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一
当我刚拿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题目很新奇,这个教室里到底有什么奇迹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看了起来,虽然是断断续续的还是还是有很多的体会。
一间教室的容量是无限的,它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而决定教室的尺度是老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和我这一年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正困扰着一些教师;而那个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价值观的剖析,其实都可以来我们这里进行一番验证……
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这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它适合美国人看,也同样适合美国人以外的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看。
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轻轻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他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这间教室被称之为56号教室。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
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佩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有的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取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他可能干的风风火火,却不过是一个附庸者,无力者,这些可以从身边的那些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但班里的学生确实天天叫苦连天,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成问题的老师身上得到验证,这样的人,教室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讲课的场所,他们天天站在教室里,却从来不能影响到教室。
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他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
正是由于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正是由于他的学生人人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使他的学生自愿牺牲业余时间,自愿放弃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收起最爱玩的游戏机,每天早上提前两个小时到校进行学习,甚至主动要求周六、假期到老师家学习。这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看过雷夫老师的经验之谈后,我期待围绕主题通过每节课的督促、鼓励能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我不奢望自己能成为雷夫式的教师,但我至少觉得自己可以为学生做些事情,而且能做好一些事情。
这位令人敬佩的美国教师,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
这位大鼻子“雷老师”也实在是个好榜样,值得我们向他学习。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二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几个字吸引着我,让我走进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
雷夫老师所从教的小学是一个处于充满暴力和贫穷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成长环境并不好,面对如此恶劣的教学环境时,雷夫也曾感到疲倦沮丧,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教下去,但是当他经历了“教室里的火”之后,他勉励自己只需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们进步。或许不一定做得很好,但起码努力过了。于是从那以后他便开始用“头发着了火似的”态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当今社会,能像雷夫老师一样下决心的老师比比皆是,特别是青年教师,但大部分的人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也慢慢的被燃烧殆尽。我想我们所缺乏的是牺牲的精神和敢于试错的勇气,就如雷夫所言“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成功无捷径。”雷夫老师坚持“成功无捷径”多么利落而又有力的标语,对孩子而言,学习的成功无捷径;对成人而言,事业的成功无捷径;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育我要学会倾听:“给我一些真相”,抓住每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工作中要不断积蓄经验和超强的洞察力和敏锐度;教育我要学会承担责任,家长和社会将孩子交到我们的手里,我们就要视学生如己出,平易近人、公平公正的用爱来教育我们的学生,不会再因为无知的冲动影响与学生沟通和引导的机会,经常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去想问题,用宽容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理事情。这样,我们也会迎来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为学生营造一所如家般的避风港的同时学生的心里也肯定会有老师的一块地儿。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每位教者时刻要身正为范,正如雷夫老师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最后,引用雷夫老师在书中说过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我想,正是雷夫老师这种上下求索,不断超越的教育精神成就了自己精彩的教育人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三
上学期手中便有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带着好奇迫切地打开书,粗略地翻阅了一遍,有很多触动。一个从教20多年的洋教师,那样平实,那样的自信,带着那么些孩子开始了他们的人生,不断地提升高度。那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就那样不经意的在那间教室演绎着。令人感动!同时,感叹,老师可以这么做。
也曾浏览过身边同行游子国外的观察日记,心得感想,但不曾引发那么多的感动,仅仅看到了一些掠影。而这本书,带给我们一串串生动的案例。不由得自我反思,平时,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又有多少是沉下心来做的呢?
一直以为,中美中美教育的差异一定很大很大,以为我们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或没那么多,甚至认为西方教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我们会不一样。其实不然,书中那位教师与学生产生的困惑、碰到的问题,是那么的熟悉。雷夫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价值的剖析,我们都可以验证的。雷夫用生动的事例教会我们怎样去正确地教育,做正确的教育。
其实,只要我们精心教育班里的孩子,都可以让孩子越来越出众。过程中那一份份感动,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也会时有发生,只是没有雷夫那样的深刻。当然,也不乏应付之流。
另外,我尤为惊叹的是雷夫的那一份坚守,20多年如一日,他总能准确地把握那间教室的孩子们,敏锐、自信,缺乏对教育的虔诚那是做不到的。
书中有关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的记录也值得我们深思。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不可分割。平时的工作中,家长工作应十分的重视。
教育没有捷径
很早就明白教育没有捷径。然日日碰到的问题还是让我们不能够很好地坚持,而雷夫的投入实在令人惊叹,其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注意到的境界,没几个人能做到。
当然,雷夫也不是一开始就做到了,他也经历了怀疑、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质询,多年才下定决心:永远全心全意投入教室中的,那么,即便工作中出现困惑、不解也是正常的,但要抱定决心,追求那样的状态。面对当今社会的心浮气躁、快餐型社会,怎样坚定自己的信心,无疑有很大的挑战。
面对雷夫的执着,他的妻子认为他偏执,好朋友说他充满幻想、理想主义,乃至怀疑其精神有问题。雷夫无法不质问自己:教学还值不值得。雷夫经历了这样的从教心理历程,我们又怎么可能没有呢?关键是一次次的彷徨后,要不断坚定自己的努力、劳动、付出是值得的,哪怕家长、学生毫不领情,或无所感悟,我们那坚强的灵魂也不可以被碾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切事。
自序中,雷夫帮助一个女孩的事例也令我印象深刻。
雷夫敏锐地捕捉到了女孩遇到的困难,那是由仪器发生障碍而带来的,而不是实验失败。他认为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但这里是不同的,所以雷夫让大家等待一下,并作出了帮助她的决定,以化解孩子的忧伤,哪怕酒精都点着了头发,可见其帮助孩子时的专注。师生间的那份精彩字里行间无处不在。
对这些小小事例的剖析,一次次坚定了他的信心。同时也让我们明白:要做好教育是要做出牺牲的,尤其是卓越地做,牺牲的同时还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付出巨大的努力。
给我一些真相
事从本校一名教师说起,这位教师由于教育学生的方法有失尺度,引起了家长的群愤。雷夫协助处理、接待,首先听取家长的申诉,试图安抚,同时也尽力捍卫该教师,让雷夫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费尽口舌,才让家长平静下来。
可惜的是,在校长找这位教师谈话后,这位教师竟然没能认识到行为的不当,对所错失的教育良机就更不谈了。就雷夫看来,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整齐价值的学习,使艾力克斯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这位教师伤害学生的同时,还毁掉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让自己成了学生们眼中的怪物,以至那样的不可弥补。
可见,为了维持教室的秩序,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做的。
而雷夫的第56号教室文明、有礼,那里仿佛是一块绿洲。那样的沉静的班风,我想非一日之功,教师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浸润的功力当是首屈一指的。
再看雷夫后部分所介绍的一部电影。优秀教师的儿子和波士顿12袜队的故事。在教师眼中那么至高无上的签名球,到了孩子这儿竟为了可以玩,擦去了全部的签名,想发火的父亲突然间明白,不解释给孩子听就不对了,没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才是关键的原因。所以,这位教师以球提醒自己,不管是教导孩子还是子女,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雷夫所做的四件事
雷夫做了四件事,以维护班级秩序和孩子们优异的学习成绩。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
我们的教室以信任为基础。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然而要做到谈何容易。
首先,怎样让学生来理解“信任”这二字,雷夫带他的学生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有人向后倒,由一名同学接住。连续玩100次,只要有一次朋友开玩笑不接,那彼此间的信任就永远不在了。怎样的道歉、承诺也无法达到先前相互信任的境地。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
东西可以搞坏,作业可以搞砸,但我对你的信任不可以破坏,否则将付出很长的时间甚至都无法挽回。
其次,付诸行动。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问了多少遍,都会耐心、积极地面对,绝不发火。
这样,孩子又怎么会不信任老师呢?
二、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生活中父母、长辈事先许诺孩子:做得好有奖。在雷夫看来,这本身就有问题。更可怕的是,大人甚至会言而无信。
书中的老师从开学便用旅行来激发孩子,过程中一天天用取消旅行资格来约束行为失当的孩子。许多孩子都付出了努力,然而,最后老师宣布她将搬离,旅行取消。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们怎样的失望?孩子们又怎么相信大人呢?又怎么让孩子信任他们呢?
所以,雷夫告诫父母和老师“说到就该做到”,不必对孩子高高在上地说教,以身垂范比什么都重要。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这一点主要说的是,老师对学生严格一点没关系,但要一视同仁,否则难以服众。
一个孩子犯了错,则让其他所有的孩子跟着受罚,,这显然会大失人心。
再比如:数学作业没做,却罚他人不准上美术课,这二者没有关联的,做错了什么,那么就有针对性地罚他,这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样的惩罚才符合逻辑。
四、你就是榜样
“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很相信这句话。
如果要学生会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自己要先做一个和气、勤勉的人。
如果要学生信任你,那必须持续努力,付出关怀。上课经常迟到的老师,学生又怎么会听他的,信服他呢?
爱打电话的老师不分场合,乃至偷偷上网购物,学生又怎么会没有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