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散场》教案
教学设想:通过引导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分析,理清小说线索,明确小说叙述者“我”的作用,探讨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从细节入手进行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微型小说层层设疑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小小说写作。
教学思路:
一、播放《天鹅湖》第二幕音乐。
二、请学生讲述《天鹅湖》的童话故事,老师补充。
《天鹅湖》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王子和天鹅公主最终冲破恶魔的重重阻挠而“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我们今天不是要学习《天鹅湖》,我们要见证一段现实世界里的爱情故事。(板书《等待散场》)
三、文体探究。这是一篇微型小说,按照小说的篇幅可以分为长、中、短、微型小说,那么跟其他小说相比,微型小说有什么特点?(参考“点击链接”《方寸微雕展现大千世界》)
四、进入文本。
(一)、“等待散场”,谁在等待散场?
“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小伙子的女朋友)
1、从那里可以看出“妙龄女郎”就是“小伙子”的那个“她”?
从“我”在门廊里意外遇到“妙龄女郎”,先误以为是“女士”,后来又说“不,应该是一位妙龄女郎”,暗示了小伙子等的“她”是恋人(女朋友),而不是母亲或者老婆。另外从文末对“妙龄女郎”的描写,她那么暧昧的望着雨丝掩映的“小伙子”,也暗示了她就是“小伙子”要等的女朋友。
(二)、为什么等待散场?
1、小伙子为什么等待散场?他为什么不陪他的女朋友一起去看《天鹅湖》? 因为他们只有一张票。
2、他们为什么只有一张票?这张票是怎么得来的?
⑴作者说是他们只等到这一张退票;⑵他们很穷,买不起两张票;(从文章环境描写和几处暗示来看);⑶票很紧张,不好买,只弄到一张;
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这张票都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比宝贵的。
3、为什么小伙子不去看而是让女朋友去看?(为什么是小伙子在
外面等而不是“妙龄女郎”在外面等?)
⑴他很爱他的女朋友;⑵也许他正在追求她,想趁机打动她;
4、为什么在“我”把票无偿让给他时,他还是不愿进去而是毅然
拒绝了?
(请同学读小伙子难为情地解释这一段)他答应在外面等她,可见他是一个遵守承诺的人,对爱情充满了信心和幻想,坚贞朴实。
5、我是一个狂热的芭蕾舞迷,为什么“我”还要把票让给他?
我被“小伙子”感动了,想成全他们。更重要的是他想起自己
年轻时的行为,想起当年那些“荒唐与甜蜜场景”,在感情上达到一种共鸣,也许他当年也做出了象小伙子一样的“傻事”。
6、试着分析小伙子的心理活动,他在等待时的心情怎样?
是不耐烦还是幸福和甜蜜的?他想到些什么?
7、妙龄女郎为什么等待散场?她有票吗?(有,收票员问她“您
不看了吗?”)那她为什么不坐在座位上舒舒服服的欣赏芭蕾舞
剧,而要站在门廊里等待散场?
她牵挂着在外面等她的“小伙子”。
8、文章的结尾是怎样描写妙龄女郎的?(请同学朗读)
怎样理解她的举动?我觉得这里的省略号包含了很多,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她的心理活动吗?
五、探讨“我”的作用。
1、“我”是谁?
小说的叙述者。“小说的叙述者从来不是作者。”——《小说面面观》
2、既然小说的主人公是小伙子和妙龄女郎,为什么却写了那么多关于“我”的内容?“我”在文中究竟有什么作用?
“我”是小说的线索,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
六、《天鹅湖》与主题。
结局写《天鹅湖》最后一曲的乐曲,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即将冲破恶魔的阻挠而终于圆满,“我”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永恒的旋律”是指什么?
是爱的旋律。小说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天鹅湖》,不仅在结构上达到完整,而且也升华了主题。小说最后写王子与天鹅公主冲破恶魔的阻挠而终于圆满,不正暗示着“小伙子”和“妙龄女郎”的爱情也将会得到圆满吗?这样,小说的主题变鲜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赞美了两个人彼此关心,相互挂念的美好纯真的爱情,赞美了美好的人性。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是美好的。然而,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天鹅湖》中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终于冲破恶魔的阻挠而圆满,所有的爱情童话都有一个美妙的结局,我们幻想中的爱情毕竟是美丽动人的,可是现实世界中的爱情能象童话世界里的爱情一样美丽圆满吗?
我们在座的同学,风华正茂,正处于青春的骚动和幻想中,也许每个人心底都埋藏了一个童话故事一样美丽的带着玫瑰色的梦想,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希望。可是,现实与理想总是相差甚远,我想成功的爱情还必须要有事业做保障,对于大家来说就是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让爱的力量促使我们不断达到事业的高峰。否则,就象小说里的小伙子一样,即使能凭一颗执著真诚的心打动姑娘的芳心,却隐藏着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忧郁,也许这样的爱情也是不圆满的。
那么你们怎样看待爱情,特别是现实世界里的爱情?
《等待散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微型小说两篇》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三课。该单元是小说单元。黑格尔所说,小说能够“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旨趣、情况、人物性格、生活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而教材则明确指出,学习本单元,要用心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描写,领略作品语言的独特魅力,去触摸小说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提高欣赏短篇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微型小说的写作。新课标则明确“在阅读鉴赏中,了解小说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本文是唯一一篇体裁是短篇小说的课文。其中,刘心武的《等待散场》描写了在剧场内外的姑娘和小伙子等待散场的微妙心理,刻画了两人的纯真美好的爱情。《差别》分别叙述了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人在市场调查中,捕捉、汇总信息的能力及意识等方面的差别。就情节而言,比较简单。这两篇小说体现了微型小说的特点:虽短小却精悍,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主旨深刻。在写作技巧方面,善于化平淡为神奇,巧设悬念是本文最大的特色。
二学生分析:
对于学生而言,要理解这两篇小说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在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上,相信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指引和点拨。
优秀小说的优点是不胜枚举,但溺水三千,吾只取一瓢。对于学生而言。要喝的是最解渴的一瓢。在学生平时的写作过程当中,发现在叙述技巧上往往平铺直叙,缺乏新意。如果能够通过学习短篇小说,学会设置悬念,环境烘托,细节点染等基本技巧,把文章写的波澜起伏,相信对他们的写作是大有裨益的。而这恰恰是这两篇文章以及短篇小说的最大特点。
《等待散场》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感谢同学们的深情演绎。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微型小说《等待散场》,感受微型小说“一粒沙上说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独特魅力。
首先我们一起明确今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投影展示)体会小说细致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培养鉴赏的初步能力。感受人间真情,体会生活底蕴,陶冶高尚情操。
二、整体感知
师:小说的人物有哪些?
生:小伙子、妙龄女郎、“我”。
师:请一位同学用精简、扼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注意人物间的关系。
生1:小说写“我”迟到在剧场门前碰到(巧遇)小伙子,误以为小伙子想要“我”的票,误以为小伙子因为票价高而不要票;“我”巧遇妙龄女郎,误把她认作售票员,看到他们等待散场(两情依依);“我”由此随着《天鹅湖》的剧情,沉浸在永恒的旋律中。
师:很好,把握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语言精炼,概括得当(投影展示:人物关系及小说情节)。小说的情节很简洁却不简单,其间融入了两次误会及两次巧遇,体现了微型小说情节的什么特点?
生:精巧、起伏。(板书)
师:男女主角的等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永恒而博大的主题,一字概之曰?
生:爱。
三、人物分析
(一)小伙子形象分析
师:很好。我们都能看到小伙子在剧场门口痴痴地等待妙龄女郎,他是很爱妙龄女郎的,可是妙龄女郎也爱小伙子吗?
生:爱。
师:从哪里看出来?
(全班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妙龄女郎望着雨丝掩映的那个身影,忽然咬紧嘴唇,眼里闪出异样的光……”,可以看出她已下定决心与小伙子在一起。)
师:小伙子值得爱吗?其可爱之处在哪里?小伙子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
生1:小伙子本想要票,但看出“我”不想让票,因而转变口吻,说“我不要你的票”,可见小伙子为人很诚挚。
生2:对于“我”让票这一举动,小伙子并非断然拒绝。“他接过去,仔细地看了一下排数座号,退给了我”而且“很难为情”地谢绝了。他看票,其实并不是看票的价格,而是要看这一张票会不会与姑娘的座位相邻。当他看到这张票的排数座号后,更坚定了在外面等的决心。由此可见小伙子是一个恪守承诺的人。
生3:小伙子“生怕在我们交谈的一瞬间,那姑娘会从门内飘出,而他没能及时迎上去” 。 其中的“飘”写得非常好。它形象地表现出小伙子担心错过姑娘的心理。可以看出,小伙子是一个很细心、体贴、周全的人。(投影展示)
(二)妙龄女郎形象分析
师:我们总结一下,小伙子诚挚、恪守承诺、细心、体贴、……,这样的男朋友当然值得爱。在他的等待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对妙龄女郎的爱是很真挚、很坚定、很执着的,那妙龄女郎对小伙子的爱呢?是否一如小伙子般的坚定、执着呢?谈谈你们对妙龄女郎的看法。
生1:我觉得她也是很喜欢小伙子的,从课文13段可以看出,她一边听着天鹅湖的演出一边在看着小伙子;“站在了虚掩的门的旁边”看出她也在等待散场,并希望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与小伙子会面。
生2:她为什么不马上出去,偏要等待散场呢?
生3:她不想辜负小伙子让出宝贵的一张票给她看的心意。能从小伙子的角度出发,善解人意。
生4:妙龄女郎到底看没看舞剧?
生5:看了,因为收票员问那位女士:“您不看了吗?”,可以知道妙龄女郎应该是看了舞剧的。
生6:为什么她不看完整场表演呢?她站在那里,目的何在?
生7:妙龄女郎不是纯粹的看戏,她其实是在看人。她想观察小伙子,看看小伙子值不值得爱。
师:很好,分析得很到位。你们用发现的眼光研读文本,确实有不少的收获。我们还能从一处细节中感受妙龄女郎微妙的心理,13段“我走过去把票递给她,她吃了一惊,迷惘地看看我,摇头”,她当时应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生:拿不定主意,彷徨,矛盾。
师:从“迷惘”到“忽然咬紧嘴唇,眼里闪出异样的光……”,我们能看出妙龄女郎怎样的心理?
生:从犹豫不决到下定决心的心理变化过程。
师:我们如果能带着发现的眼光赏读课文就会有更全面独到的解读。我们总结一下妙龄女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生:温婉可人、善解人意……
师:分析完两个主角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生:内容很简洁,但却很传神。
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生:通过细腻的描写,典型的细节,巧妙的误会,精巧的情节等刻画人物。(板书)
师:没错,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人物时要注意用发现的眼光捕捉文章的细节,把人物放入情节中分析,感受人物的心理,体味其独特的魅力。
(三)“我”形象分析
师:大家似乎还忘了一个重要人物“我”,他在文中有何作用呢?
生:线索,贯穿全文,联系小伙子及妙龄女郎,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
师:仅此而已吗?我希望你们能象刚才那样,用发现的眼光,融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讨论分析一下“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交流,要紧扣文本,合理想象,派代表发言,注意表述要流畅,时间为五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
生1:从文中可以看出“我”是非常热爱芭蕾舞剧的,虽然迟到也要去看,可当我知道小伙子想要票的时候,却愿意无偿让票,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很热心、善良、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生2:“我”让票时,看出小伙子的犹豫,主动提出不要钱,可以看出他能替人着想。
生3:从“我站在那儿,摩挲着鬓边白发,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可以看出“我”是个有一定经历,情感丰富的人。“倏地忆及自己的青春,一些当年的荒唐与甜蜜场景碎片般闪动在我心间”,他们的爱情触动了他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弦,因而他愿意让出自己的宝贵的那张票。
师:你们的分析让老师眼前一亮,本以为是个简单的人物在你们的解读下变得立体、丰满,充满了情感。“我”善良、热情大方、成人之美、有丰富情感……
四、明确主题
师:小说(以小见大)借平凡的人与事,在小伙子与妙龄女郎一守一望之间表达了对纯洁美好爱情的赞美。在这个爱情主题之外我们还可以品味到哪些生活底蕴与人间真情?
生1:小说中的“我”同时也给予我们以心灵的触动。透过“我”的善解人意、成人之美、具有人情味,赞美人性中的真、善、美。
生2:从“我”让票的举动及对荒唐与甜蜜场景的追忆中,能领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消磨,人容易麻木。物质的追求使我们忘却了许多生活中曾经美好而纯朴的感情,启示我们在物质世界里别忘了追求精神。
生3:他们间的误会、巧合及等待也告诉人们生活(人生)总是有曲折的、缺憾的、不完满的、苦涩与甜蜜是相伴的。(三个人物都体现了这一点。)
生4:从《天鹅湖》最后的结局及“我”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能看出,小说还表达了要有冲破阻力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执着精神。
师:同学们的探究理解是丰富多彩的。小说到底蕴含怎样的生活底蕴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小说生活底蕴的答案也不止一个,每个人生活体验不同,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希望在以后的阅读中,同学们也能发挥这种探究和创造精神,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善于发现生活,思考生活,发掘生活,去领略更多生活和艺术的美。同时也希望你们能有足够的耐性来守候那份纯真美好的爱情。
五、艺术赏析
师:我们领略了这篇小说的人物心灵美,情感美,同时也感受到了作品的意境美,作者是如何营造这种美的氛围?
生:下着小雨,优美的天鹅湖乐曲。
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征,有些什么作用?
生1:霏霏的、如酥的小雨,是情节的需要,渲染、烘托朦胧、缠绵的活动氛围。
生2:如梦如幻、充满波折而最终圆满的芭蕾舞《天鹅湖》,《天鹅湖》是一种象征,突显男女主人公的纯洁爱情,而幸福的结局似乎也隐喻着他们会有一个美满的未来。 (板书)
六、总结全文
师:学完这篇小说后,我们来总结微型小说的特点:短小精悍,寓意深远;截取片断,以小见大;布局谋篇,独具匠心;人物速写,传神写照。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七、拓展阅读
师:让我们继续来感受微型小说的魅力,阅读《永远的蝴蝶》,与《等待散场》进行对比。
(堂上阅读)
师:感受如何?《永远的蝴蝶》符合微型小说的特点吗?
生:悲情、凄美。符合,情节精巧,结局出人意料,人物简介细致……。
师:希望课后继续细致研读,完成的对比阅读。(四道题)
八、推荐阅读
师:希望同学们在学完本篇课文后能继续关注微型小说,领略微小世界的独特魅力。推荐阅读《小小说大世界》、《小小说》等。
教学反思:
《等待散场》是一篇看似简单却有丰富内涵的微型小说。课文篇幅短小,情感丰富,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文章。学生在读此类作品时,容易留于表面,着眼情节却忽视了内涵,看到了爱情却无法领悟作品的生活意蕴。在设计本课时,我主要是以人物分析为突破口,用“爱”作为纽带联结人物,引导学生,以发现的眼光紧扣细节,融合情节,调动想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特征与情感,结合微型小说的特点,感受小说的“真情”与“美意”。一节课上完后,我深深地领悟到,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交流课堂,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才能更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回答处处给我以惊喜,准确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活跃的课堂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自主探究,相互合作,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自主地充满热情地投入文本中,感受小说的内涵,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中逐渐领悟了文章的美学意义及价值。审美感受来自于学生的主动获取,这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收获。愿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做个好舵手,引领学生遨游文学沧海,汲取丰富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谐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