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区委思想宣传工作心得总结

秦风学

团区委思想宣传工作心得总结

  一、围绕团的基层基础建设,扎实做好社区青年汇试点

  坚持党建带团建,在全区十个街道中推开“团建百强街乡”创建工作,启动“社区青年汇”试点工作,积极争取政府资源、ngo组织、驻区企业等各类资源,向社会推出12家区级“社区青年汇”,9家市级“社区青年汇”,成为新时期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青年能力水平的全新载体。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市委常委梁伟、区委书记杨柳荫、区长牛青山、区委副书记常卫、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夏树军、副区长宋甘澍等领导,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团市委、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多次考察、调研东城区“社区青年汇”工作。

  (一)找准定位,认真做好申报遴选工作

  一是汇集时尚,汇聚青年。将“社区青年汇”作为城市共青团汇聚青年、引导青年的新渠道,注意利用社区青年汇凝聚团的传统领域覆盖少、影响少的青年群体,进一步扩展共青团工作覆盖面。二是服务需求,创造需求。注重服务、满足青年现实需要和愿望,切实帮助青年解决实际困难,同时通过对青年的积极引导,带动青年参与团的活动,逐步培养青年新的兴趣点、关注点。三是注重规模,扩大辐射。注重发挥相同类别企业特色,充分利用特色企业区域性聚集效应,指导成立“方家46号”、“炮局工厂”等具有一定规模、受众更加广泛的社区青年汇。

  (二)加强管理,深入推进试点工作创新

  一是重视负责人培养,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采取调动企业青年管理者积极性、充分发挥青年骨干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园区“三站”统筹功能等方式,为各社区青年汇选拔负责人,为各青年有效运转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实行挂牌认证制度,对条件成熟,青年认可度高的青年汇进行统一挂牌,同时通过设计社区青年汇logo、颁发合作商户标识牌、青年汇会员卡等形式,逐步建立东城区“社区青年汇”的统一形象。实行“社区青年汇”会员制度,首批发布10余家东城区“社区青年汇”合作商户,发展青年会员1000余名。三是逐步完善激励考评,实行“有上有下”的末位淘汰制度,对于各项工作完成出色的给予挂牌表彰,对于青年满意度差,及时要求整改或摘牌,确保东城区“社区青年汇”品牌形象。

  (三)丰富活动,全面提升品牌青年凝聚力

  坚持以活动促凝聚,以服务强吸引。一是加强区域统筹。举办“建设新东城争做新贡献”社区青年汇主题活动,邀请全区12家社区青年汇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全面展示了东城区各社区青年汇的时代风采,反映了青年汇青年会员的`青春与活力。开展微笑服务、贴心服务大比拼活动,统一社区青年汇服务规范,逐步树立东城区“社区青年汇”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加强指导基层。景山街道“智慧大家园?青年汇”开展的暑期青少年教育大课堂、和平里街道“兴化社区?青年汇”定期组织的社区青少年课业辅导类活动、北新桥街道“炮局工厂?青年汇”的餐饮文化体验活动、东四“协作者?青年汇”的互助专业小组活动已逐渐成为全市社区青年汇活动中响亮的品牌,为全区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二、围绕北京区划调整工作,服务全区青年融合与交流

  7月,按照北京区划调整规划,原东城区、原崇文区撤销,合并成立新东城区。团区委以青少年文化体育为切入口,迅速启动了“东城区第一届青年体育节”,通过两区青少年的共同兴趣点,组织开展了青年男子篮球赛、青年保龄球挑战赛、青年乒乓球团体赛、电子竞技挑战赛等体育赛事,为两区青年加速了解、加速融合作出了贡献。

  (一)认真做好组织机构设置。成立东城区第一届青年体育节组委会,负责统筹协调体育节整体管理、运行和调度工作。体育节各项赛事成立专项赛事委员会,由各参赛单位组成,共同商议制定赛程赛制、比赛规则、赛场纪律,为体育节有序开展打牢了基础。

  (二)认真做好报名审查复核。东城区第一届青年体育节覆盖了各街道、委、办、局、企事业单位及驻区部队及中央、市属单位的团员青年,青年关注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报名工作启动以来,各类青年积极报名参赛。其中青年男子篮球赛经审核合格共计22支球队参赛。

  (三)认真做好赛场资源协调。积极协调区教委、区体育局,广泛联络中小学、各体育场馆,为体育节各项赛事协调场地资源。其中,青年男子篮球赛将在新近建设完成的地坛体育中心综合馆室内篮球场举办,为青年篮球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协调驻区体育协会,邀请专业裁判参与大赛执法,保证了各项赛事的公平、公正。

  (四)认真做好赛程赛制设置。组委会依据国际比赛规则,针对各项赛事特点,充分考虑青年实际,科学调整、重新设定了部分赛事赛程及比赛规则,进一步体现出了竞技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对抗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整体特点,受到青年普遍欢迎。

  (五)认真做好制度建设工作。制定《东城区第一届青年体育节赛事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了赛事委员会的设置、权利与义务及各类事件解决处理程序;编制《东城区第一届青年男子篮球赛秩序手册》,进一步细化了赛事的各项要求与安排;每支参赛队伍签订“诚信与安全承诺书”,进一步确保大赛的文明和安全,为青年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参赛环境。

  (六)认真做好宣传渠道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四项主要宣传渠道。一是将开通东城区第一届青年体育节网络博客,及时发布赛事信息、赛程赛况;二是将分期编辑出版东城区第一届青年体育节战报,充分展示参赛团队和青年的时代风采;三是将积极做好信息编辑与报送工作,及时汇报大赛进展;四是将大力提升媒体报道力度,进一步扩大体育节的社会影响力。

  三、围绕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构筑青少年精神支柱

  (一)加强理论教育,掀起学习高潮。深化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用最新理论成果教育青年,用党的最新政策、最新方针指引青年,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学习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东城区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并使之与青年自身实际相结合,内化为青年成长成才的动力源泉。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刻总结经验,调研青年需求,引导全团瞄准“世界城市”的目标,培育“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视野,帮助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准确把握市情区情,为实现“人文东城、绿色东城、数字东城”而努力奋斗。

  (三)强化社会责任,提升公民意识。面对祖国西南各省持续干旱灾情,响应团中央、团市委号召,迅速启动抗旱救灾“甘露”行动,通过组织爱心捐款、开展爱心祝福、践行低碳承诺等多项措施,带领团员青年积极为灾区做贡献。据统计,各级团组织共募集捐款78,624。9元,汇总团员青少年慰问祝福数百份。面对玉树大地震,组织团员青年捐款捐物、集体默哀等,积极帮助灾区抗灾重建,以各种形式吊念逝去的亲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普遍增强。

  四、围绕联系服务青少年,丰富共青团群众工作纽带

  (一)扎实开展共青团倾听日活动。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累计开展15场东城共青团“倾听日”活动,聆听青年心声,了解青年诉求,进一步创新了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少年的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为共青团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团员青年打牢了基础。

  (二)扎实做好青年宣传信息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工作制度,健全信息工作定期通报机制,加强网站更新管理,切实形成上下联动、沟通交流的工作格局;发挥团内刊物宣传阵地作用,改版《东城团讯》,更加突出青年关注焦点和思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