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时间
学龄前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感受时间和认知时间的意义。
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商店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闹钟,教孩子认识时间,跟孩子玩计时做事的小游戏,经常让孩子留意时间:告诉孩子做一些事情用了多长时间,或者预计需要多长时间:
“你刚刚玩玩具,玩了十五分钟”
“看一集动画片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
“我们刚刚在海洋馆里待了一个小时”……
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能够得到增强和发展,可以越来越好地把握时间长短。
2.规范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规律地过好每一天,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孩子形成时间观念的前提,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家长在和孩子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制定每日作息表,何时起床、何时出门、何时吃饭、写作业,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一项事宜。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孩子自然会慢慢养成良好的作息、学习习惯,知道什么时间对应做什么事,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
3.多让孩子自己把握时间、管理时间
家长事事包办替代,孩子就不会有时间管理能力,也没有主动权,反正事事都有家长的提醒,他就会习惯了听话、被安排。
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多一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
在尊重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同时,家长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建议。在孩子自己管理时间的基础上,家长可以更进一步,帮助他们学习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更好地做出时间安排。
孩子时间观念建立的越早、越好,父母在放手时也就会越放心、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