其中有的像楼,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巷。
4.时间顺序;忽见、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任选四个皆可)
5.全文的补笔,照应开头,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可以看到山市这种自然奇景。
文言文阅读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③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1、简介孔子(不超过3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字的含义。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
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第一则语句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2、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3、先生迷惑不解 危险 “呢”表反问
4、(1)孔文先生凭什么被称作“文”呢?
(2)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耻辱的事。(意对即可)
5、“略”。
郭伋传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伋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更始素闻伋名,征拜左冯翊,使镇抚百姓。世祖即位,拜雍州牧,再转为尚书令,数纳忠谏争。
建武四年,出为中山太守。明年,彭宠灭,转为渔阳太守。渔阳既离王莽之乱,重以彭宠之败,民多猾恶,寇贼充斥。伋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伋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匈奴畏惮远迹,不敢复入塞,民得安业。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后宏、吴等党与闻伋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络绎不绝。
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过京师谢恩,帝即引见,并召皇太子诸王宴语终日,赏赐车马衣服什物。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帝纳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伋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伋,芳乃亡入匈奴。二十二年,征为太中大夫,赐宅一区,及帷帐钱榖,以充其家,伋辄散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
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
B. 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
C. 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
D. 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位官员,文中指这三位官员管轄的地区,今在陕西西安附近。与《张衡传》“游于三辅,中“三辅”是一个意思。
B. 征拜,征召授官,唐刘长卿《送梁郎中赴吉州》诗:“但愁征拜日,无奈借留何!”
C. 使君,汉时称刺史为使君.选文中是指尊称州长官。《三国演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D. 九族,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九族揞本身上及父、祖、曾祖、高祖,下及子、孙、玄孙、曾孙的亲属,一共九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 郭伋一生仕宦多朝。他在哀帝、平帝时做过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更始帝时被征拜为左冯翊:世祖时,任雍州牧,后做了尚书令。
B. 郭伋为政善于治理。他使离乱后的渔阳盗贼消散,匈奴远迹,民得安业:他不战而屈人之兵,使颍川盗贼数百人皆束手来降。
C. 郭伋为人讲究诚信。他巡视回来,比约定曰期早一天,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
D. 郭伋做亊讲究谋略。他知道卢芳是个老贼,很难一下子用力量制服他。他和部将隋昱谋划胁迫卢芳归降,卢芳最终逃入匈奴,解除了威胁。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
(2)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答案:
10.B
11.D
12.D
13.(1)于是郭伋上书弹劾自己自作主张,光武帝很欣赏他的策略 ,没有因此责怪他。
(2)郭伋刚到任时去所辖地域巡视,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停住拜迎。
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伋字细侯,是扶风茂陵人。郭伋少年时就有志向和操行,哀帝和平帝年间被征召到大司空府,几次升迁后任渔阳都尉。王莽时郭伋任上谷大尹,升为迁并州牧。更始帝刚即位时,三辅地区接连遭受乱兵侵扰,百姓感到震惊害怕,有势力的宗族、大户人家拥兵自保,没有人肯率先依附。更始帝平素常听到郭伋的声名,征拜他来拜为左冯翊,让他安抚百姓。世祖即位,他被封为雍州牧,又转任尚书令,多次进忠言直言规劝。
建武四年, 郭伋出任中山太守。第二年彭宠被灭,郭伋转任渔阳太守。渔阳已经遭受了王莽动乱,又加上彭宠的破坏,百姓大都狡猾不善,盗匪到处都是。郭伋到渔阳后,宣示百姓有功必赏,捕杀盗贼首领,盗贼由此溃散。当时匈奴多次侵扰郡界,边境军民吃了不少苦头。郭伋整顿兵马,设计好攻守战略,匈奴由于害怕而远远离去,不敢再侵入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来颍川盗贼群起,建武九年,朝廷征召他封为颍川太守。郭伋到颍川之后,招抚怀山强盗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这些人都束手到郭伋处投降,郭伋将他们全部遣返回乡务农。于是他上书弹劾自己自作主张,光武帝很欣赏他的策略,没有因此责怪他。此后赵宏、召吴等人的党羽听说了郭伋的威望和信义,远自江南,有的从幽州、冀州不约而同前来归降,络绎不绝。
光武帝因卢芳占据北方,便调郭伋任并州牧。郭伋经过京师时上朝谢恩,光武帝马上召见他,并将皇太子及诸王召来一起宴请郭伋,与郭伋谈了一整天,还赏赐给他车马衣服及日用杂物器物。郭伋借机谈到挑选人员增补官职时,应挑选天下的贤士俊杰。光武帝接受了他的意见。郭伋刚到任时去所辖地域巡视,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你们为何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等到事情办完后,众儿童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何时回来?”郭伋告诉别驾从事史,算好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儿童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当时朝廷很多人推举郭伋可以担任大司空,光武帝因为并部还有卢芳可能造成威胁,而且匈奴还未被平定,想让郭伋在此多任职一些时间,所以没有征召。郭伋知道卢芳是个老贼,很难一下子用力量制服他,因此经常严守烽火台,公开悬赏捉拿。卢芳的将领隋昱于是谋划胁迫卢芳归降郭伋,卢芳于是逃跑进入匈奴。建武二十二年,被征召为太中大夫,获赐宅第一处,以及帷帐钱谷,用以补贴家用,郭伋总是分送给宗族九族,一点也不保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至元中,历仕力兰溪主簿,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伯启以无左验①,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累迁常州路推官,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迁河南省都事、台州路治中,御史潘昂霄、廉访使王俣交荐,擢拜西台御史,改都事。关陕自许衡倡道学,教多士,伯启请建祠立学,以表其绩,朝议是之。泾阳民诬其尹不法,伯启核实,抵民罪。四川廉访佥事阔阔木以苛刻闻,伯启纠黜之。
延祜元年,升内台都事,迁刑部侍郎。宛平尹盗官钱,丞相铁木迭儿欲并诛守者,伯启执不可,杖遣之。八番②帅擅杀,起边衅,朝廷已用帅代之矣,命伯启往诘其事。次沅州,道梗,伯启恐兵往则彼惊,将致乱,乃遣令史杨鹏单骑往喻新帅,备得其情,止奏坐前帅擅兴罪,边民以安。大同宣慰使法忽鲁丁,扑运岭北粮,岁数万石,肆为欺罔,累赃巨万。朝廷遣使督征,前后受赂,皆反为之游言。最后伯启往,其人已死,喻其子弟曰:负官钱,虽死必征。与其纳赂于人,曷若偿之于官。第条汝父所赂之教,官为征之。诸受赂者皆惧,而潜归赂于其子,为钞五音余万缗。出为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英宗立,召拜山北廉访使,时敕建西山佛宇甚亟,御史观音保等以岁饥请缓之,近臣激怒上听,遂诛言者。伯启曰:主上聪明睿断,是不可以不诤。乃劾台臣缄默,使昭代有杀谏臣之名,帝为之悚听。俄拜集贤学士、御史台侍御史。有诏同刊定《大元通制》,伯启言:五刑者,刑异五等,今黥杖徒役于千里之外,百无一生还者,是一人身备五刑,非五刑各底③于人也,法当改易。丞相是之,会伯启除浙西廉访使,不果行。
泰定初,引年北归,优游乡社,砀人贤之,表所居为曹公里。至顺四年二月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元史·曹伯启传》,有删改)
【注】①左验,证人。②八番: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元苗族部名。③底,到。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 徇:巡行示众
B.命伯启往诘其事 诘:追查
C. 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尚:崇尚
D.非五刑各底于人也,法当改易 易:简易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伯启公平断案的一组是(3分) ( )
①俄得真盗,尉以是黜 ②伯启执不可,杖遣之
③阔阔木以苛刻闻,伯启纠黜之 ④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
⑤伯启核实,抵民罪 ⑥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却诬陷自己的佃户,让佃户屈服认罪。曹伯启审得实情,定土豪杀人罪。
B.八番帅擅自杀人,引起边境事端。朝廷命曹伯启前往处理,为了大局,曹伯启只奏请惩办前帅擅杀之罪,百姓得以安宁。
C.御史观音保等因请求缓建西山庙宇而被杀,为此曹伯启弹劾台臣不及时劝阻,致使皇 上蒙受了杀谏臣的坏名声。
D.皇上诏令曹伯启参与修订《大元通制》,曹伯启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只是由于曹伯启调任浙西廉访使,他的建议未能实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4分)
⑵第条汝父所赂之数,官为征之。(3分)
⑶丞相是之,会伯启除浙西廉访使,不果行。(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