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知识
又到了每年野生菌大量发生的季节。“野生菌”一词对于云南人,有太多感情包含于其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讲述出关于野生菌的故事,可以说对野生菌的喜爱深入骨髓。正因为这样,社会各界对于野生菌的关注,从来都是热切的,各大媒体也时有报道。然而,这些报道良莠不齐,对社会大众造成了困惑,甚至对产业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觉得应该站出来说几句话,把一些基本常识告诉给大家,以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野生菌资源。
野生菌不等同于野生食用菌
野生菌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没有人为干扰情况下产生的菌类,也就是自然发生的大型真菌,它是一个范围较大的名词。云南目前已知的野生菌有2700多种,跟人们关系密切的可食种类、也就是野生食用菌大概有900多种。通常所讲的“吃野生菌”、“野生菌中毒”等说法,是不准确的,把食用菌和毒菌混为一谈。在野生菌中,除了野生食用菌外,还有野生药用菌、毒蘑菇以及更多的尚未发现价值的种类。
PS:吃菌儿中毒,这个锅我不背!——野生食用菌
野生食用菌为什么珍贵?
云南珍贵野生食用菌的特征为:大多共生、难以人工栽培、产量较人工栽培品种低、营养价值丰富、贸易需求量大且经济价值高。主要包括松茸类、牛肝菌类、红菇类、蚁巢伞类、干巴菌类、珊瑚菌类、鸡油菌类、块菌类等。
鸡枞菌
野生食用菌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大部分种类与植物共生,是真菌与植物协同发展的结果,受植物群落类型、气候条件的影响无处不在。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者都希望通过人工手段完成共生真菌的驯化栽培。但除了块菌、松乳菇等少量种类可以采用菌根苗栽培的方式成功培育出子实体,但是严格来说,菌根苗技术只是环境模拟和共生机制的利用,还谈不上驯化栽培,而其余大量的共生型野生食用菌在驯化和商业栽培上均无太大的突破。近期云南科研人员对多种野生食用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这对于筛选功能基因、探索表达机制来说,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有望加速其代谢途径和共生机理的探索,但要实现野生食用菌人工栽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当然了,我们科研工作者也一直在努力。
湿度调控。
自然气温在20℃以下时,基本不必管理,可任其自然生长,但当温度较高时,则应进行湿度调控,以防品温过高或菌袋失水过多。可向地面洒水,或者往覆盖物上喷水。湿度管理的标准以转色后的菌袋失水比例为判定依据:转色完成后,一般菌袋的失水比例为20%左右(其中亦包括发菌期间的失水),或者说,转色后的菌袋重量,只有接种时的80%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