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秘诀的秘诀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一见有这些秘诀,满心欢喜,结果就不免上当。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在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中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也?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8. 文章中引用了很多文言材料,对其所阐述的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吴梦祥学规的材料阐述了读书要专心致志的观点。
B.引用陈善《扪虱新话》中的材料阐述了读书须知出入法的观点。
C.引用《陆象山语录》中的材料阐述了读书须涵泳品味的观点。
D.引用《庄子?天道》中的材料阐述了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的观点。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举陈善、吴梦祥的例子侧重谈学习态度,举陆九渊的例子侧重谈学习方法。
B.以前的读者往往热衷于不肯下功夫的“秘诀”,现在这类“秘诀”已无人问津了。
C.所谓“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在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指导下的读书方法。
D.轮扁对读书的见解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理学家,已具有现代批判的眼光。
10.文章结尾说:“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对句中三个“秘诀”所表达的内容作出解释。(每处不超过30个字)
答:一、二两个“秘诀”: 。
第三个“秘诀”: 。
参考答案:
8.C 【阐述了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的观点】
9.C 【A陈善的例子侧重于谈学习方法,吴梦祥的例子侧重于谈学习态度。B原文为“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D原文为“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
10.(3分) 一、二两个“秘诀”指不下苦功就会读书、作文的方法;(1分)
第三个“秘诀”指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和科学的读书方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