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临近:家长要允许孩子无端发脾气
1、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复习功课时一会儿给冲杯热牛奶,一会儿给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对得起父母的关心。
2、准备一个小药箱
中考前,孩子备考期间有可能身体上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肠不适等。孩子复习很忙,这些小毛病可能没时间上医院。因此,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什么身体上的不适,服点药就可以解决了,没有必要往医院里跑。
3、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在中考前,家长要经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话、心里的苦恼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做好心理调节成功的一半。当然,高考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沟通要讲究时间、地点和条件,不能是孩子正在复习功课时进去就聊上几句。
4、要允许孩子发脾气
中考临近,有的家长发现考生在家里会无端地发脾气,很是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有教师建议,家长要允许孩子发脾气,不要去调整孩子给自己定得过高的目标。
中考临近 家长才是考生“最坚强的后盾”
考前:当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家长要支持孩子,首先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一有风吹草动自己先慌了手脚,孩子自然更加焦虑不安。作为孩子的头号支持者,家长要给孩子打气,适度的期许能够增强孩子的信心。家长最好能提前与孩子沟通一下,考试期间是否需要父母送考,如果孩子十分反对送考,家长最好不要坚持,实在放心不下孩子,可以选择悄悄守护孩子。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在考试期间入住酒店的话,最好提前几天入住,给孩子一段适应期。
考中: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泰山石”
对于初中生来说,送考是很多家长必不可少的工作,一路上,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放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提及的话,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尽量不要跟他谈学习上的问题,尽量少用语言激励孩子,多用身体语言进行激励。临进考场时,家长沉稳的气度会增加孩子的底气,适当地拍拍肩膀,摸摸头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情流露。
在考试期间,当孩子对你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你要多听少说。不要说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你只是带着耳朵听,不要去说什么“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只要尽力了就行”等。孩子给你说压力大,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你的信任,其实他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关注和支持。
考后:当好孩子的“守护神”
每门考试之后家长最不能做的事情是询问考试情况,出了考场,就不要管已经结束的考试。不仅如此,家长还要担负起守护者的角色,尽量避免其他人询问孩子的考试情况。
中考临近考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应对策略
缺啥补啥重视习题
考生疑问:我的成绩比较差,最后几次模考总是差一两分才能及格,请问后面的复习应该怎样安排?要不要把基本概念再系统地过一遍?
名师支招:该考生出现的问题是基本的东西没有掌握好,在后期复习做模拟试卷时可以尝试放弃压轴题,主攻前面的题目,以保证拿到保底分。同时,根据做题中出现的错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就去复习哪个知识点,缺啥补啥,要有针对性,不必再把基本概念系统地过一遍。
温馨提醒:在历年中考中,总有一些题是课本上的习题、例题改编的。因此在这一阶段,考生要对课本中的重要例题、习题、课后阅读、课题学习进行认真复习研究,可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提炼,增强备考信心。
研读“说明”找解题感
考生疑问:在目前阶段如何有效复习数学?
名师支招:这段时间,考生可在认真阅读中考说明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如初中所学的基本概念:实数、无理数、绝对值等;基本性质:图形性质、图形变换的规律等;基本计算:整式计算、方程、不等式的解法等;基本图形特征: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等。归纳总结所学知识,既可以统领全局,又可以细化知识网络,做到查漏补缺,心中有数。
温馨提醒:坚持每天做适量的练习,保持解题感和节奏。考生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训练,如在一定时间段进行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的练习,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效率;每天坚持选择一些综合性试题进行研究,例如以圆、四边形为载体的图形相似、全等的证明,分式方程的应用和不等式、体现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综合题等,培养自己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根除“顽疾”检查漏洞
考生疑问:在剩下的时间里要不要做以前模拟卷做错的题?
名师支招:做以前模拟卷上的错题是一个纠正错误的好方法,非常必要,同时在做错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错题的类型,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是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及时加以纠正。
温馨提醒:考生可利用这一段时间再检查所学知识的漏洞,做到三看:一看复习资料中的总结和提示;二看试题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明确评分细则和答题技巧;三看复习资料、考试卷上的错题和易错题,尽可能地再做一遍,防止习惯性的重复出错。
答题技巧
把握试题结构踩准得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