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及答案

刘莉莉

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师讲解到《游山西村》这一首古诗的时候,要求学生回忆与作者陆游相同流派的人物,下列选项中和作者不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辛弃疾 B.苏轼 C.晏几道 D.张孝祥

1.【答案】C。解析:《游山西村》的作者陆游属于明显的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A、B选项中的辛弃疾以及苏轼是“豪放派”的________,D项中的张孝祥更是被称为南宋初“词坛双璧”之一,也曾写下过名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C项中的晏几道与其父晏殊一样都属于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故本题选择C项。

2.在学习《背影》时,老师要求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与“亲情”有关的课文,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这种情感的是( )。

A.《金色的鱼钩》

B.《散步》

C.《秋天的怀念》

D.《妈妈的账单》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之前所学课文主旨的理解把握以及掌握情况。《背影》所体现的主旨是“父子情深”,A项写的是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B项《散步》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C项《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作品,通过写自己与母亲生活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对母亲离去深深的怀念;D项《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但是彼得无意间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多年来的付出妈妈要求得到的回报是0,这份账单体会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表现出了亲情的力量。故本题选择A项。

3.在讲解曹操的《观沧海》时,指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体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教师向学生们列举了其他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答案】D。解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看似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实则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D表现的是哲理,故本题选择D项。

4.《桃花源记》学完后,学生对“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很感兴趣,老师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从文学作品演化来的成语,下列不恰当的是( )。

A.老骥伏枥 B.青出于蓝

C.精卫填海 D.扑朔迷离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成语大意以及来源的把握。A项“老骥伏枥”选自曹操《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项“青出于蓝”选自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项“精卫填海”取自神话故事指的是“意志坚决,不畏艰难,颂扬锲而不舍精神”,属于从神话故事中发展来的成语故事而不是文学作品。D项“扑朔迷离”,选自《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故本题选择C项。

5.名著导读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合适的是( )。

A.乔纳森《格列夫游记》

B.狄更斯《大卫 科波菲尔》

C.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老舍《骆驼祥子》

5.【答案】C。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以他自身的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的精神。故本题选择C项。

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报名条件

2、报名条件

报考条件

(一)以下人员可在我省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1.户籍在浙江省内的社会人员;

2.在浙江省办理有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的社会人员;

3.符合我省报考条件的港澳台居民(持有居住地在浙江省内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人员);

4.在我省就读的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本、专科在校毕业班学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户籍(居住证)在浙江的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本、专科在校毕业班学生以及全日制研究生。

5.在我省就读的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本、专科师范生,可在毕业前第三个学期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二)报考人员还应当符合以下学历等要求: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2011年及以前入学并取得毕业证书的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师班)学生,也可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只是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一个必要环节,学历层次、所学专业、身体条件、专业技术资格、技术等级等都是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报考前请详细了解本人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所在地的认定条件,建议某些条件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谨慎报考。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精神,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语文科目知识点:病句习题讲解心得

1.梳理知识框架

在题海班讲解知识点要注意引导性和概括性,不用细致的讲解,如在病句习题讲解这一部分,首先要带领学生明确六大病句类型,分别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在明确类型的同时老师可以适当板书。

在明确完基本类型之后,要能够结合各大类型中的重要常考小类型再次强调,涉及到句法成分的句子还要能够举例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如语序不当中的定语顺序不当,我们总结的正确语句应该为“领数动形名”,此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述这几个词性的安排,如“我的一件刚买的新的羊毛大衣”。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里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等成分搭配的问题,在回顾这一部分知识点的时候要能够结合具体的、简单的语句进行理解,如在讲解主谓搭配不当时,可以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句子,如我是一名学生,可以让大家区别一下主语是“我”,谓语动词是“是”,在讲解到句法中的其他成分时,可以就这个简单语句添加成分,如宾语是“学生”,定语通常修辞名词,一般会放在句子主语和宾语之前,所以可以让学生造句为“十九岁的我是优秀的学生”,有利于学生辨析句法成分,其中状语,补语等成分也可以用类似的句子和讲课方式进行回顾。

在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要能够给学生明确做题的方式,尤其是一些有标志性词语的病句,如滥用介词造成的成分残缺,那学生在看到一个句子中出现多处介词的时候要考虑语句成分是否完整。再如病句中常出现的杂糅句式,如“本着……为原则”应该是“本着……原则;以……为原则”,还有一些常见的词语,如“诉诸于、忍俊不禁的笑了”等。题目中出现并列词语要看各个词语之间是否能构成并列关系,出现“能否”等词语要看前后关系是否出现两面对一面的错误等。

最后要结合板书内容总结回顾,注意梳理知识点所用时间不要过长,还要结合知识点过渡到习题的讲解上来,到此,知识回顾部分可以结束了。

2.讲解病句习题

此次病句讲解一共10道题目,各个选项有个别重合知识点,但总体上覆盖了我们讲课的重点,也基本涵盖了我们考试的各种错误类型。因此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能够结合知识点讲清错误选项,还要能够从每一道题目中总结做题经验,为考试做好积累。

讲解习题,首先要明确各题目正确选项,在这一部分可以增加课堂互动,询问学生的做题结果,然后再明确正确答案,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我们也大致能够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在讲解选项时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一些。在明确答案后如果学生正确率较高,可以在讲题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分析各错误选项,如果学生普遍问题较大,那教师就需要细致的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确实理解题目,以后遇见类似的问题能够做正确,这才是讲题的目的所在。

接下来就是正式讲解题目,讲解各习题选项。以本次习题的第四道题目为例,正确选项为C选项,但是ABD选项的错误并不十分容易找到,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困难,所以这道题目需要老师重点讲解。题目中A选项为“中国尽管猪肉的生产能够完全实现自给,但每年仍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三大主要猪肉出口国进口数量可观的猪肉”。句子中出现关联词,首先可能会联想到关联词搭配的问题和关联词语的位置问题,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中国,因此关联词放在主语之后,位置恰当,“尽管”和“但是”搭配适宜,因此搭配也恰当。接下来进一步分析各个小分句,主谓宾全部齐全,不缺少句子成分,因此不存在成分残缺问题,进而再分析各个小分句的句法成分,看看搭配上是否存在问题,这时我们能够发现,前一个小分句的主语是“猪肉的生产”,但是谓语动词是“自给”,从语义上我们分析可以得知,中国实现自给的应该是猪肉,因此本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在搭配上存在问题,所以A选项错误,那么BCD选项老师均可以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讲解。

最后在讲解完具体选项之后要向学生明确错误类型,如以上A选项属于搭配不当中的主谓搭配不当,并且能够给学生明确做题思路。先找标志词,没有问题之后分析句主干,看是否存在成分残缺。以上都没有问题可以进一步观察句子的搭配问题,进而确定这是一个病句还是一个正确的句子。还可以在讲题的过程中个学生积累容易出现的标志性词语,以达到做题的目的。

以上是根据病句题目的讲解得出的一点授课心得,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