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0月22日,受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关爱,有幸参加了实验区党工委组织部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航空港实验区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亲耳聆听了名师、学者、大咖的精彩授课辅导,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
一、品味人大风范
北京是一座开放、包容、博大、精深的城市,是一座环境优美、人才汇聚的地方,是一座热情、友好的国际化大都市,有着“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美誉的中国人民大学就坐落在这个美丽的城市。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学习氛围,看着学院的莘莘学子,闻着阵阵书香,我仿佛感受到了熊伯伊所说的“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的乐趣,校园里无处不体现着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的景致不仅令人欣羡,校园里的师生更是让人钦佩。进取与包容、文明与和谐,在这里可谓一道绚丽的风景。无论是图书馆内废寝忘食读书的身影,还是体育场上刻苦锻炼运动的身姿,或是寻求帮助时,总有人伸出温暖之手热情的指点,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民大学精神、中国人民大学风貌。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开放式大学,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员很多,但进入校园,厚重的文化氛围使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减轻了语调,徜徉其中,细细欣赏这里的处处风景。
二、感悟名师风采
说到培训,有的人会习惯地认为可以“养养神儿、认认人儿、串串门儿”,而此次培训则改变了我的观念。如果你愿意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那么端坐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课堂上聆听专家谆谆教诲,感悟名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
此次培训,无论是学校对教学的整体安排和管理服务,还是老师对课程的具体设计和讲授,总能体会到管理者和授课者的用心良苦和匠心独运,如沐春风的感觉使我身心愉悦。屈指算来,我参加工作已有10年,很多时候在认知事物、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方面已形成固有模式。此次培训学习时间尽管有限,但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朱继东教授关于《当前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讲解,让我们明白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类新问题新矛盾也不断出现,不管学历高低,能够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教会我们如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朱教授的课程将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对我们如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有着极大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教授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为我们传授了《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幽默风趣的讲解释放压力、保持阳光心态方法技巧,听胡邓教授的课程,仿佛把我们又带回了多年前大学里的激情澎湃的岁月里,他把抽象的理论现实化,把纯粹的知识具体化,集趣味性、知识性为一身,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能紧紧抓住学员的心,和大家进行良性互动,适应大家的所思所想所盼,讲大家十分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课堂上时而欢声笑语,时而低头沉思。
这次培训班安排的课程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我大受裨益,老师们个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思维开放、理念精深,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分析,从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提升综合能力的盛宴。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剥开,使我的思维理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使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时时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享受豁然开朗的喜悦。
三、升华工作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是莘莘学子向往的知识殿堂,是圆美人生梦想的精神圣地。初到中国人民大学,给人以敬重、神圣,又给人以渴望、自豪,走进校园,很快就把人的思想带到学生时代的回忆。学习问题,对个人而言,关系成长进步,对国家而言,关系兴盛衰败。终身学习,既是世界上日益深入人心的学习和生活理念,又是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尚学思想精华,更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干部培养、教育工作中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参加工作以来,自己所干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实际操作较多,宏观管理很少,缺乏工作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多维思考的深度不够。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只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更全的视角去分析情况、解决问题、谋划思路,才能更好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努力实现创新与突破。
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实验区不同单位和部门,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的工作各异。他们中不乏相关领域的行家里手,与他们的讨论交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受益匪浅。大家虽经历不同,但赤诚相待,学习交流,生活互助,由陌生而相识、到相知、至益友。我们播下知识的种子,播下交流的种子;我们收获思想的果实,收获友谊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