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竹现代文阅读答案

张东东

  ①我默默地凝视着祖母屋后那片繁茂的竹林,仲秋的金风,正轻轻摇曳着潇洒的枝叶。

  ②那片片狭长的叶子,新生的,临风吐出浅浅嫩绿;苍劲的,时而翻动成熟的灰绿。她们飘逸地、雅致地点缀在枝头,显得错落有致,矫健多姿。然而,在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翠竹丛中,躲藏着零零落落的畸形小竹:矮小、干瘪、弯曲、羸弱。这是怎样的悲哀和不幸?

  ③绿,生命的进行曲;竹,终身与绿结下不解之缘。春深时节,竹抖落掉的露珠流着翠绿,秋风初起,竹换上墨绿的裙裾,连梦也是生命的延续——飞向山溪的箭镞,直向晴空的脚手架、农夫头顶的笠、漂洋过海的工艺竹编及诗人案头的笔筒……当数以千万计的竹因此感到充实,感到骄傲的时候,畸竹不免要空虚和寂寞了。我想,万一有一天,屋后这块土地上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株畸竹,那时,风儿从它们勉强支撑着的摇晃的身旁轻轻掠过,不时勾起的,是窸窸窣窣的声响。啊,那是无可奈何的啜泣,还是愤然的哀怨?

  ④畸竹其实也是有憧憬、有追求的。它们在湿润的泥土中扎扎实实地生了根,又奋力破土而出!它们也曾经畅饮江南的晨露,沐浴水乡的清风,时时渴望着成长。由于自然的.劫难,它们在高颀伟岸的众多兄弟姐妹面前落伍了,成了竹林中的弱者,不能成材的不幸落到了它们头上。我只得替它们深深惋惜。

  ⑤后来我终于明白我错了。祖母孤身在乡下。她说自己是一棵扎根乡土几十年的老树,不便再移动了,不愿随我们进城。尽管她有着乡政府无微不至的关心,有着乡邻们热情周到的照顾,但她那颤颤慢挪的步子,却时刻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再次下乡时,我忽然发现祖母手上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用畸竹做成的拐杖。拄着它,祖母竟然自如地走东家、串西家了。岁月流逝,父亲也老了,身患几种疾病的他也拄起了从乡下捎来的竹杖……

  ⑥这几年,我还发现许多游客们手中也有竹杖,这些竹杖伴随他们登泰山,爬峨眉;或疾走,或徐行。畸竹用它们不健全的身躯在峰峦丛莽间引人们向上,助人们登攀,于是,它们的青春和生命在山路上得到了延续。哦,畸竹不是弱者,它们也是拥有强健生命的。

  ⑦畸竹,静静地伫立在秋风之中。看起来,它们似乎缺少风韵,缺少潇洒,但是,畸竹的情操和品格比起所有株株挺立的翠竹并不逊色,不是吗?

  【试题】

  1.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分)

  2.试分析第⑤段“后来我终于明白我错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分)

  3.第⑦段中,作者认为“畸竹的情操和品格比起所有株株挺立的翠竹并不逊色”,为什么?(3分)

  4.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试找出两处,并加以说明。(3分)

  5.谈谈你读完本文之后的感受。(4分)

  6.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

  (1)畸竹 (2)羸弱 (3)箭镞 (4)窸窣

  7.我为什么替畸竹“惋惜”?

  8.我是怎样”明白我错了“的?

  9.畸竹有什么象征意义?联系实际说说。

  10.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

  1.象征手法。

  2.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对畸竹的同情惋惜转入对它的价值的赞美。

  3.因为畸竹本身就有憧憬,有追求,渴望成长,面对自然的劫难,它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用它们不健全的身躯在峰峦丛莽间引人们向上,助人们登攀,它们的青春和生命在山路上得到了延续,所以畸竹的情操和品格比起所有株株挺立的翠竹并不逊色。

  4.第(1)段是用“畸形小竹”与“翠竹”对比,突出了畸竹的矮小、干瘪、弯曲、羸弱。另外,作者对畸竹的认识前后变化的对比:开始主要体现作者对畸竹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后来主要体现作者对畸竹在老人游客手中发挥的作用的赞美之情。

  5.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读过这篇文章,使我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虽然像畸竹一样貌不惊人,有的甚至身有残疾,但他们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作为健全人,我们应当为他们骄傲,向他们学习。

  6.(1)jī(2)léi(3)zú(4)xīsū

  7.惋惜的是曾经满怀理想的畸竹,却不幸成了落伍者,不能成材。

  8.看到畸竹让年老的祖母、疾病缠身的父亲焕发活力,看到“畸竹用它们不健全的身躯在峰峦丛莽间引人们向上,助人们登攀”,改变了自己认为它们不能成材的错误看法,看到“它们的青春和生命在山路上得到了延续”,这才真正认识到:畸竹不是弱者,它们也是一株株强健的生命。

  9.畸竹象征了生活中的弱者或残疾群体,这些人凭借自己的人生信念,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热爱,默默地为社会做自己的贡献。

  10.任何人,只要你热爱生活,认为自己对社会、对他人有存在的价值,不论你处于什么地位,处在什么样的处境,你都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阅读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现阶段的阅读理解题题目都是相对固定的的。因此,有很多题目都有比较通用的解题方法。以修辞手法为例。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比喻、排比、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介绍给学生,同时将不同的修辞手法体现的作用,详细的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记住。

  这样当阅读理解题目中出现关于修辞手法的问题时,学生能够自己联系老师课堂中讲述的关于修辞的知识以及答题技巧,将老师课堂中讲的知识和阅读理解的题目相结合,找出问题的最佳答案。

  叙述人称作用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