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观后感一
正值新年,街道上空无一人,在本该张灯结彩的日子里,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从武汉开始发病并向全国各地蔓延,迅速袭遍全国。
人们疯狂地逃离武汉,想着能离多远就多远的时候,却有一群人逆着人流而上——他们就是最美医护者!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的站在对抗疫情的第一线。
我曾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其实世上并没有所谓的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在抢人罢了”,瞬间泪目。是啊,他们也都还是一群孩子,有的才刚刚大学毕业,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如今却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最前面。累了,扛着;渴了,饿了,忍着;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吃了,喝了,从病区里出来了,他们的防护服就浪费了,又要重新再换一套。同样,为了节约,不少医生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救治病人上,又能让更多的人穿上防护服。可是,这里面有多难受,我不懂,你也不懂,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中国出了两位英雄,一个顶天,一个立地,顶天的是航天英雄杨利伟,立地的,就是医学专家钟南山。
说起钟南山大院士,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这位在非典中立过大功的大英雄,如今坐上了驶向武汉的列车,即使被安排在嘈杂的餐车一角,也没有丝毫嫌弃,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到了武汉就马上投入到战斗当中:实地了解疫情,研究治疗方案,上发布会,解读最新情况,钟南山教授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井井有条。
对于今年的重大疫情,钟南山说:谁都别去武汉,但我可以。在此,我向以钟南山为代表战斗在一线的工作者们致敬!
雪崩时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不参加大型聚会,不聚众,尽量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这也是一种贡献。
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相信在医护人员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中国医生》观后感二
此时已莺飞草长,冬雪消融;春暖花开,绿上枝头。一别前日草木枯黄,衰叶飘零之景。冬天太过漫长,在春节前夕,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悄然来临,仿佛就在一刹那,一幅幅从未想象过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一个个从不熟悉的字眼,砸向心头。似乎一夜之间,一座灯红酒绿,热闹繁华的大都市,成了没人守候的“空城"。纵使遥隔万里,也让人像是心中堵了一块石头,不时的翻看最新的消息,祈祷着疫情赶快消去。顷刻间,十四万万人民的心,开始共同凝聚在江城大地。
回望疫情爆发伊始,盼着月明日升,已经过了一月之多,有感动,有泪水,在这同承一脉的华夏儿女中,我看到了一个个英勇无畏的身影,看到了一个个心系他人的天使,更看到了我们民族坚不可摧的凝聚力。某一刻,心中的理想之火开始熊熊燃烧,或许多年之后,在某个特别的时候,我要像李医生一样,坚持真理,纵使会化做白骨一堆,也要不顾一切,为人民的安危殊死拼搏;我要像那些风华正茂的护士一样,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着着一袭白衣。
在世界的尽头从死神的手中夺回那些宝贵的生命;我要像那一农民大哥,从四十多里外的地方,给在战“疫”一线的人们,送来新鲜的蔬菜,不为称赞,只为“他们在那么危险的地方救死扶伤”而由衷的感动;我要像从马来西亚靠人力驮运口罩的大哥一样,或许一点小小的努力微不足道,可生为华夏子孙,手足有难,纵然倾覆所有,也定当毫不退缩;我要像钟南山院士一样,拿毕生所学,在年近七旬之时,仍能再次“挥戎杀敌",舍弃自我,别人不敢去的,他去,别人无法攻破的,他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别人承受不了的压力,他一个人抗着,实为不负"国士无双”的称号。
我想成为的,不仅仅是他们,而是万千为疫情防控无私奉献的人们,病毒带来的是恐慌,带走的,是冰冷的身体,如寒风之刺骨穿心,而那些不畏生死,逆风而行的勇士,带去的是暖暖情意,是流淌着同祖血脉的奔腾着热情,是一如同家人的无微呵护和亲密无间…
冬雪已经渐渐消融,就像被十四亿颗心凝聚的炽热光芒融化;万物已经复苏,就像被十亿祈祷的声音唤醒;明日的太阳和动听的歌声,又在春风来临之际,纷至沓来,是十四亿人们共同谱写的新的诗篇。
《中国医生》观后感三
昨天终于去看了《中国医生》,感动、敬畏、感谢,是观看《中国医生》之后最突出的`三层感受。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曾一度让我们陷入恐惧与悲观之中,甚至有不少人还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疫情期间的那些焦虑、煎熬甚至恐慌,都让人不愿去回想。可是当银幕上再次呈现出一幕幕抗疫的故事时,我们有的却不是恐惧或焦虑,而是感动、敬畏与感谢。因为影片所勾勒的人物与事件都足够真实,能够轻易地引发我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于是才会显得如此动人。
说几个我喜欢的地方:对不完美人格的展示,比如想“插队”的欧豪,高傲的朱亚文,“扑街仔”易烊千玺。张子枫只有一场戏,她的表演非常真挚感人。片中明星无数,很多都戴着口罩,我相信他们不是为了露个脸才来客串这部戏。袁泉,她太美了,如果让我选择一双透过防护服护目镜的眼睛,来在大银幕上代表中国女性面对疫情的沉着冷静、睿智勇敢、大气美丽,我觉得就该是她。医患之间的感情也很好哭,看到这已经分不清是电影还是现实了,现实是最好的编剧。
我最喜欢的其实是一个小细节:方舱医院关舱后,两个小护士开心地在光秃秃的床板上躺倒说:“现在就想躺着,什么都不想了。”多可爱啊,击退病毒的就是这些年轻的、活灵活现的姑娘,跟身边人没什么两样,她们就是英雄的模样。
我们是疫情的经历者,我们所经历的各不相同,但又在共同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中国医生,用前线视角,更深入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艰难,更一线的战场。当我们做好自身防护宅家时,是他们奋斗在一线;当面对未知病毒时,是他们在总结经验,研究有效治疗手段,他们有坚强,有挫败,但从未放弃哪怕一个生命。
当看到,插管、拔管、抢救时,非常害怕,每一次治疗都是在与死神搏斗,为的就是可以健健康康的回归原本的生活。
而这部以武汉金银潭医院为视角的抗疫电影,也同时串联了我们亲身经历的疫情阶段,它既是一次复盘,也是一次证明,从早期的艰难抗疫,到后面的井然有序,总结见证属于中国的集体式抗疫,而这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
这部影片值得一看,让我们用前线视角,回顾疫情,回到那个艰难抗疫的时期。
当然疫情远没有过去,大家也要多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
《中国医生》观后感四
看完《1921》隔天去看《中国医生》,其实是抱着肯定会有失望的心情去看的,毕竟这个题材的电影现在想要拍的写实又深入不现实。
结果看完感觉还不错,虽有瑕疵,也瑕不掩瑜。本片个人评分三颗星,括弧黑体加粗及格。
这是一段我们都亲身经历的历史,并且在疫情尚未结束的今天,这段历史还在继续,并未写好结局。
上层视角是电影中段进入的调查指导组,中层视角是本片大篇幅描写的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下层视角是占稍小篇幅的快递小哥,病人等普通民众,总体占比让人可以接受。
张涵予的表演自然是影帝级别的正常发挥,朱亚文表现出了一个不同于刻板印象的雅痞医生,易烊千玺和张子枫有松有放,可以接住戏,亮点是袁泉。这几年我没有特别关注过她,只看过她演的几部电影,我发觉她似乎从一个偶像演员成功的转型了。她表演自然真挚,浑然天成,除了眼睛和肢体,连毛孔都有感染力,有赵薇和周迅当年的那股灵气,并且似乎比她们两个更进了一步。
可能是阅历和内涵的积累,她身上多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慈祥感,这种感觉在《中国机长》和《中国医生》中特别明显。这是不同于赵薇,周迅,孙俪他们在爱情片或者文艺片里的灵动,它是一种安静柔软而有力量的女性魅力,或者说是更贴近东亚女性精神内核的演绎。
欧豪在《1921》和《中国医生》中的表现一如既往,他在主旋律的路上一路狂蹦,似乎找到了财富密码。从《烈火英雄》,《中国机长》,《八佰》《金刚川》再到这两部电影,没想到我居然也看过他这么多部电影了,当初发微博那个他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他的表演不是说不好,只是说还不够好到超过其他人的地步。他可以担得上一个男三号,还不够单独撑起一部片。
这部电影从演员的表演上讨论是完全及格的,算有诚意且对得起票价的作品,它有细节有多方视角,还原了疫情开始时紧张恐慌的医院现场。如果要说缺点,一是插入中医,二是易烊千玺后期生病的那一段剧情略微突兀,三是没有对历史的反思。
学习历史是为了反思历史,而不是仅仅为了歌功颂德,如果都沉迷于拍马屁和喝彩,不反思不吸取教训,最终丧事都会喜办,留下一地鸡毛。这部电影在宏大叙事中稍微有关注渺小个人,没让他们淹没,但也仅限如此。
第三点对于别的电影其实属于苛刻的要求,毕竟现如今,要上映的综艺节目哪怕一句无关痛痒的歌词都会被打成谐音字,更何况电影。我当然知道现在不是可以拍出《霸王别姬》和《让子弹飞》那种艺术上雅俗共赏,叫好又叫座,思想上也有批判反思的年代了。但是刘伟强既然导了《无间道》,《伤城》,也是《重庆森林》,《旺角卡门》的摄影,这部写实电影对于他的水平也来说仅仅是平庸之作,居然也好过大陆电影的平均水平了,这一点恰恰就是最有讽刺意味的写实之处。
《中国医生》观后感五
有人这样总结,“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
理解中国医生,并不是要控诉中国患者。虽然《中国医生》聚焦于医生,但从纪录片的案例和细枝末节,我们也能窥见中国患者的众生相。在中国,难的不只是医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医生;除了呼吁患者理解医生外,我们对患者们做得足够吗?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在《中国医生》里的多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实在令人揪心痛心。纪录片中那个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儿子选择强行出院,他并非不孝顺,他花光了积蓄,但他也非尽全力,因为他采访中他谈到,前几年买了房子,刚开了个厂,现在卖厂亏大了。
笔者注意到,纪录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长都是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但年迈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就像徐晔医生说的,“有时候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网上有很多人指责烧伤患者的儿子。但恐怕谁也无权指责。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牺牲上一代的基础上,然后供给下一代;当上有(不止一个)老、下有(不止一个)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责困境中的人的选择,而不妨思考,人心够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么。纪录片中也透露出太多无解问题:有些病人既没有医保也没有农保,一旦重病就倾家荡产,该怎么提升基础医疗保障覆盖率?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属首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家属千里迢迢地陪护身心俱疲,客观上也造成三甲医院负担过重,门诊医生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也显得奢侈,该如何均衡医疗资源?
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生的“医生苦、医生累”,共同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医生和患者只不过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医生的手术费、诊疗费很低,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法体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常常是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创造利润,这就造成了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没必要的检查太多,由此加剧了“看病贵”。
医生的苦、医生的累是真实的,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与无助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做圣人,同样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属做圣人,永远通情达理、永远临危不乱、永远笑对苦难。相反,我们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通过制度去化解人的难题,让每一个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尽可能地保持尊严和体面。
但体系的调整总是滞后的,当下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去承担不尽完善的体系的代价。医生依旧会很累,患者看病还是会觉得“难”和“贵”,此时医生和患者能做的、应做的,就真的是多一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但我们对医生的尊崇不应是局限于一时,而是日常;医院对于患者的救治与关怀,也不应只有经济的考量。无论是爱护医生还是怜悯患者,说到底是对人的本质性关怀,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