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很多考生都在向北考网徐老师,浙大城市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在安徽的考生排名最低需要多少才可以上浙大城市学院,没关系今天徐老师帮助大家整理了近五年的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名位次,希望大家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有帮助。

一、浙大城市学院安徽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496分至553分,录取位次在90581 至8463区间,安徽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浙大城市学院。

1、浙大城市学院(中外合作)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0581名;

2、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2491名;

3、浙大城市学院(中外合作)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0020名;

4、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319名;

5、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1009名;

二、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496 90581 3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45 42491 63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29 17799 2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50 8463 12

2、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10 70020 6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44 44319 60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573 15223 2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589 9105 12

3、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54 51009 63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560 10926 17

4、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508 65505 35
2019 安徽 文科 本二 559 14194 15

5、浙大城市学院在安徽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安徽 理科 本二 507 72700 35
2018 安徽 文科 本二 553 17185 15
浙大城市学院辽宁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大城市学院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浙大城市学院在福建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4年多少人
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大城市学院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大城市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浙大城市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大城市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浙大城市学院在贵州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浙大城市学院在云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浙大城市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 2023排名多少可以上
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大城市学院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浙大城市学院在四川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三、浙大城市学院学校最新介绍

兴学源起。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与http://www.Creditsailing.coM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办学规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校园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与未来城市实践区相适应的千余亩新增校区正在选址规划中。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等11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4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历史、理、工、医、管、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1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0余名。建有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为骨干的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计有教职员工10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50%。人才培养。学校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