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4年多少人

一、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招生计划和人数统计表

1、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2、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3、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4、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物流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5、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6、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会计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二、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高考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1、2022年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http://www.huaxiashiwen.coM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甘肃 2022 / 本二 A6 5 - 理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甘肃 2022 / 本二 A7 5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甘肃 2022 / 本二 A8 3 - 理科
风景园林 甘肃 2022 / 本二 A9 6 - 理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甘肃 2022 / 本二 AA 3 - 理科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甘肃 2022 / 本二 AB 2 - 理科
物流工程 甘肃 2022 / 本二 AC 5 - 理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2 / 本二 A1 5 - 文科
汉语言文学 甘肃 2022 / 本二 A2 5 - 文科
市场营销 甘肃 2022 / 本二 A3 1 - 文科
会计学 甘肃 2022 / 本二 A4 2 - 文科
旅游管理 甘肃 2022 / 本二 A5 3 - 文科

2、2021年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甘肃 2021 / 本二 A6 5 - 理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甘肃 2021 / 本二 A7 5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甘肃 2021 / 本二 A8 3 - 理科
风景园林 甘肃 2021 / 本二 A9 6 - 理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甘肃 2021 / 本二 AA 3 - 理科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甘肃 2021 / 本二 AB 2 - 理科
物流工程 甘肃 2021 / 本二 AC 5 - 理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1 / 本二 A1 5 - 文科
汉语言文学 甘肃 2021 / 本二 A2 5 - 文科
市场营销 甘肃 2021 / 本二 A3 1 - 文科
会计学 甘肃 2021 / 本二 A4 2 - 文科
旅游管理 甘肃 2021 / 本二 A5 3 - 文科

3、2020年徐州工程学院在甘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甘肃 2020 / 本二 A1 5 - 文科
汉语言文学 甘肃 2020 / 本二 A2 5 - 文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甘肃 2020 / 本二 A3 3 - 文科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甘肃 2020 / 本二 A4 2 - 文科
市场营销 甘肃 2020 / 本二 A5 5 - 文科
会计学 甘肃 2020 / 本二 A6 2 - 文科
旅游管理 甘肃 2020 / 本二 A7 3 - 文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甘肃 2020 / 本二 A8 5 - 理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甘肃 2020 / 本二 A9 5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甘肃 2020 / 本二 AA 3 - 理科
风景园林 甘肃 2020 / 本二 AB 2 - 理科
物流工程 甘肃 2020 / 本二 AC 5 - 理科
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徐州工程学院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徐州工程学院广东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徐州工程学院辽宁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徐州工程学院和江苏科技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徐州工程学院在天津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徐州工程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徐州工程学院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黑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徐州工程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徐州工程学院和西安科技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徐州工程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徐州工程学院在江苏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三、徐州工程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于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学校办学肇始于1959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面积74万平方米。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理、工、农、文、经、管、教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19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试点高校、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大学生桥牌协会主席单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现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住建部认证专业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牵头成立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入选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生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3项,荣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