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财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税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县”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三个三”工作措施,团结奋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面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和各项财税工作奠定基础。
一、上半年财税工作情况
半年来,我县财政、税部门努力增收节支,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在全县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至月份,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地税部门共组织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其中税收收入万元,同比增长。至月份财政总支出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同比增长。
回顾上半年我县财税运行情况,财税各项工作开局良好。概括起来,主要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税收征管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强税源监控。积极开展税源调查,认真清理基础数据,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今年,我们将重点税源范围扩大到占税收收入的以上,分行业、分片区建立责任制和责任区,加强平时数据采集,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提供参考依据。明确各类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人机结合,管理到户,健全纳税人户籍档案。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对纳税人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和申报质量,淡化征管矛盾,融洽征纳关系。切实加强税收计划管理,认真搞好收入分析预测,及时掌握收入变化的重大因素,探索建立收入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收入及时均衡入库。二是加强对漏征漏管理的清理,拓宽税基,抓大不放小,加大小税种的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公平税负。三是分税种加强征管。从行业入手加强建筑安装、房地产、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营业税征管,并努力规范娱乐业、饮食业、旅馆业等营业税征管。严格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审批,规范企业利润率管理。积极探索建立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推行“人员全覆盖、管理全过程、联网全方位”的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不断加强在小税种征管上下工夫,强化分税种、分行业的征管,充实地方小税种的基础数据库,增强信息化对地方税管理的依托作用,进一步扩大契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小税种的税基,使小税种成为地方收入的重要来源。四是加强税法宣传,优化纳税环境。开展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税法宣传月活动,召开纳税、护税先进单位座谈会,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使诚信纳税意识深入人心,进一步优化了纳税环境。五是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继续深化和巩固税收征管改革成果,大力推进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探索征管社会化新路子,努力改进个体税收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六是继续加大稽查力度,以查促管。继续拓宽执法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坚决打击各种偷税、逃税和抗税行为。七是加强对金费征收管理。至月份,其中入库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基金万元。
第二,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证。今年以来,我县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在财力安排上,存量通过支出结构优化,力保全年支出预算;新增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并逐步向公共领域倾斜。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以及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统一核算措施,进一步缓解了基层发放工资的压力。x月份全县财政总支出增幅,完成年度预算的,进度控制在预算内。从支出项目看,重点支出得到了有效保证,如基本建设支出、公检法司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xxx。法定支出项目增幅均高于财政总支出增幅,其中:农业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x。
第三,财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半年来,我县财政采取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筹措财政支农资金,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继续向省、市争取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和支援农村生产资金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基本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市场适销的优质农产品,积极发展大棚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大力支持发展食草型畜禽。筹措资金用于水、电、路及市政设施等基本建设,大力支持工业园区、省道、环城南路、县城引水工程等重点工程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及泗溪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支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四,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推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预算编制工作质量,推行“零基预算”编制方式,为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做好必要的准备。县级着重抓好文化、林业、国土资源、教育、卫生、规划建设、房管、环保、农业、社保等个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扩大会计集中统一核算的范围,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的各项工作,强化监督服务职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加大对教育分中心、卫生分中心的监督指导;积极推进乡镇财政集中统一做帐改革。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完善县乡两级专户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逐步推行政府采购计划编审制度,减少采购的随意性,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打好基础,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度。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强化对政府采购的监督与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积极实施“金财工程”,大力推进财政信息化进程。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积极筹措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保证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转。
第五,依法理财取得较好成效。积极探索预算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预算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税收法律法规和人大批准的预算办事,维护财政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树立财政风险意识,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积极探索政府债务监督、分析制度,专题开展乡镇政府赤字调查,积极探索消除和防止乡镇政府赤字的对策和措施;继续加大回收财政周转金和清理“两非”借款的力度,防范财政风险。深入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加大对会计信息虚假和中介机构违规执业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法规的案件,整顿财经秩序,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好转。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贯彻《浙江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以规范为重点,加强督促检查,实行以查促管,巩固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管理成果。加强对基本建设资金财政财务监管,严格工程预(结)算审查和竣工结算审价。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深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半年来,我县财税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财源结构不合理,影响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年,由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地方税收分别为万元和万元,分别占地方税收和。第二产业所提供的地方税收如果剔除建筑安装业的地方税收,仅占地方税收总额的,所占比例偏低。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过高,xx××年分别达到xxx。二是中央、省财税体制改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增大。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以及电力企业税收和利息所得税上划到省级,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两头在外”的外贸出口退税对我县财政收入的影响很大。三是我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解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空间进一步减少。主要体现在:建设用地、能源、环保等因素制约工业经济发展;受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房价等因素影响,集镇人口集聚能力差,制约服务业的发展。此外,我县房地产开发不均衡,影响税收收入的稳定性。近年来,我县房地产业的税收从年万元增加到××年的万元,短短的年间,房地产业的税收翻了倍,已成为我县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税源。但由于我县房地产开发缺乏长远规划,××年造成断档现象,预计减少收入万元。四是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收支平衡的难度增加。目前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很难做出清晰的界定,本来应该由市场解决的,由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财政还难以完全退出来。同时,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扶贫帮困、城乡统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支出不断增加,财政要保证的重点支出项目越来越多。该减的减不下来,要增加的少不了,形成双碰头。加上大幅度的地方性增资,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二、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下半年我县财税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要做好应付困难局面的思想准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我县当前财政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并兼顾到长远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税收征管,确保预算任务的完成。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优化税收和地方财力结构。进一步加强经济税源调查分析及时了解发现和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掌握税收政策调整等一些非经济因素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认真贯彻落实《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继续加强对个人、各类企业的税收征管,进一步开展对房地产、集贸市场的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等行为。继续加强对欠税和漏征漏管户的管理,严格控制新欠。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等非税收入的征管,特别是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规范国有土地出让的财务行为,同时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征收办法,确保完成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任务。
第二,抓好扶持引导,将“三个三”的要求落实到财税政策扶持之中。从整合政策、资金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对经济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稳定增长,加快县城房地产开发和重点工程建设,巩固和发展现有财源,挖掘和培育潜在财源。将扶持的着力点逐步转向第三产业,探索扶持新手段、新方法,重点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扶持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收入的可持续性。
第三,按照“控、压、保”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三个三”的工作措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努力用好、用活有限的资金,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合理界定资金供给范围。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制,正确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合理调整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满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资金需要,逐步改变以往财政支出范围过宽、包揽过多、包袱过重等现象。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证国家政权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发放,保证教育、农业、卫生、环保等领域的支出需要。大力支持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支持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以帮扶困难群众为主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卫生建设、城乡低保等问题。
第四,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促进增收节支。要在严肃部门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编制和报送部门预算的范围,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和早编预算,提早着手编制下年度预算。继续抓好会计集中统一核算工作,切实加强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监督,对政府投资的共公福利性项目要全面实行集中统一核算;对政府投资的经营性项目实行集中做帐;对政府性投资的公司,要实行会计委派或财务总监制。大力推进政府采购,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继续做好政府采购和小汽车定点保险工作,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定点印刷政府采购,进一步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认真研究深化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预算外资金的依法收缴和清算。进一步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强预算资金使用监督,要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相制约的预算监督体系。继续推进《会计法》执法检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通知》精神,要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措施,真正解决好乡镇财政赤字问题。继续扩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深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积极探索国有资产转让、出让、拍卖、租赁等规范性办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