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语文的学习好方法

孙小飞

关于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的学习内容比较多,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4学分”为说明文);从作品的时代看,有古代、现代、当代之分:“6学分”的还有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考生来说,量是很大的。学习贵在得法。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当然,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认为,可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抓重点。重点如何抓?不同文体的作品重点不一样,精读和泛读课文的重点也不一样。概括地说,每篇课文主要抓作者、作品(课文的出处)、字、词、句、章等几个方面。

作者,主要注意时代与国籍。主要代表作、艺术风格及生平大事。比如,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代表作为《离骚》,艺术风格是“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采华丽,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其中的核心是“积极浪漫主义”。其他内容则可以一般了解。再如,郁达夫,他是现代文学很有影响的作家,曾经组织过创造社,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其小说主要采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代表作有《沉沦》、《薄奠》、《出奔》、《春风沉醉的晚上》、《他是一个弱女子》等。再如,高尔基,是俄罗斯革命作家,前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

作品,如《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篇(课文注释1交代出处,每篇必看),《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内容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为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风波》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再如《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炉中煤》出自郭沫若的《女神》,等等。比较而言,“4学分”的在这方面要求不高。

字词,不仅指文言文、诗词曲赋中的难字和古今义不同的字词,而且包括现代文中的一些字词。“非我愆期”的“愆”,“有为神农之言”的“为”等固然在命题范围内,现代文中的“大去”,“赋闲”等也可能考到,不能不注意。当然主要是文言词语。

学习“中国文学史概述”

记住“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为了大致了解中国的文学史,大致了解五十几位作家在历的地位,《大学语文》教材在《附录》中撰写了“中国文学史概述”,编制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这两篇虽然是《附录》,但还是要学习的(虽然不一定要做笔记)。“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中国文学史概述”不仅有助于直接深入了解其中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和作品,对提高考试成绩,提高一般文化素质也是有帮助的。

记住入选作家的生平经历等情况

《大学语文》共收57位作家,65篇作品。其中57位作家都有300 字到500 字的简要介绍,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思想倾向、风格流派、艺术特点、历史地位、作品文集等。它们都是了解作家的必要资料,也是分析作品的参考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考试题中常有,应该强迫自己记住。记住的方法可以用红笔在介绍中划线,也可以花费一点时间做更简要的笔记,要把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主要方面,如业绩、贡献、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流派、影响等记住。

 努力学习古代汉语知识

《大学语文》教材共收古文作品(包括诗词、曲赋、小说)43篇,约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

这43篇的字、词、句的注释比较详细,是为了适应自学考生的实际水平和便于“无师自通”而特意编辑的。对这些注释,可以根据自己的陌生程度和试题常见,为阅读常用的字词句进行笔录,便于重点复习。

此外还有两个材料值得注意,一个是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中有关虚词的比较用法,一个是教材后边《附录》中“中国古代汉语语法常识”。这两个材料收词不多,而且举例一般出自《大学语文》,有助于复习。前者可以集中摘录下来,后者不妨用书而不必摘录。

 强记名言名句背熟10篇重点诗歌

《大学语文》65篇,几乎篇篇都有名言名句。名言是文章中的一段话,往往语意畅达,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名言、名句、名段,考生应该记住,或应该记住大意。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10篇诗歌,抄成卡片,随时随地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