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感七年级作文600字1
初读《四世同堂》,我不禁为瑞宣的踌躇而满怀无奈,也曾为他有一腔爱国热情而被家庭拖累、被琐事缠身而感慨万千。
现在重新审视瑞宣,虽然他满腹经纶,学贯中西,但传统文化的思想已经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百善孝为先”、“中庸之道,以忍为先”的思想像枷锁般束缚了他的身体。
他爱国、正直,却想兼顾“大家”和“小家”,而变得优柔寡断。为了生存,在英国府找工作,却能昧着良心原谅自己,祖国大难之时,为了小家不赴国难,作为一个有良知有学问的中国人,说出了“除非你培我一个证明文件,证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的话语,那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底线:不能报国但要保全自己的情操,不当汉奸,不背叛自己的国家,让老三革命,自己照料家人。家庭观念充斥着他复杂的内心,使他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报国的良机,为了爷爷四世同堂的梦想继续传承而敷衍了压在这代青年身上国家兴亡的重担,被自己的良心谴责。
然而,他敢于自我改变、自我救赎,在民族存亡的动荡时期,钱先生坚贞不屈、誓死报国的一系列行为,这个爱好和平,却甘心为国家、为真理和信仰献出生命的诗人,在瑞宣心中犹如旗帜标杆,振奋了他的心灵,让他又看到了胜利,燃起了希望。经历了太多世事沧桑,他鼓起勇气,配合老三做起了地下工作,让我又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瑞宣……
老舍先生也借瑞宣的口说出了许多他想敬告世人的道理,瑞宣从苦闷中觉醒走向反抗的过程,是体现在他身上的国民精神弱点被逐渐清除的过程,是他不断摆脱传统文化影响的过程。老舍先生对瑞宣的心理描写之细腻,也看出了作家在瑞宣身上倾注了丰富的情感,使我们看到了充实的、有血有肉的瑞宣。
四世同堂读后感七年级作文600字2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题记
不必说月下独望洞庭湖,嫦娥凄凄凉凉独守月宫,诗人独自依杆前“举杯邀明月”,也不必说黎明林江倾洒下的一抹阳光,天边的微微红晕,单是这充斥着温暖而温柔的黄昏,就叫人心旷神怡,大饱眼福。
我拿起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四世同堂》。家中所有的东西都静寂地、一动不动地呆在原处,他们懒散地沐浴在夕阳的微光。我捧着书,坐到了光线最密集的地方——阳台,拨开书签,翻书的声音悦耳,然后缓慢地随风飘走,消散在静寂的大楼中。
树叶在风中婆娑起舞,对立的大楼一半沉睡在黑暗中,一半苏醒在黄昏中,太阳俨然已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多了一丝违和感。闲了一天在家的我,沉浸在老舍先生细腻的文字中,书,也俨然与黄昏浑为一体。
看着《四世同堂》,眼前时而是民不聊生的北平,时而是温柔静寂的黄昏天空;时而是监牢中被日本人折磨得皮开肉绽的无辜老百姓,时而是楼下荡着秋千绽开笑脸的孩童,这两个极端的世界,使我分不清哪是书,哪是黄昏。
我继续读下去,无意间,黄昏带着它泛黄的光,透过栏杆,直直的射向地面,黄中带着一丝微红。微风吹拂,撩起了窗纱的一角,也吹起了人们的微笑。我竟由黄昏中,联想到了远方的湖面被飞鸟泛起层层涟漪,枝上筑着的鸟巢中响起一些“新生命”的喊叫,天真无邪,显然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果然,黄昏总能让人想起美好。
我浸了,浸在了书的世界,书将我的心灵浸的纯洁无暇。
我痴了,痴迷无限好的夕阳,让世人忘记忧愁的黄昏。
随着一页页书渐渐翻去,黄昏,这一篇章也渐渐离我们而去。暗了、淡了、末了、最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便是无穷的黑暗……
四世同堂读后感七年级作文600字3
终于把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口气读了下来。这是一篇不错的长篇小说,虽然小说最后以悲剧结尾,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出那些爱国的人民对祖国的忠诚和爱戴。
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瑞宣是祁老太爷的长孙,虽然他同瑞全一样希望去参加革命,但终究放不下这个家。瑞全则不同,他毅然帮助王排长离开北平,亲手杀了自己的初恋做了特务的招弟,把一个新一代的青年刻画的淋漓尽致。
书的另一个重点,便是汉奸了。老舍先生笔下的他们让人读后对于他们的行为不禁咬牙切齿,而对于他们的死却又无法觉得痛快。他们这些汉奸们即使到了临死仍执迷不悟。大赤包在狱中仍一直让别人称她冠所长。冠晓荷,他对日本人永远是必恭必敬,直到临死,日本人要将他活埋的时候,他也没有异议,就连日本官兵对于他的这些态度都称之为“良民”。祁瑞丰,蓝东阳,胖菊子,这些也都是中国人的败类啊!
我想,这篇小说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去享受没有战乱,生活美好的每一天!让我们去热爱祖国,去热爱生命,这才是老舍先生写下它的初衷。而不要像那些背离祖国,悲惨的汉奸一样,被世后万人唾弃。
四世同堂读后感七年级作文600字4
昨天晚上,我从哥哥家的书架上找到了此书,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看完了整本书之后,我不禁佩服起老舍的伟大,十分朴实的语言,却有一种非常好的代入感。寥寥数笔之间,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位位人物,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北平里面的一个小村庄——小羊圈里,主要讲述了在小羊圈里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描写地理的句子虽然不多,感觉可以使人在脑子里就想象出小羊圈的模样,看着书,脑子里好像在播放一幕幕无声的电影似的,体会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着实令人回味无穷。
让我惊讶的,不仅仅是老舍的写作功底与朴素的语句,还有老舍对待战争的客观。这本书里,从刚开始就提到了住一号门的日本老婆婆,她从刚开始就一点也不赞成日本侵略中国,特别是在抗战胜利之后,当住三号门的日本家庭把门给封上之时,她却把门大大的打开,想用自己的一点点力量,来向中国道歉,向在战争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是失去生命的中国人道歉。老舍并没有大幅度的赞扬日本人,更没有“盲目爱国”,大幅度的贬低日本人,而是站在一个中立的,客观的角度,站在人性的角度,解读了一位日本老奶奶的心声。
《四世同堂》这本书,围绕这一个小村庄里边的几户人家展开故事,时而令人叹气,时而令人愤慨,时而令人兴奋,时而令人自豪。当全部看完之时,感觉好像五味陈杂都集于一心,如果你再看一遍,想法肯定就跟你第一遍看的时候完全不同。
它是一本值得令人翻来覆去看一遍又一遍的好书,并且语言不难懂,小学生也可以看。现在,就再让我看一遍吧,可能,写出来读后感跟这一篇也完全不同呢。
四世同堂读后感七年级作文600字5
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书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只是平平淡淡的语言,就像一篇日记一样。但是这本看起来平平淡淡的书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看似平凡的语言下隐藏着无可比喻的美。
读着这本书,一种愤怒感与一种爱国感油然而生。我为汉奸们所做的一切感到愤怒与惋惜,为国家的灾难感到悲痛,但当看到有人为国家做事,反抗敌人时,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拜。守旧的以四世同堂为傲的祁老人,忠厚老实的祁天佑掌柜,时时在新旧思想中挣扎的祁瑞宣,受尽迫害而奋起反抗的钱诗人,朴实善良的李四爷夫妇,自私自利的冠晓荷夫妇……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最令读者热血沸腾的,是贯穿全书的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是鱼,国家是水,离开水,只有死亡”面对这样质朴浓烈的爱国情怀,试问有哪一个读者不会被从心底里深深感动?这本书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中华英雄们,他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献出了自己的热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祖国!反之,有一些势利小人,一心想攀龙附凤,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出卖国家,遭到世人的唾弃,他们难道不悲哀吗?
对于《四世同堂》这部文学巨著,不论我读多少次,最最打动我的,依然是其中浓浓的爱国深情!让我们的泪水随着书中人物的悲惨遭遇而奔流,让我们的热血随着书中人物的英勇抗争而沸腾!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今天的美好生活,也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不要忘记自已身上有属于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而时刻骄傲地挺直中国人的脊梁!
四世同堂读后感七年级作文600字6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四世同堂》,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个便签,上面写着三句话: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老舍: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尤其是老舍先生说的这一句话,最让我记忆犹新,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深一层的爱意。
首先,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里的26位主人公,他们分别是:桐芳,祁瑞宣,高亦陀,韵梅,李四爷,祁老太爷,孙七,天佑,马老太太,钱先生,小顺,祁瑞全,妞子,祁瑞丰,丁约翰,长顺,冠晓荷,白巡长,大赤包,小文,蓝东阳,文若霞。招弟,高弟,胖菊子,小崔太太等。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
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忠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的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多年来的写作经验,刻画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晓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让人废寝忘食。
四世同堂读后感七年级作文600字7
一口气看完了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仿佛置身于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中那处小小的小羊圈,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动,漫长的八年,发生在小羊圈的人们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国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争,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那段历史,那些从历史教科书上获取的比较抽象空泛的认识,仿佛有了血肉,而激发出无比的责任感、爱国心;虽然没有正面去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却仍然能使人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穷的灾难,这部书堪称得上是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无悔这近乎不眠不休的一日一夜。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欣赏的中国作家,之前也不过看过他的话剧茶馆和几个短篇,‘马裤先生’、‘抱孙’、‘眼镜’ ... 他那不着痕迹的幽默让我彻底折服,他笔下的人物仿若一幅幅漫画肖像,看似夸张滑稽,可是琢磨之下却又发现如此神似。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许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产物,可是却也会一代代遗传到今天的我们身上;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塑造了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民族,在先生的笔下,总会看到活生生的自己,让人掩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