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砚庄记的阅读附答案

刘莉莉

有关砚庄记的阅读附答案

  砚庄记 戴名世

  世之人以授徒卖文称之曰“笔耕”,曰“砚田”。以笔代耕,以砚代田,于义无伤,而藉是以供俯仰,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

  余家世耕田读书,故称饶裕。余始祖自婺源迁桐,至先王父①凡十世,未有以授徒卖文为生者。明崇祯中遭贼乱,家破。久之,先王父募人垦荒田数百亩,聊足自给。先人兄弟三人,而先人所分受田宅仅十之二,食指②甚多,不能给,于是始授徒他方,以糊其口,而匮空日益甚。先人既没,所遗债负若干,余次第偿之,丧葬之事,余独任其费,而所遗田宅及室中·之需尽归于吾弟。余脱身游,或教授生徒,或卖文制碑,东西奔走,何啻二三万里!所与士大夫交游颇多,然无度外之人为一悯其穷而援之者;而每岁所获存家中,尽为戚党奸人盗去。

  计自岁丁卯至壬午,凡十五六年,存与友人赵良治所者凡千金。是时吾县田直甚贵,而良治为余买南山冈田五十亩,并宅一区。田在腴瘠之间,岁收稻若干。屋多新筑,,颇宏敞,屋前后长松不可胜计。良治复代余名堂额曰“砚庄”,而余以岁壬午冬自江宁归居于此。家众凡十馀人,皆游手惰窳③,不谙种植,岁所收稻,仅足供税粮及家人所食。而余遂不能常居砚庄,每岁不过二三阅月,即出游于外,奔走流离,而余已浸寻①老矣。

  余之归也,年已五十,尚无子,家之人遂有觊觎此土而欲攘而有之者。余自维潦倒一生,未曾凭藉先世尺寸,忧愁勤苦之馀,仅仅有此,皆得之笔耕,用以休息馀年,终吾世则已矣,遑惜其后哉!请姑待之。

  (选自《南山集》)

  [注]①王父:祖父。②食指:家中人口。③窳:懒惰。④浸寻:渐进。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藉是以供俯仰 藉:凭借

  B.是时吾县田直甚贵 直:一直

  C.不谙种植谙:熟悉

  D.余自维潦倒一生 维:思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叙述自己之“穷”的一组是(3分)

  ①明崇祯中遭贼乱,家破

  ②食指甚多,不能给

  ③或教授生徒,或卖文制碑

  ④无度外之人为一悯其穷而援之者

  ⑤岁所收稻,仅足供税粮及家人所食

  ⑥出游于外,奔走流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关爱弟弟,独自承担了父亲丧葬费用,还将父亲留给的田宅和家中所需都留给了弟弟。

  B.砚庄屋多新筑,宽敞宏阔,苍松环绕檐前屋后。这些描写表现出作者高远的志向和高洁的志趣。

  C.赵良治所题“砚庄”之名,既体现了庄主的文人身份,又暗示了田庄是主人靠 “笔耕”的收入购建的。

  D.文章叙事井然,感情真切,字里行间表露了一个贫穷之士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抗争的忧忿之情。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3分)

  (2)家之人遂有觊觎此土而欲攘而有之者。(3分)

  参考答案:

  2. (3分)B(价格)

  3. (3分)D(①是“先王父”的境况 ②是“先父”的境况)

  4. (3分)B(这些描写未体现作者“志向”的高远和“志趣”的高洁)

  5. (6分)

  (1)这是贫穷的读书人不

  得已而做的事。(大意对、语言通顺,1分;“为”1分,句式1分)

  (2)家族中就有人对“砚庄”存有觊觎之心而想侵夺占有它。 (大意对、语言通顺,1分;“攘”和第二个“之”各1分)

  [参考译文]

  世人把收授弟子卖文为生的举动称为“笔耕”、“砚田”。用笔来耕作,把砚当作田地,对道义没有妨害,凭借这种方式来获得应付日常生活的费用,这是贫穷的读书人不得已而做的事。

  我家世代耕田读书,可以称得上富裕。我的始祖从婺源迁到桐城,到先祖父那辈一共十代,还没有过靠收授弟子卖文为生的。明朝崇祯年间遭遇贼乱,家道破落。过了很久,先祖父招募人开垦了数百亩的荒田,依赖这些足以自给。先父有三兄弟,而先父所分的田宅仅有十分之二,家中人口很多,不够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到他乡教授弟子,来养家糊口,然而家中的亏空日益严重。先父去世后,留下了一些债务,我陆续偿还了,丧葬方面的事情,我独自承担了费用,而将先父留下的'田宅和家中所需都留给了我弟弟。我离家远游谋生,有时教授学生,有时卖文撰写碑文,到处奔走,何止二三万里!我结交的士大夫彳艮多,然而没有哪个肯因为我的窘迫而怜悯并援助我一下;而且每年存在家中的辛苦所得,都被亲戚中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盗走。

  从丁卯到壬午年间,共十五六年,我存放在友人赵良治家中的共有一千两银子。当时我们县田价很贵,赵良治替我购买了南山冈的五十亩田地并一处住宅。田地不算肥沃也不贫瘠,每年能收获一些稻谷。房屋大多是新建的,颇为宏大宽敞,房前屋后高大的松树不计其数。良治还代我将堂额起名为“砚庄”,我在壬午年冬天从江宁回来,居住在这里。家中十几个人,都是游手好闲、懒惰无用的,不熟悉种植耕作,每年所收获的稻谷,仅仅够交粮税和家。人吃饭。于是我就不能常住砚庄,每年不超过两三个月,就要出外远游,(为生计)奔走漂泊,而我也已渐渐地老了。

  我回来时,已经五十岁了,还没有子嗣,家族中就有人对“砚庄’’存有觊觎之心而想侵夺占有它。我自思一生潦倒,不曾凭借先辈留下的一点点好处,在经历了忧愁和辛苦之后,仅仅拥有这些田宅,这些都是“笔耕”得来的,要用于晚年生活,度过我这辈子罢了,何必还要考虑这以后的事呢!姑且就这样对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