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边的野地阅读答案

李盛

  村边的野地

  张蛰

  ①我喜欢泡在村东的野地里,有时一群人,有时就我一个。野地很大,杂草、灌木丛生,那些粗细高矮歪直不同的杂树聚在一起,气象万千。在它的西南方向,废黄河一股水流蜿蜒而来,又在它东边很远的地方轻轻滑过朝东北方向平缓流去,河面时宽时窄,水量丰沛,水草丰满。那里有视野更为开阔的田地,村庄都被零星甩在某个角落里,我们叫它漫河滩。

  ②野地里,小路纵横交错,说明很多人来过且又走路的习惯不同,但真正泡在这里,一天到晚又见不到一个人影。除了人,村里的狗也来,我在野地里碰到狗的时候比人多,狗来这里东嗅西嗅,有时会对一只野鸡狂追,但从来不会成功,对一闪而过的野兔子,狗却只当没看见。狗跑野地里来干什么?

  ③其实人来似乎也没什么目的性,我们一群孩子泡在野地里,除了玩爬树捉迷藏,有时会了结一些江湖恩怨,有时会商量到哪块大田地偷生产队的东西,有时会满地里寻找兔子窝和老鼠洞。这些事,在其他地方一样可做,但我们却莫名其妙地跑到野地里来了。了结江湖恩怨,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倒霉蛋,出了野地会自觉说成是自己爬树掉下来磕的,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半点同情,还会被他们咬牙切齿地痛骂:咋不摔死你哩,你就野吧!上野地来,就是为了给挨揍找个好借口吗?在野地里商量偷生产队的东西,偷来再跑到野地里分赃,在哪里不能商量不能分呢?我们习惯性地选择了野地。还有秋天,我们在野地里从老鼠洞中挖出的黄豆,每个人脱下裤子装都装不完,但在大田里同样如此,我们为何喜欢来到野地里找?为什么?

  ④更多时候,我们在野地里无事可干,像狗一样到处闻闻嗅嗅,无目的地到处走动,或是忽然卧倒在杂草丛里看一尘不染的蓝天。不知是谁最先想起来的爬树,先是爬到树上捉迷藏,后来我们爬到树上去发呆,每个人都茫然地抱着树干坐在树杈上,猴子一样东张西望或什么也不望。有一回田鸭子兴奋地发现远处走来的是自己的爹,立时扯起肚皮拚命嚎叫,但很快发现努力没有意义,嚎叫声刚出嘴就被风收拾了。后来我们越爬越高,但能爬到树梢的只有宁五,他能爬到十几米高的地方,把自己挂在树枝上被风摆来荡去地像个驴屎蛋。

  ⑤感觉自己长大后,我更喜欢一个人呆在野地里,一个人呆着,能听到树上的鸟叫,再多的鸟同时叫也能听得出不同。我能听出哪只鸟的叫充满饥渴,哪只鸟的.叫充满快乐。我还能听得出鸟对话与鸟自言自语的不同,清晨鸟叫得清脆,黄昏鸟叫得兴奋。有时候,一朵云都从视野里消失了,一只鸟的叫声却没停息。我一个人爬到树上眺望的时候,总觉得东边的漫河滩虽然看起来阔大,但实际上很小。漫河滩的尽头是什么呢?我会问自己。我爬树,爬得越高,觉得天空越远。一个人既远离了地面又远离着天空时是惶急的,有无法自信的恐惧。

  ⑥受了委屈,不高兴,觉得无聊,不知道到哪儿去,我溜溜达达就到了野地里。我喜欢一个人跑到野地里听动静,露水的叭嗒声,野鸡踩在草丛和落叶上的脚步声,兔子啃啮青草的窸窸窣窣声,鸟起飞时拍打翅膀的呼喇声,都能让我平复不安。许多少年才有的烦恼,都是野地里的风抹平的。我用一根青草去抽打另一丛青草时,痛苦就消失了。我夸张地躺在草丛里,正莫名苦恼地睁大眼睛,一群人字形的大雁忽然此起彼伏地叫着从野地上方飞过,立马一身轻松。

  ⑦我们的少年时代就像被大人遗忘了一样,除了一口吃喝和衣不遮体的穿戴,其他的一切交给了我们自己。我们满世界游荡,见风而长。宁五学会了生吞鸟蛋,拴柱学会了剥刺猬,我学会了抓兔子……我们大呼小叫地在野地里跑过,在树上闲荡或是发呆,时光从琐碎的落叶、干草尖慢慢流走后,我们的小胳膊小腿也在鸟鸣与露水里悄然拔节。这个过程里所有来自内心的悸动,最终帮助我们解决的,都是村边的野地。野地收容了我们所有的秘密,安抚了我们最初对世界的恐惧,它用自己的有声世界和无声言语悄悄地照亮了一群少年幽暗的心门。不然,何以解释我们在那个年代的天真烂漫,何以解释我们对人世葆有的这份善良?

  ⑧野地是伟大的。

  ⑨野地的伟大我在多年后认识的更仔细,它天然具有的安抚和疗伤功能,它天生就有的启迪和疗伤功能,对我的少年时代是多么重要。我在自己的少年时代虽然缺吃少穿,却有幸拥有一片荒芜的野地,在无意间接受了它最完美的自然启蒙教育,这是今天生活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孩子再也难以享受到的自然待遇。今天,还有多少少年能在自家门外拥有一片自在的野地呢?

  ⑩因为工作关的关系,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远离自然的少年是多么脆弱,这些缺失了身处自然中成长机会的儿童,体格与性格中普遍缺乏一种东西,例如很少父母意识到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症结与孩子难以接触真正的自然有关。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很少关注这个问题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冬日,在灯下,我似乎又听到冬天的风从野地里呼啸而过的声音。雪厚厚地覆盖了整个漫河滩,河水停止流动,野地一片寂静,那些巨大的无叶树冠在风里晃动,正有雪被风雾一样地扬起,鸟都躲在了村庄里,兔子都在了雪下的干草窝里。我驻足而立,小手冻得老高,脸蛋赤红发黑,正看一群同伴在风里向野地里跑过去。野地更野。

  (有删节)

  9.赏析第①段的景物描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③段末的“为什么?”是无疑而问,还是有疑而问,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⑦段画线句巧用修辞,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的第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认为今天生活在发达地区的孩子缺少一片属于自己的野地,因此会有一些缺失,请在本文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6分)

  9.作者描述了野地里杂草灌木丛生的气象万千的状态以及远处废黄河形成的视野开阔的背景,(1分)由近及远,由点及面地逐步呈现野地原生态的特征,(1分)体现了作者对野地的喜爱之情,为下文具体描述野地中的生活与思考做铺垫。(1分)

  10.我认为是无疑而问,(1分)首先,这一问句,是对第③段一系列追问的总体性呼应,强调了我们来此的无目的性,(1分)同时,作者在后文中实际上是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因为野地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功力,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地来到这里。(1分)

  11.这句话运用比喻手法,把时光比作流水,缓缓流淌,生动地写出我们生长过程的悄无声息和自由自在。(1分)同时,运用比拟手法把我们的小胳膊小腿的生长比作植物的拔节生长,似乎我们就是野地里自然生长的植物,(1分)表达了作者认为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触(1分)。

  12.最后一段由眼前冬日的灯下再次联想到故乡野地冬天的景象,并由此想象童年的自己驻足而立,看同伴跑向野地。(1分)由实及虚,虚实结合,(1分)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那片野地的无限追念以及感激。(1分)

  13.作者认为这些孩子因为缺少亲近自然因而缺失了自然给予的待遇,少了那份属于自我的世界,少了自然的启蒙教育,甚至使其体格和性格方面有所缺失,是很有道理的。(2分)现在的孩子缺少一片属于自己的现实空间,往往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因此少了同伴之间的交往,诸如同伴互助、谦让合作等都无法实现,从而缺乏一些自我促进、自我控制的途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