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经验是什么

莉落

初中语文中考经验

一、以集备定方向

精诚团结、和谐共享是我们团队的核心信念。复习备考质量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每周集备质量的高低。只求精细,不拼繁多。集备犹如指挥棒,它指挥着一周教学的方向。在这个指挥棒下我们要做到五个杜绝和两个树立。

五个杜绝:杜绝进度差异、杜绝单打独斗、杜绝问题掩盖(特别是教学反馈中的问题)、杜绝只教不练、杜绝私藏资源。

两个树立:

树立学习的意识。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与检测》,研究历年中考真题,强化目标意识。且要关注现实,共采信息资源服务于中考,力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借课堂搭平台

在课堂上,老师所能做的就是全力配合,让学生多做、多记、多读、多练、多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口干舌燥、考试不再担惊受怕、课堂不再索然无味。一套试卷的题型考点、文意思路、方法技巧等便能在学生的争讨陈述中出乎意料的清晰呈现。懒老师才能教出勤学生。或许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纠正并定期跟踪,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激励,这才真正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规律。总之,在课堂上我们要大胆放手,学生会学了、学会了才是最大的实效。

三、以训练为主线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两个方向:

一是基础的积累,不打折扣的落实是关键。在古诗文考点的复习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题卡总结考点,教师再点拨、补充、完善,统一考点,统一答案,统一背默,统一过关,最大力度的做到在课本基本知识面前没有高手更没有低手。

二是能力的提升,永不间断的训练是抓手。在训练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依据一周所学,参照中考真题,设计周末练且有专人负责形成系统。

2.实施每堂一练一讲一测的教学流程,夯实基础,透视题型,掌握方法,提升应变。

3.实行一周一考或一周多考。六个教学班统一安排,统一评比。

4.尝试高手练套题、新手练类题。做到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完美统一。

5.坚持考查补。通过考试,查找漏洞,及时弥补。在反复演练中总结归纳并合理运用做题方法。

中考考试语文经验分享:人无我有独具匠心

选取事例应该 “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感动中国”被写多了,一泛滥就成灾,而且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不同版本,让老师无法感动。太大众化的人物事迹被大量引用往往造成老师的审美疲劳。试想,考生一落笔便是天下皆知的那几位人物,李白苏轼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洪战辉,这会让阅卷无数的老师头皮发麻,感动和感染的效应便荡然无存。

写记叙文的考生,应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人生百态,丰富多彩,组织材料应着意于抒写生活真实,表达心灵感受,让鲜活的事例、活泼的思想,个性化的认知、睿智的见解、独具匠心的构思,灵动地走进你的作文。

生活化和真情实感的文章必然受到重视。在众多同质化的文章中,如果你的作文别具风采功底非凡就自然会引人注目,让阅卷老师身心愉悦拍案叫绝,不想拿高分都难。

用好标点认真书写

阅卷要求严格,过程细致规范,阅卷老师认真慎重,但是毕竟文山题海,日久生烦,难免麻木困顿,甚至审美疲劳,但绝不会有审丑癖好,如果是满纸“鬼画符”,那就绝对“鬼见愁”。那些长期“笔走龙蛇”的考生还是不要指望阅卷老师会顿生怜悯之情或是突发审丑兴致,印象分被打折扣无法避免。认真书写、用好标点是根本。

限定字数一定要写足,不要自以为文字简洁、表达精要,老师会对你刮目相看,实际上字数不足在老师眼里与能力不足几成等号。表面上缺50字扣1分,实际上因不成文或能力不足的印象会使得考生得分被大打折扣!不要在争取好印象时反而自我矮化,此“投其所好”第二招。

中考考试语文经验分享:写出文采绝处逢生

何谓“软实力”?须知给你阅卷的是语文教师,长期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自然养成学科个性,有情趣,好文采,讲哲理,重思想;教学生希望个个饱读诗书温文尔雅,评作文希望篇篇神思洋溢文采飞扬。这种无法压抑的学科个性,自然延伸到作文评审中。文采出众的考生往往绝处逢生,哪怕文章空洞肤浅,阅卷老师不由手下留情放你一马。

而表达生硬,文思枯涩的文章令人望而生厌。也正如此,深谙此道的高中老师往往不余遗力灌输文化散文的写作技巧,客观地说有此长处的考生胜算概率显著,不可忽视。虽然阅卷有具体的得分要求,但是文采见长、内容稍次的作文还是容易被 “错爱”。关键时刻能拿出一些真知灼见还容易因“出彩”而博得高分。

开门见山有效点题

审题不可大意,每年的作文命题内容不乏随意性,但是从命题到成型的过程往往是经过多人研究琢磨、精雕细刻。阅卷老师也是在深入研究、广泛探讨、仔细斟酌后才定下评卷方案。考生仔细审题,揣摩题意,写作时做到有的放矢,自然也是投其所“好”。

近年日益强调降低门槛,审题无障碍,但是题目的内涵还是要参透,落笔之时应有意识强化点题,最好开门见山,避免评卷老师看半天不知其详,如果理解原话题有困难,多抄写原话题语句;结尾之时,呼应点题;巧借题目点题,总之,适当把握有效点题,令人感觉写作始终围绕题意,力避离题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