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一、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招生人数

1、2022年内蒙古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4059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7人;

2、2021年内蒙古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2785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2人;

3、2020年内蒙古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3801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0人;

4、2022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340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8人;

5、2021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471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3人;

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在内蒙古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内蒙古 2022 理科 本二A 7 389 40596 省政府
内蒙古 2022 文科 本二A 28 412 13400 省政府

2、2021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内蒙古 2021 理科 本二A 12 429 27851 省政府
内蒙古 2021 文科 本二A 23 431 14710 省政府

3、2020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内蒙古 2020 理科 本二A 20 409 38015 省政府
内蒙古 2020 文科 本二A 15 449 17242 省政府

(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武汉工...查看更多

(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学生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本文北考网黄老师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院校属性都整理出来,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对比区别,到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哪个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对比哪个好根据2023年最新河北民族师范学...查看更多

(三)、202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什么专业比较好(重点特色王牌专业名单)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比较好的专业有、历史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科学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教育、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英语、美术学。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重点特色专业名单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级别入选年份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国家级2020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级别入选年份1河...查看更多

(四)、2023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高考录取结果和通知书什么时候公布查询(附查询入口)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报考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考生都想要了解,今年的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本文北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关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和录取结果的相关信息,可供大家参考。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高考录取结果和通知书什么时候公布查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高考录取结果会在志愿填报结束后的7-10天内公布录取结果,考生可以在学校官网查询录取状态。等录取结果公布后,录取通知书约在...查看更多

(五)、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全国最新排名,2023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排名

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1、历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排名【软科版】序号学校名称发布机构发布时间全国排名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软科2022500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软科2021541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软科20204692、历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排名【校友会版】序号学校名称发布机构发布时间全国排名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友会2022437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友会2021451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友会2020...查看更多

三、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具有11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类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地方高校,是河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全国五所“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学校;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基地校;是国家民委“民族关系”研究基地;2016年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获国家1亿元资金支持;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2020年6月22日经省学位办审核增列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7月20日获批河北省创业大学。历史沿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经光绪皇帝御批设立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隶属学部。期间几经易名,1915年改办为热河公立师范学校,1958年改建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通州师专迁到承德与师专合并,1960年曾升格为承德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办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办学条件:学校占地8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497.6万元,各类实验(实训)室120个,纸质图书132.14万册,数字图书335万种,有先进的图书网络自动检索、借阅系统,开通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超星读秀知识库、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等网络资源。学科专业:学校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本科专业53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17个,通过河北省遴选参加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5个,民族类专业2个,应用型试点专业6个。2019年申报民族学和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学科,获国家民委、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共2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奖励。目前,学校共建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产教融合共建专业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5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课程2门,省级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1个。师资队伍: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以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为契机,着力打造教师培训课程、培训队伍、文化建设、竞赛评先和自身建设等五个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现有专任教师67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73%、高学历教师占81.3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1.9%。教师队伍中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人、省师德标兵1人,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二层次人选2人、三层次人选21人、承德市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人、承德市优秀教师2人。科学研究:树立教育、民族、应用研究品牌,注重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9年获批首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日韩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首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学校建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互联http://www.wljYYJY.CoM网+基础教育”工程实验室、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等9个省部级研究平台。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2项,在全省21个立项单位中,位列第9位。目前,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市厅级项目近500项,获各类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核心期刊及三大索引论文327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58部,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6件。学校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研究等科研特色,在义务教育发展、大数据、旅游文化、生物资源、钒钛资源研究、满非遗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民族办学:贯彻落实民族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开设了满语、清史、满族体育、满族舞蹈、满族剪纸、民族绘画及工艺制作等突显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课程,编写出版了《民族概论》《北方民族传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