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里坊建筑的活化石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孙小飞

关于城市里坊建筑的活化石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城市里坊建筑的活化石

  ①里坊制度曾经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千百年不变的稳定格局。它像巨大躯体中的一个个细胞组织,运转着城市的生命律动。历史的沧桑巨变,不少城市的里坊建筑荡然无存,人们只有在尘封的古籍中想象其风貌。然而,在喧嚣的现代都市群落中却有这样的“独一处”——福州三坊七巷保留了下来。

  ②三坊七巷始于唐末五代,历经千年,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坊巷格局;但三坊七巷并非一朝而就,而是逐渐完善的。南宋梁克家的《三山志》已提到了三坊七巷中的三坊六巷。清中叶林枫的《榕城考古略》谓,俗有三坊七巷之名。民国初年,郭白阳《竹间续话》亦云:会城内有'三坊七巷'之称,皆绪绅第宅所在也。

  ③三坊七巷的形制,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其实,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生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面积虽不大,却被世人

  称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其间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处,分别是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小黄楼、水榭戏台、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陈承裘故居、欧阳氏花厅。

  ④如果以单体建筑而言,三坊七巷中的建筑也许并不起眼。论规模,它不如执商界牛耳之徽商徽派建筑;论体量,它不如山西晋商大院,更无法与江南世家大族的府邸相较;但它有它的优势、它的神韵和它的品位。它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也是福州历史文脉传承不绝的标志性的象征物。

  ⑤从建筑的平面布局来看,坊巷内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数座毗邻,每座又是多进院落。其基本形态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形制。由于居于城市的中心,为了与周边窄长坊巷格局相对应,三坊七巷古建筑大多以高耸前冲的马头墙来分隔围护而形成高墙深院、重门达落的形制。主座庭院、厅堂、居室与侧座的花厅、书房、假山园林相互辉映;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古朴典雅、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街区。

  ⑥从室内空间看,三坊七巷中的许多大厝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

  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而长的优质坚硬木材。并用减柱的办法,使得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为少见。

  ⑦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外部特征也有独到之处。江南古建筑中,绝大多数是呈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山墙,唯独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闽地特色。

  (选自《三坊七巷的千年回眸》,有改动)

  14.以文解文是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第③段加点的形制与第②段中的 一词意思相同;第④段加点的府邸与第②段中的 一词意思相同。(2分)

  15.本文第2段主要介绍三坊七巷□□□□的特点;③——⑦主要介绍三坊七巷□□□□的特点。(4分)

  16.本文第④段运用 的说明方法,强调三坊七巷的优势在于它的 和 。(5分)

  17.本文用鱼骨与鱼刺等形容三坊七巷的形制,大体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请简要说说它们总体上与三坊七巷形制的异同。(4分)

  相似点:

  不同点:

  参考答案:

  14.格局;第宅(每空1分,共2分) 历史悠久;形制独特。(每处2分,共4分)

  16.作比较;文化品位(地域文化);历史底蕴(历史神韵、历史文脉)。(第1空占1分,第2、3空各占2分,共5分。2、3两空如果照抄原文语句,各给1分)

  17.相似点:一个中轴,两边旁出(中间一纵,两边多横)不同点:“鱼骨与鱼刺”等事物横向的数量基本相等(相近)。或:两边基本对称;“三坊七巷”横向的数量不同。或:两边不对称。(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