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年节日常识

李盛

  赫哲年,即春节,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人民的隆重节日。

  一进腊月,赫哲人就开始准备过节,男子推磨磨面,下江凿冰窟窿钓鱼;妇女忙着做节日享用的臭李子饼、鱼毛、兽肉干等;小孩子跟着大人学剪纸、糊纸灯笼。过节前三、四天,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家还要杀猪、蒸馒头。年三十各家要吃年饭(小米干饭和肉)。吃过年饭才能吃大米、白面和炒菜。这天晚上还要包饺子。 正月初一早晨,姑娘、媳妇和孩子换上崭新的绣了云边的狍皮衣裤,到亲戚朋友和邻居家拜年。对前来拜年的客人,主人总是盛情招待。村里的老年人爱到民间艺人家里,敬他喝酒,请他讲述动人的民间传说,演唱迷人的“依玛堪”。“伊玛堪”是一种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口头说唱文学。用它可以说唱历史故事,也可以即兴抒情。

  节日期间,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小姑娘爱玩套花绳、老鹰抓小鸡。年轻妇女喜欢聚到一起玩“摸瞎糊”、“掷骨头”。男孩子和小伙子聚在一起比赛叉草球、捉迷藏、射草靶、滑冰、滑雪,其中尤以叉草球最富有赫哲族情趣。叉草球比赛时,先由一个人将一个个草球扔出去参加者依次投出鱼叉,谁叉中的草球多,谁便获取胜。草球扔出去后在地上滚动,要叉中它,必须眼明手快,赫哲人从小就开始叉草球,目的正是为了掌握叉鱼这种渔猎技术。

  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

  赫哲族年节赫哲语称“佛额什克斯”,是旧历年或大年除夕之意。腊月最后一天为除夕日,各家磨面、钓鱼、贴窗花、挂灯笼。然后梳妆打扮,换上帽耳、衣领、袖口、裤腿、鞋面上绣有花纹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装束。晚上,设酒饭供祭死去的亲人,俗称送饭:焚化金箔、纸钱,叫做送钱。正月初一凌晨五更时,各家包五更饺子,供祭三世祖先(赫哲语称别布玛发)和诸神画像(赫哲语称五码子),祈求保佑新年吉祥。黎明,各家晚辈给长辈拜年祝福。然后成群结队互相走访拜年。赫哲族历来以捕鱼狩猎为生,鱼为主食。年节期间,常用杀生鱼、鱼刨花、烤熟的鱼肉条招待宾客。此外,要做“吐火宴”或用叫稠李子的'野果制成的饼子,作为节令食品。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