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懂得享受人生的人,是不把享受人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的。也就是说能够吃得苦,更能享得福。我说的,并不是社会评价。
2、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则是魔饵,因此令心生无量恶。《中阿含经》卷十八,《净不动道经》
3、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华严经》卷四十九,普贤行品
4、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亦是无常,因灭是识,获得解脱常住之识。云何菩萨观谛善巧?谓此五蕴是苦,若如实通达苦相性空,即名苦圣谛。五蕴为爱因及见因者,名集,若不执取彼等爱因及见因,而不虚构增益者,彼名集圣谛。若了知五蕴前际不来,后际不去,现在不住者,名为灭圣谛。若以无二圣智根本定知四谛悉皆空性,即名道圣谛。《圣无尽慧经》
5、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无量无边。《华严经》卷五十四,离世间品
6、先诛爱本,无所植根,勿如刈苇,令心复生。《法句经》卷二,爱欲品
7、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深佛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四十二章经》
8、当知若诸众生所有苦生,一切皆以爱欲为本。《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3经
9、千经万论,求诸语言文字,则转多转远;求之现前一念,则愈约愈亲。盖一切经论,不过现前一念心之注脚,非心性外别有佛祖道理也。……真明心性者,知经论是明心性之要诀,必不弃舍。但看时知无一字不是指点此理,就所指处,直下从身心理会清楚。如破我法二执,的的破尽,不留分毫,辨种现根随,则使自心种现根随历如指掌,不使家贼作祟,是谓不离文字而得观照。不作文字解,不作道理解,便是真参实究。(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10、君子不掠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所以,人类行道的目的就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枷锁将人性解放出来,做到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12、对他人友爱,才能收获爱。
13、为除三毒刺,专求智慧犁。《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14、调与:万物因水的存在而汇聚融合。譬如石灰石、黏土与铁矿粉是三种不同的事物,因为水的调与而融合为水泥。H1于水的存在,它们三种才有可能按比例调与而成。同样的道理,由于爱心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j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才有可能与谐相处、充满与平。
15、父母对待儿女,传承着他人无法替代的关怀和彼此心灵的默契。漠视亲情,会成为冷酷的人;忽略亲人,将失去最宝贵的心灵财富。天下做儿女的,像父母对待自己一样去回报父母吧,虽然报答不完,但也可以慰藉父母和自己的心灵。
16、佛说:犯下罪行而知道错了,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罪业将消解,后来必定得道。
17、粗言利刀剑,贪欲碜毒药,瞋恚炽盛火,无明极重暗。《天请问经》早安!
18、若断身见,余使自灭。《胜天王般若经》卷四
19、有占有欲的人,最终舍弃了自身。南传《佛教格言—烦恼品第四》
20、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菩提。
21、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意谓一切法无体,体惟净性,即是一切法体惟净性,所以诸法一如,称为一真法界。
22、痛苦不像死亡那样无可挽回。
23、曾经有儿童心理学家说过:"宝宝总是有道理。"是的,无论是那些让你欣喜的成长,还是令人烦恼的捣乱与坏脾气,孩子永远有自己的"正当理由"。往往当你找到或者明白这些"理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4、大多数父母以为让婴儿长期听音乐,一方面可以安抚婴儿,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婴儿温与的个性。俄罗斯儿童心理学家的一项最新专题研究发现,1~2岁的婴儿如果每天听音乐过度,可能会影响正常学习语言的能力,还可能形成沉默、孤僻的个性。
25、有些孩子需要竞争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握正确竞争意识可以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具有良好个性孩子,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家长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特长出发,培养孩子完善人格,使其具备更强竞争能力。
26、帮忙的要求一般都不是随随便便提出来的。
27、不要憎恨你的敌人,否则你将做出错误的判断。
28、在社会普遍不讲规则的时候,谁讲规则谁倒霉。"
29、论文五要素:逻辑 立论 历史 事实 价值。"
30、人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心灵……人的生命是在不断的希望中延伸。"
31、人不会在得意的时候思考人生,只会在艰难无助时寻找理性的太阳。"
32、黑格尔说:无知的人是不自由的。所以学习让人自由起来。"
33、时代是时代的超越者,命运是命运的终结者……"
34、为了正义,我们必须去求唐·柯里昂。
35、我准备向他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36、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高人指路。
37、大凡极端的行为都是思想片面化的体现。
38、努力让自己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39、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40、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
41、境来便扫,扫即放过,善恶之心,随心转变。
42、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43、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着,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绝,般若现前。
44、佛说能观无念者,即为向佛性。
45、证性须要无念。念者分别心也。有分别心,即落于对待;落于对待,即时时刻刻去分别,而为意识所笼罩,必观至无念方可。
46、如风无形,动则即知,心亦无形,缘物即知,摄心无缘,即名为定。
47、好恶是非,一时都放,则心无住处。心无住处,则无有心,即无有心,亦无无心,有无总无,身心具尽。身心尽故,泯齐万境。万境无相,合本一冥。冥然默照,照无不寂。以寂为体,体无不虚,虚寂无穷,通同法界。法界缘起,无不自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48、观心得悟,一切俱了。
49、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
50、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
51、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不一样。
52、快乐像同学校友越来越多,烦恼像学校福利越来越少,友谊像领导讲话越来越长,祝福像突击检查说到就到!
53、没有鲜花的妖艳,没有铃声的悦耳,虽然只有寥寥几语,但我的祝福永恒,我的问候依旧。
54、"不得不做就能做好"——如果是真的不得不做,而不是有人强迫你"必须做"。
55、当然也包括有趣的人,只要是人。他也会遇到他的精神困境,也是别人不能感同身受和代而处理的。
56、共情、换位思考等。溺爱恰恰相反,是父母只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把孩子当成自己心爱的宠物,而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来理解和尊重。
57、老师要教书育人,家长要育人读书,两者缺一不可! ——王力波
58、教育是人在顺境中的饰物,逆境中的避难所。
59、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60、李龟年,著名乐工,深得唐玄宗宠爱,地位类似于宋祖英。后来安史之乱,被发配南疆,也就是现在的深圳。如果说他以前是在国家大剧院唱歌的,现在也就是在深圳的.一个小酒吧。
61、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愿我们的老师在创造性工作中理解教育的真谛,愿我们的孩子在自主性学习中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62、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精彩。教育的过程有艰辛,也有快乐,我却乐得其所。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容纳孩子最可谴责的行为。
63、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 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64、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孩子发现真理。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65、任教主,这部《葵花宝典》是你传给我的。我一直念着你的好处。
66、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顾振飚
67、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珍妮·艾里姆
68、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赵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