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真题(1.25)
1.下列名画属于拉斐尔的代表作品的是( )。
A.最后的晚餐
B.西斯廷圣母
C.蒙娜丽莎
D.春
1.【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美术作品与人物对应。
选项B,拉斐尔最著名的作品主要是表现圣母题材的绘画作品,作品优雅、秀美,笔下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代表作品《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
选项A,《最后的晚餐》为达芬奇的代表作。
选项C,《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的代表作。
选项D,《春》为波提切利代表作品。
综上所述,故选择B。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现象与( )的推行直接相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2.【参考答案】C。该诗句出自北宋学者汪洙的《神童诗》,描写的是王侯将相并非天生富贵命,男儿应该从小立志发奋诗书,通过学问安身立命。穷苦人家出身的儿郎需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为国家效力。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3.戊戌变法又称为( )。
A.明治维新
B.百日维新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参考答案】B。此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常识。
选项B,戊戌变法指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改良主义者依靠光绪皇帝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这次运动遭到以慈溪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选项A,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故排除。
选项C,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运动,故排除。
选项D,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故排除。
故答案为B选项。
4.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有《拾穗者》等,因而被称为“伟大的农民画家”的是( )。
A.库尔贝
B.塞尚
C.杜米埃
D.米勒
4.【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美术成就。
选项D,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所以他也被称为“伟大的农民画家”。
选项A,居斯塔夫·库尔贝是法国画家,写实主义美术的代表。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著有《奥尔南的葬礼》。
选项B,保罗·塞尚,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著有《静物》。
选项C,奥诺雷·杜米埃是法国著名画家、讽刺漫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是当时最多产的艺术家,也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著有《三等车厢》。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D。
5.( )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A.个性发展
B.全面发展
C.创新能力
D.科技能力
5.【参考答案】C。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本题选择C。
6.毛泽东主席在阅读时,对于他所关注的语句段落,他会用红色的笔在其下方画横线标注出来,与以往的不同之处,他会写出来,这是以下哪种规律的体现?( )
A.知觉理解规律、感受对比规律
B.知觉对比性规律、感受理解性规律
C.感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比性规律
D.知觉选择性规律、感觉对比性规律
6.【参考答案】D。知觉的选择性是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一种规律。
7.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B.对祖国的热爱
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7.【参考答案】D。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较多的带有情景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引起,较多的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高考带来的喜悦由单纯的感知觉引起,体验强度大,带有冲动性,因此,它属于情绪范畴。
8.意志活动总是和( )相联系,它也正是意志的本质特征。
A.信心
B.目的
C.克服困难
D.勇气
8.【参考答案】C。克服困难是意志的核心和本质特征。本题选择C。
9.老谋深算属于( )。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普通智力
D.特殊智力
9.【参考答案】A。老谋深算是说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说明这种能力是通过后天形成的,不断积累的,属于晶体智力。晶体智力是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25岁后发展速度趋于平缓。
10.请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横向发展趋势。
10.【参考答案】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报名条件
笔试报考须知
(一)考生须本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并对本人所填报的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严禁培训机构、学校团体或其他个人替__生报名,如有违反,造成信息有误,影响面试报名及资格认定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户籍、学籍均非我省的考生以及年龄未满18岁的社会考生,须按各考区规定(附件4)将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或进行现场审核,否则不予审核通过。
(三)可以报考的在校生是指普通高校在校生。成人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考生须取得毕业证后作为社会考生报考。
(四)笔试报名审核通过仅代表取得笔试资格,考生应在充分了解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后进行报考。
(五)有关面试、教师资格认定等事宜可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jszg.edu.cn)查询。
笔试报考规定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3.申请人的户籍、学籍、居住证申领地之一在贵州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居住地址在贵州省。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5.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特别提醒: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我省报考笔试的考生须在我省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二)依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其中高职院校在校学生须在毕业的学年度方可报考(三年制高职在三年级可报考,两年制高职在二年级可报考)。
(三)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报考考区选择
1.考生须依照户籍(或居住证申领地)所在地就近选择考区;在校生就读院校设置为考区的须选择本校考区。
2.贵州大学考区、贵州师范大学考区、贵州民族大学考区、贵州财经大学考区、贵州师范学院考区、贵阳学院考区只接受在校生报考。
3.贵阳市考区只接受社会考生(非在校生)报考。
各考区考点安排提示:
(1)各考区(遵义市考区除外)考点由考区在所属行政区域内随机安排(不按考生户籍所在区县安排),考生参加考试的地点以准考证规定为准。
(2)遵义市考区考点安排:遵义师范学院在校考生考点设在遵义师范学院;其他考生按类别设考点(幼儿园类别考点设在红花岗区,小学类别考点设在湄潭县,初中类别考点设在桐梓县,高中(含中职)类别考点设在新蒲新区)。具体考点由考区在所属行政区域内随机安排,考生参加考试的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教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合集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
同一刺激物在刺激强度不变的条件下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在各种感觉中,嗅觉、肤觉、视觉的适应现象特别明显,在生活中相当普遍。例如,“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就是嗅觉适应。若把糖果等食物含在口中持续一段时间,它的味觉就会减弱,最后甚至可能完全消失。轻微的东西与皮肤接触,开始会感到它的存在,但很快就不再感觉到。赤足行走,刚开始会觉得地上的石渣刺足,难以忍受,但走一会儿就不再有刺痛感。从炎热的户外进入有空调的室内时觉得有些凉,但时间长了,凉的感觉就不明显了。
视觉的适应现象分为对暗适应(或暗适应)和对光适应(或明适应)两种。从亮处进入暗处,如从阳光下进入地下室,开始眼前一片昏黑,随着视觉感受性的提高,逐渐能看清东西,这种现象是对暗适应。相反,在暗处呆久了,一下子进入明处,最初一瞬间感到很刺眼,看不清东西,稍过一会儿,视觉感受性降低,眼睛才逐渐看清东西,这种现象是明适应。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同时对比是由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引起的。如,同样一块灰色的布,在白色的背景下显得暗一些,在黑色的背景下显得亮一些,而在红色的背景下,看起来则带有青绿色。继时对比是由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使感受性发生异常变化的现象。如刚刷牙后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有种特殊的味道,而吃糖后吃柑桔、葡萄等水果,会觉得它们很酸。
生活中,感觉的对比现象十分普遍,研究对比现象,对于正确运用对比规律、提高感觉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行业与对比现象有关,需要对比规律。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电视电影画面等特别强调视觉效果,所以视觉的对比规律在这些领域“大有作为”;在交通机械设备等方面,出于安全的需要,也特别需要色彩视觉的强烈对比,以便于识别。
3.后像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叫后像。而这种暂时保留的现象也叫作感觉后效。我们看电影、电视就是依靠视觉后像的作用。后像是由于神经兴奋的后作用而发生的,它存在于各种感觉之中。
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的特别明显。视觉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例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位于黑色背景之上,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如果先注视一朵黄花,那么后像将是蓝色的。
4.联觉
在一种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如,优美的音乐旋律在引起听觉的同时,还使人感到全身舒畅、放松,或使病人减轻疼痛,或引起味觉、增进食欲。色彩视觉引起联觉的现象十分普遍。红、橙、黄等色彩与火、阳光的颜色相似,在冬天使人感到温暖,在夏天使人感到炎热,故被称为暖色;相反,绿、紫、蓝等色彩使人产生寒冷或凉快的感觉,故被称为冷色。从事音乐的人常常发生视听联觉现象,听到音乐的同时能产生相应的视觉形象。生活中我们常使用的“甜蜜的声音”、“苦涩的笑容”等词语也体现了一种感觉会引起另一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