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2、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方校区))招生人数为4人;
3、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4、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15人;
5、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招生人数为7人;
6、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制药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1、2022年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机械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1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2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方校区))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3 | 4 | 物理+不限 | 物理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4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人工智能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5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自动化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6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化学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7 | 2 | 物理+化学 | 物理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8 | 15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江苏 | 2022 / 本科 | 09 | 7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制药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0 | 4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物理 |
生物工程 | 江苏 | 2022 / 本科 | 11 | 2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物理 |
2、2021年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机械工程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1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2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http://www.beiweimall.coM江苏 | 2021 / 本科 | 03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自动化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4 | 2 | 物理+不限 | 物理 |
化学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5 | 2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应用化学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6 | 2 | 物理+化学 | 物理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7 | 15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8 | 7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制药工程 | 江苏 | 2021 / 本科 | 09 | 4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物理 |
3、2020年青岛科技大学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代码
专业名称 | 招生省份 | 年份/批次 | 专业招生代码 | 招生计划人数 | 选科要求 | 科目 |
---|---|---|---|---|---|---|
化学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2 | 3 | -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3 | 2 | - | 理科 |
机械工程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4 | 2 | - | 理科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5 | 4 | - | 理科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6 | 15 | - | 理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7 | 2 | - | 理科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8 | 2 | - | 理科 |
自动化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9 | 2 | - | 理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0 | 7 | - | 理科 |
制药工程 | 江苏 | 2020 / 本一 | 11 | 4 | - | 理科 |
市场营销 ((只招收该校高水平运动队入选考)) | 江苏 | 2020 / 本一 | 01 | - | - | 文科 |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