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理工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很多考生都在向北考网徐老师,贵州理工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在四川的考生排名最低需要多少才可以上贵州理工学院,没关系今天徐老师帮助大家整理了近五年的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名位次,希望大家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有帮助。

一、贵州理工学院四川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450分至505分,录取位次在164182 至29801区间,四川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贵州理工学院。

1、贵州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1622名;

2、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1395名;

3、贵州理工学院(只招有志愿考生)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4690名;

4、贵州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9158名;

5、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0029名;

二、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http://www.xindetihuiYa.CoM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72 131622 8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89 111395 21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95 104690 5

2、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468 139158 8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495 110029 21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497 107852 5

3、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450 164182 12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03 107655 34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07 103458 6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505 29801 2

4、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496 130327 11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20 105210 24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23 102063 6

5、贵州理工学院在四川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四川 理科 本二 494 130447 4
2018 四川 理科 本二 520 102385 34
2018 四川 理科 本二 522 100164 6
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理工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贵州理工学院在广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2023贵州理工学院什么专业比较好(重点特色王牌专业名单)
贵州理工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有没有独立卫生间(内部图片)
2023年贵州理工学院高考录取结果和通知书什么时候公布查询(附查询入口)
贵州理工学院全国最新排名,2023年贵州理工学院排名

三、贵州理工学院学校最新介绍

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在原贵州工业大学校址设立的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1月,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贵州省贵阳市,现在两个校区办学,老校区位于贵阳西南阿哈湖畔,占地866.7亩,新校区位于贵安新区大学城博士路,占地约1757亩,规划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新校区的建设。学校设置机械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9个学院。 学校经过八年建设,逐步形成“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学校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