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很多考生都在向北考网徐老师,承德医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在山西的考生排名最低需要多少才可以上承德医学院,没关系今天徐老师帮助大家整理了近五年的承德医学院在山西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名位次,希望大家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有帮助。

一、承德医学院山西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承德医学院在山西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468分至533分,录取位次在55860 至6787区间,山西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承德医学院。

1、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640名;

2、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5860名;

3、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8294名;

4、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980名;

5、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0980名;

二、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77 48640 6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A 511 7955 2

2、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68 55860 6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4 7780 2

3、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27 38294 6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7 6787 2

4、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0 48980 6
2019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5 7209 2

5、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http://www.GxSCSE.coM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西 理科 本二A 498 40980 6
2018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3 8242 2
承德医学院在吉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4年多少人
承德医学院和西安理工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承德医学院和上海电力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山东理工大学和承德医学院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山东农业大学和承德医学院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河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承德医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承德医学院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南京晓庄学院和承德医学院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承德医学院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承德医学院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承德医学院和重庆医科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承德医学院和东北林业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三、承德医学院学校最新介绍

承德医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的全日制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仁爱至诚 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恪守“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坚持*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征途上,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45年9月,时称冀东军区卫生学校,曾先后易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冀察热辽分校、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热河医学院、热河省立医学院、承德卫生学校、河北省承德卫生学校、承德医学专科学校等。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承德医学院。1996年学校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院校合格评估。2001年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产蚕桑研究所合并。2003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整体搬入新校区,开始招收留学生。 办学规模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554人,本科在校生8954人,专科在校生243人,研究生在校生1122人,留学生235人。建校75年来,学校始终扎根塞外,服务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带一路”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