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观《鹧鸪天》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1)这首词上片的构思扣紧了一个“梦”字,试对此作简要分析。(3 分)
(2)下片“到黄昏”容易让人想到李清照《声声慢》里的哪句词? “黄昏”意象的使用对刻画思妇形象有什么作用?(3 分)
(3)试赏析这首词末两句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 词的上片前两句写思妇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而泪流不止(1分);后两句交待思妇做梦的原因是没有丈夫的消息(1分);通过想象虚写她在梦中与千里外的丈夫相见的情景。(1分)。
(2)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若答“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亦可给分)(1分)为思妇怀人创设情境(1分),烘托思妇寂寞独守的形象特点(1分)。[来源:学+科+网Z+X+X+K]
(3)末两句先以“炙得灯儿”暗示时间推移;(2分),接着融情入景,写思妇聆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实写她彻夜不眠的相思惆怅;(2分)同时这两句词还将口语与典雅的书面语结合在一起,突显了思妇寂寞凄苦的形象特点(1分)
赏析:
词的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可是如李白所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怀愁怨,触绪纷来,只得“无一语,对芳尊”,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意相似。唯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结尾两句,融情入景,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