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阅读答案
顺 风 车
聂鑫森
一连四个早晨,在六点四十分的时候,三十八岁的付忠林,就急急地从社区的地下停车场,把他那辆米黄色的小车开出来,停在社区的大门边——等着去送老婆上班、儿子上学?不。老婆刘素素教书的小学,离社区不过两百米,儿子也在这所小学读三年级,都用不着坐车。那他这么早把车开出来干什么?
等待搭顺风车的人!
付忠林住在株洲城南,他的广告公司却开在城北清水湾。从社区出门,便是笔直的由南而北的建设路,全长十公里。一个人开车,还空着好几个位子,可以让人搭顺风车。车身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醒目地用毛笔写着粗黑的仿宋体字:江山置业至清水湾,请搭顺风车,不收费!
奇怪的是,许多人从车旁走过去,瞥一眼那张纸,嘴角便泛起淡淡的笑。居然没有人愿意搭他的顺风车。今天是第四个早晨了。忽有一个瘦削的身影,缓缓地移过来。他戴着近视眼镜,双鬓微白,微笑着问:“先生,我叫马力,住一栋三三室。我去清水湾,可以搭你的车吗?”
付忠林高兴地说:“谢谢你搭车。我叫付忠林,住五栋二六室。请上车!”马力上了车。又等了一阵,再没有人来搭车了。
付忠林叹了口气,说:“马先生,只有你相信我,肯搭我的车。”他按了声喇叭,一踩油门,车便跑起来。
“付先生,你在哪个单位工作?”
“我自己开一家广告公司,上上下下有几十号人哩。”
“哦,你的事业很红火,后生可畏。”
“马先生,你呢?”
“原单位是化工厂,是搞技术的。”
“幸会。马先生,我就不明白,人们怎么不愿意搭我的车?”
“因为你是老板,属有钱人。”
“我不是愿意让人来搭车吗?”
“他们认为你是施舍,宁肯保持一种所谓的清高,这是仇富心理的另一种表现。在我家的阳台上,可以看见你的车,你等了三个早晨了,不容易。”
“终于等来了马先生,这是伟大的胜利。”
“我不能不来坐你的车。其实我已从总工的位置上退休了,不需要上班了。”
“今天是去厂里看看?”
“不!我得破一破这种世俗之见。靠勤劳、智慧致富,有房有车还有爱心,不去崇尚,倒变成了嫉妒、怨恨、冷淡,正常吗?这是真正的俗到骨了。”
“你是为了安慰我。”
“我是怕冷了你的这一片爱心,更怕社会的公德受到歧视。”
付忠林的眼睛湿润了。
半个月过去了。付忠林的车上有了第二个乘客,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在一家超市当营业员。马力本想马上下车的,但一想:不行,女同志疑心重,以为是个什么圈套,也跟着下车怎么办?
付忠林问:“马先生,你……”
马力立即打断了他的话,说:“厂里还有事要办哩。”
又过了些日子,车上有了第三个、第四个乘客。马力一直坐到付忠林的那家广告公司的门口,两人都下了车。
“付先生,我是最后一次坐你的车了,明天我和老伴要去北京了,去看看我的孙子!大家逐渐接受你和你的车了,社区里有车的人,都在向你看齐哩。再见!”
付忠林看着晨光中马先生的背影,缓缓地远去,忍不住大声喊道:“马先生,回来上我家喝酒!”
1.付忠林让人搭车的最主要的本意是什么?( )
A.他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让人搭车可以顺便做广告。
B.车上还有空位,就想方便与他同路的人,做点好事。
C.他想在小区里的人面前体现自己既有钱又大方。
D.他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以后自己有事时也好得到帮助。
2.为什么刚开始没人坐付忠林的“顺风车”,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大凡“免费”事件,人们都普遍有一种防范心理。
B.对付忠林这样的“有钱人”,还有人抱有仇富心理。
C.许多人对他的'这种做法不理解,甚至从心里嘲笑、蔑视。
D.因为他的做法是一种施舍,人们不愿接受他的“救济”。
3.下面对这篇小说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顺风车”为标题,有暗含开车一路顺风,劝说大家顺人好心之意。
B.文章开头连续发问,意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这是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
C.小说着力对话,在对话中交代缘由,推动情节发展,语言简洁,结构简练。
D.小说的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满满的正能量,令人动容。
参考答案
1.B 2.D 3.A
4.“马力”是这篇小说的另一个好人,他“好”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简析。
(1)“好”在有正气,有侠义。
(2)“好”在行事细心,处处替他人着想。
(3)“好”在牺牲小我,推进善行,公益社会。
(4)“好”在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5.你认为付忠林和马力谁是主人公?请结合文章阐述你的理由。
付忠林的理由:“顺风车”的发起者;事件的中心人物,贯穿小说始终;人们学习的榜样。
马力的理由:小说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帮助好人、善待好人,支持好人。小说从另一个角度,一个常被人忽略的视界,唤醒了社会的良知和善意,拓宽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发现与追求。“马力”的出现使小说的主题得到诗意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