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以来,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遵守《教师法》,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形势以及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育、教学的能力。我现在将这一个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我认真执行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一切以集体利益出发。为搞好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坚守岗位。认真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在教学上,努力教书,常规教学持之以恒
上学期的新课程培训,留给我太多的思考,虽说三年级并非是实验年级,可是如何把学到的新理念落实到老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贯穿在我的备课中。开学后,学科组活动时,大家一起钻研教材,互相交流对教材的理解,讨论教学重点难点,并把各自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对一些教材的把握、处理方法毫无保留地说出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胆小的、不善言辞的孩子,使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回家作业的设计布置,我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减轻学生负担而又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每次单元测试后,都及时批阅,认真分析试卷,并找考得差的同学交流,和他一起分析原因,补上知识漏洞。
三、改革课堂教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素质,探索教学的新路子。主动去听课学习,研讨教学方法。虚心向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请教,吸取他们优秀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改掉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习能力,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深入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紧扣教研专题,做到因材施教。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气氛,其效果有很大的提高。
四、师生关系方面,沟通与交流成了师生之间的一条重要桥梁。
上课时注意发现问题,利用表扬好的学生来激励那些纪律差的学生。有时也要及时提醒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下课后及时找他谈心,让他及时改正错误。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总体来说,取得的成绩还不够理想,只达到学校标准。今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继续努力学习,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6)班语文教学工作。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打好基础,就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多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我觉得初一的教学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对教学工作从来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学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在摸索中不断的前进,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反思才能进步,温故方可知新——现将本学期的工作的得失情况具体而详细的加以总结。
第一、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如果不充分或是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对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与教法,知道自己满意为止。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老师和学生都获益匪浅。讲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沉闷和无聊。如果备课充分,讲课时就会胸有成竹,课堂气氛活跃,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习特别认真,能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句话,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另一条经验。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训练需要一个较长而反复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为了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每个学生都要有读书笔记天天都写,每天要求学生读一篇课外文章并总结出中心思想,我要求学生每天记日记,哪怕写几个字也要坚持,还有我经常举行一些知识性的比赛,这几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给学生增加了乐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三、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本期以来,我合理分配每天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比文言文的背诵,诗歌的听写,默写等等,我都要求他们必须当天完成。
其次,我教会他们必须要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把必须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什么时候做其它事情,什么时候要看语文,教会他们懂得合理按排时间。
另外,要懂得及时复习。为了使学习有成效,应该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考试的时候尤其要跟他们强调这一点。
还有,教会学生懂得向自己提问。不时地向自己询问"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问题,是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发现薄弱环节的好方法。
当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做笔记既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要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业已即将结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是对这一个学期的考验。成绩可能高也可能地,但这都是这学期的教学成绩。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过去的我们永远无法弥补,所以只能在本学期后根据上学期的得失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不足中不断的进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反思。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对我而言,可谓是酸辣苦甜,各味齐全;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为这标志着我已拥有了踏出学校、走进社会参加工作的第一段时光。回首这一年来走过的路程和完成的工作,烙印在心的感受,简而言之,可以说是忙中偷闲,苦中作乐。现将我这学期在教学方面的优劣得失作一反思分析后的阶段性小结,以求资正于日后的教育教学作。
一、继续适应
适应才是硬道理。虽说自己曾接受了系统的四年专业理论学习,出色修完了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一系列师范类必修课程,但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结合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所以凡拿起课本,每到写教案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告诉自己:一定要适应,适应再适应。细言之,大到适应宏观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小到适应微观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教法与学生学法,甚或要考虑清醒自觉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众多自己一时难于适应的琐屑问题。
通过自己的心理调试和校领导同事的殷切关怀,我惊喜的发现:自己首先适应了这里即将面对并属于我的个人环境。带着这一点成绩,我扬长避短,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时隔不久,我便已慢慢地进入了工作的正常轨道和良性状态。我学会了如何去备好每一节课,如何去处理每一个知识点,如何去走进每一位教学对象———我深爱的学生等每一个可以锤炼提升自己的环节。我不能断定我已经适应,然而我却可以自豪的告诉自己:开学前的陌生效应荡然无存。邻近学期末的尾声,我想由衷的说声:适应离我再也不是遥不可及,而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二、学着教学
要说应该是学会教学,我怕总会引起难免的歧义。因为说成学会了教学,那只能看作是我终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人们总知道学无止境,却往往忽视了教同样无止境的一面;要说是学的能教学,则又心存疑虑。思前向后,我觉得定性为学着教学似乎十分妥当。现分两方面略述如下。
1、学着教。
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当其冲想到的则是如何教的问题,可经过暑假80个课时的课改培训和学校各路教学行家的熏陶感染,我深切领会了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精神和要义,那就是要变教书为用书教,一切的一切都是服务于学生最大程度”学”的方式手段而已。概而言之:教师应时刻思索如何教学生:“学”,从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好学,从好学到乐学。
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作指引后,我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我开始变“教下的学”为“学下的教”,变“讲堂”为“学堂”,变以往一人演的“演员”为自己导的“导演”充分调动学生的最大积极性和巨大潜力,逐步挖掘学生这一块“可再生资源”,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进一步讲,就是让学生登台亮相,让他们尽情演绎自己的生活,舒展自己的心灵,老师则做一个场外的组织者,去组织部署,使一切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做一个管理者,去优化重组这些学习资源,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做一个引导者,引导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最佳水平的展示自己;做一个点评者,使他们时刻清醒认识自己的进步历程。
2、学着学。
首先,教学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这就表现为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的动态因素,这里我只强调要关注好学生的动态变化:他们最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学了什么,学得如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毋庸置疑,谁紧随学生的变化,谁的教学生涯就可以万古常青,因为学生的变化就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活水”;其次,教学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这就要我们重新解读“教学相长”的含义。不要把自己估计过高,正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要在某种程度上的去做“学生的学生”,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捕捉新的知识发现,寻找新的思维方向,获得新的智慧启迪。把自己定位为“会学习的学生”,与学生一块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自己会学到帮助学生会学,再到慢慢地学会;再次,教学不是一次的,而是反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过的知识点要时常复习,对重难点知识要多次多角度的突破,因为人固有的遗忘规律握知识本身的反复性就决定了学习的反复性。
每一次的学习不仅仅是量的机械重复,而更重要的是质的惊人飞跃,这不是一个表面的由“不知道”到“知道”,再到渐趋“熟能生巧”的愈加熟悉状态,而是一个由“明白”到“吃透”,再到“熟后生疑”的新的陌生状态。
三、学习反思
这里稍作说明,我想说的是学习与反思,而并非重在反思。新的课改背景,我个人认为,是应该与十六大提出的“学习型社会”联系在一起来理解的,学习型社会又是与终身学习的教育趋势联系在一起的。即每一个人都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学习的每一个宝贵机会,去为自己“充电”。向课本学,向老师学,向他人学,向生活学。凡是善于学习和借鉴的个人,才越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高速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一个成功的人往往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用我们古人的古训来说,就是要“三省吾身”。教师要反省自己的教学,学生要反省自己的学习。不光要反省,还要学会反省:反省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要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所学的知识,用自己新的认识水平去二次理解升华固有的知识。得到新的思维结晶;反省也不是只针对自己以往的不足和过失,而是全方位的反省。知其错知其所以错,知其对知其所以对;反省也不是想想就行,而是通过回首过去来指导未来。一言以蔽之,我要告诉所有的学生:一个优秀的学生往往是一个善于学习并反思的学生,这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品质。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工程,以上这点这学期的认识虽有挂一漏万之嫌,但也算是“我手写我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