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扆字祥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黄飞

  韩公裔,字子扆,开封人。充康王府内知客。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从行。渡河,将官刘浩、吴湛私斗,公裔谕之乃解。次磁州,军民戕奉使王云,随王车入州廨,公裔复谕退之。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迟明至相,磁人无知者,自是亲爱愈笃。及兵退,张邦昌遣人同王舅韦渊来献传国玺。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元祐后诏王入承大统,府僚谓金兵尚近,宜屯彭城。公裔言:“国家肇基睢阳,王亦宜于睢阳受命。”时前军已发,将趋彭城,会天大雷电,不能前,王异之,夜半抗声语公裔曰:“明日如睢阳,决矣。”既即帝位,公裔累迁武功大夫。

  后以事忤黄潜善,适帝幸维扬,公裔丐去,潜善以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帝幸越,念其旧劳,召复故官,累迁至广州观察使。

  公裔给事藩邸三十余年,恩宠优厚,每置酒慈宁宫,必召公裔。会修《玉牒》,元帅府事多放佚,秦桧以公裔帅府旧人,奏令修书官就质其事。俄除保康军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衔之。右谏议大夫汪勃希桧意,劾罢公裔,遂与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

  桧死,即复提举佑神观,赐第和宁门西,帝曰:“朕与东朝欲常见卿,故以自近耳。”升华容军节度使,寻致仕。高宗既内禅,尝与孝宗语其忠劳,因诏所居郡善视之。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尉,谥恭荣,官其亲族八人。高宗赐金帛甚厚。

  公裔律身稍谨,不植势,不市恩,又敢与黄潜善、秦桧异,斯亦足取云。

  (选自《宋史韩公裔传》,有删改)

  【注】①康王:宋高宗赵构,南宋开皇帝。②张邦昌:北宋大。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伪楚”皇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B、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C、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D、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C、内禅是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予其家族里的人,称“内禅”。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恭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公裔善于劝解。他在康王府任职,在出使途中有人争斗,经他劝说才和解;在磁州,军民作乱,影响康王,他又去劝退乱民。

  B、韩公裔忠于职守。康王要继承皇位,有人建议去彭城躲金兵,韩公裔提议去开业基地睢阳,碰上恶劣天气,康王最终提取了韩公裔的意见。

  C、韩公裔遭到权贵排挤。他得罪了黄潜善,被降官三级;秦桧让修书官向韩公裔咨询有关事情,被韩拒绝,有人迎合秦桧乘机罢免韩的官职。

  D、韩公裔深得皇帝宠信。他恢复官职后,高宗因要经常见他,就安排他住得近一些;孝宗得知韩公裔的忠心和功劳后,下令优待韩公裔。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之将南也,与公裔谋,间道潜师夜起,迟明至相,磁人无知者,自是亲爱愈笃。

  (2)公裔律身稍谨,不植势,不市恩,又敢与黄潜善、秦桧异,斯亦足取云。

  参考答案:

  1、B(原文标点:时渊自称伪官,议者又谓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诛渊,公裔曰:“神器自归,天命也。”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渊,释其罪。)

  2、A(“文武官员任免”错,武官任免不是由吏部掌管)

  3、C(“被韩拒绝”于文无据)

  4、(1)康王将要南行,和韩公裔谋划,从小路在夜间暗中起兵。从此康王对韩公裔更加亲近看重。(得分点:南、问道、潜、笃,各1分,句意1分)

  (2)韩公裔约束自己很严谨,不给别人好处以讨好别人,又敢和秦桧持不同意见,这也是可取的地方。

  (得分点:律、市、异、斯,各1分,句意1分)

  阅读方法

  目标阅读法

  有些同学总是疑惑自己阅读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你不妨试试目标阅读方法,比如读《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你专看赵云的一些章节片段,再专挑张飞的一些片段来看,这样有目标的阅读,读一本书,书自然就浮凸起来。

  由厚到薄

  读一些专业书籍,可以采用肢解和综合的方法。书变厚: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

  书变薄: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得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青年同学读书要学会消化。

  切己体察

  国人读《论语》是非常有耐心的,知一句行一句,甚至有些天反复玩味一个句子,放到实际行动里面验证,这其实就是经书正确的读法。但是老外读《论语》就无法做到这一点,耐不下心来。

  语文阅读答题套路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