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在最后的日子里阅读题及答案
宋庆龄在最后的日子里
何大章
1981年4月底,宋庆龄被确诊为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这时传来消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决定授予她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对于此事,维多利亚大学十分重视。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校园以外的地方授赠学位。
5月初,维多利亚大学的校长率领相关人员,专程远道赶赴北京。这时的宋庆龄已经多日卧床,一直发着高烧,身体十分虚弱。
考虑到她的健康状况,有关部门建议,请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代表她接受学位证书。出于对远道而来的贵客们的尊重,宋庆龄拒绝了这个好意,坚持要亲自接受学位。于是大家又劝她在家里接受学位,以免路上的颠簸。对这一建议她依旧没有同意。
在宋庆龄眼里,接受学位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事,更是国家的事,她坚持要去人民大会堂出席仪式。
按照仪式安排,在接受学位后,宋庆龄还要发表讲话。由于担心她的身体支撑不住,在大家的劝说下,她在自己的寓所,事先用英语录制了答辞。工作人员找来三台录音机,同时对她的讲话进行录制,然后逐个放给她听。宋庆龄自己从中选定了一盘效果最好的。
由于病势沉重,宋庆龄已经不能像平时那样乘坐自己的轿车了。工作人员为她准备了一个装有四根活动提把的轮椅,并且借了一辆后开门的旅行车。5月8日,宋庆龄被扶上轮椅。工作人员用提把将轮椅平稳地抬上车。汽车缓缓驶到人民大会堂,宋庆龄就这样坐着轮椅来到了会场。
乐队高奏中加国歌,身着大礼服的维多利亚大学校长霍华德佩奇博士亲手将学位证书交到了宋庆龄手里。佩奇校长致辞后,宋庆龄没有允许工作人员播放她录制好的讲话,而是临时找来一份中文稿,亲自用清晰流利的'英语致答辞。二十分钟的演讲精彩而得体。她说:我接受这一学位,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把它看做是你们对中国人民的崇敬和友谊的象征。她温和灿烂的笑容,雍容大方的举止,使人无法想象她正在重病之中煎熬。在场的人们不会知道,这将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仪式圆满结束,宋庆龄却没有力气再坐在轮椅上。她被安置上担架,用救护车送回了后海的寓所。
当天晚上,宋庆龄虽然卧病在床,但她仍按照礼节,在住宅楼下的大餐厅举行家宴,款待加拿大客人。有关部门安排北京饭店的一些同志参加宴会的服务工作。对这些同志来说,这是他们的份内工作,是理应做好的。
然而,病势沉重的宋庆龄没有忘记对同志们表示自己的感谢。5月11日,她在病榻上口述,请秘书代笔给北京饭店写了一封信。在这页信纸后,她还专门附了一份名单,仔细地开列了参加服务工作的18位同志的名字。
1981年5月12日清晨五点,病危中的宋庆龄突然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她对守在身边的保姆钟兴宝说:扶我起来,我有事要做。两个服务员搀扶她到了书房。她请钟兴宝帮她准备好笔墨。
原来,她心里还惦记着自己曾经答应过邹韬奋的夫人沈粹缜,要为《韬奋手迹》一书题写书名。
她慢慢地坐下来,凝聚起全身的力量,写了一幅。但由于身体虚弱,手抖得厉害,写出来的效果不够理想。于是她就坚持着又写了一幅,以便沈粹缜可以选用。宋庆龄靠工作人员的搀扶上床躺下,口里喃喃着:我现在放心了。这是她一生中最后一幅题词。
也就是在这一天,宋庆龄请工作人员安排一次宴会,她要专门酬谢精心护理她的医护人员。宴会结束后,钟兴宝到楼上卧室向她报告情况。宋庆龄躺在床上,拉着钟兴宝的手说:这一件事,我总算称心了。
宋庆龄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国民,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中。在她的心里,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选自2012年第6期《书摘》,有删减)
19.本文写了宋庆龄很多精神品质,请列出两种,并选择其中一种,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4分)
20.宋庆龄在最后的日子里,主要做了哪些事情?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出来。(5分)
21.宋庆龄病情恶化时,有人推测她会选择在南京中山陵与孙中山合葬,有人推测她会选择葬在上海万国人民公墓。你觉得哪一种推测合理?依据文意,谈谈你的理由。(6分)
阅读答案:
19. 【答案】要点:①尊重他人。②维护国家尊严。③顽强。④热爱祖国。⑤注重礼节。⑥懂得感恩。⑦诚信守义。
(列出三种给1分,结合现实1分,认识和理解2分。)
20. 【答案】①亲自出席学位接受仪式。②举行家宴款待加拿大客人。③写信致谢北京饭店服务工作人员。④为《韬奋手迹》一书题写书名。⑤安排家宴酬谢医护人员。
(每点1分。)
21.【答案】选择葬在上海万国人民公墓合理,文章处处写出了宋庆龄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国民,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中的高尚品质。在她的心里,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选择万国人民公墓,符合她的这种精神品质,也体现了她的价值追求。
(观点1分,结合文意2分,理由2分,表述1分。如果选择在南京中山陵与孙中山合葬,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