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百善孝为先作文,欢迎阅读!
篇一:百善孝为先
长到这么大的我,耳边总是常常听到妈妈说,百善孝为先,做人一定要知道感恩,孝敬长辈,尊敬师长,这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听时间久了,不懂事的我就厌烦了,虽然不敢顶嘴,心里就想你能做到吗?
我怀着一颗疑惑的心,证实了妈妈的孝心。一天晚上,姥姥突然生病了,姥姥的呻吟声把我也惊醒了,我怕冷没起来,所以就装睡,这是只听见妈妈着急说姥姥发高烧了,我心里想,这么冷的天又深更半夜的该咋办呢?生病也不找时候 啊!正想着只听见妈妈匆匆忙忙换上鞋就跑出去了,过了一会,妈妈请来了大夫,给姥姥开了药,又挂上了点滴。这时我透过灯光看见了妈妈额头上的汗珠,我再也躺不住了,心想这么冷的天妈妈都出汗了,我就为什么不能为妈妈分担一点吗?
我悄悄的来到姥姥的床前 ,看见妈妈正在给姥姥喂药,一会摸摸姥姥的额头,一会又盖盖被子。看到这一切我感到很难过,很内疚,心想平时妈妈教我做人的道理,百善孝为先我都听烦了,但我做到了吗?想想我刚才的表现,我羞愧的低下了头。
这时妈妈回头看见了我,说你怎么也起来了呢?明天还上学快去睡觉吧,姥姥好多了放心吧。听到这里,我惭愧的说,妈妈您明天不也还得上班呀,让我来照顾姥姥吧 ,您休息一会吧,妈妈急忙说,不行你还得上学快去睡觉,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好内疚啊,看见一夜未眠的妈妈眼睛里布满血丝,心里突然对妈妈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佩,心想妈妈您做到了百善孝为先。
通过这次的亲眼所见,和平日里妈妈还给我讲了很多孝敬父母 的故事,古代的卧冰求鲤,现代的给母换肾等等…。深深感动了我,让我体会到孝不是用口头说说而已,而是去用心做到,那才是真正的孝,孝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就让我们好好听老师和父母的教导,把孝这种美德发扬下去,代代相传下去,做到辈辈百善孝为先。
篇二:百善孝为先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英雄模范。比如:一个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抱着年老母亲晒太阳的洪祖龙;奶奶的好孙子马鹏飞;10岁的王依萌照顾脑瘫哥哥……这些感人的事迹,已经深深的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他(她)的故事让人永远铭记!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故事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请看她的故事吧!
“临汾最美女孩”孟佩杰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5岁那年,她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她送给别人抚养。在新的家庭里,她还没过上好日子,养母刘芳英3年后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出走再没回来。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药片被小佩杰发现。孟佩杰对养母说:“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您活着就是我的心劲儿,有妈就有家!”从此,8岁的孟佩杰就挑起照顾养母的重担。
“女儿最大的优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这是多么辛苦啊!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一点的抠出来。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大学,经过考虑,她决定带着养母上大学。暑假,她顶着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爱吃的红烧肉。孟佩杰的愿望是毕业后做一名小学老师,和养母简单快乐的生活。
听了孟佩杰的故事,你的内心是否有所感触。都是同龄人,我们,每天什么都不干,而孟佩杰已挑起家庭的重担。当我们还在熟睡,她已起床做饭。当我们还在玩耍时,她在家里照顾养母。这是多么大的差距。
如果我们可以多多孝敬长辈,不惹父母生气,看到马路边的爷爷奶奶去扶一把,在公交车上让让座等等的,从这些小事做起,相信自己,我们也会成为孝亲敬老的模范!
篇三:百善孝为先
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千千万万的优良传统,而其中有一个是最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句简简单单的诗句就反映出了这个优良传统——孝顺。
孝顺是什么?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百善孝为先’这句不知流传了多久的谚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颂道。正如孟子所说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充分说明了孝顺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会有的人却连禽兽也不如。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本应该膝下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的时候,可现实却让人震惊,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建造的毛抷屋里,四周漏风漏雨,屋顶还有一个大洞,在屋里唯一的桌子上放着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里面早已没了热气。我曾看过老人的照片,那苍白的头发,憔悴的脸庞,无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躯让人可怜,而她住在一个漏风漏雨的,摇摇欲坠的屋里,躺在一张木板床上,盖着一床乌黑潮湿的被子,枕着一个用编织袋里面塞上一些破布制成的枕头更让人震惊。也许你会问他的儿女呢?怎么没有管的?那我告诉你,老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而他的二儿子就在离老人几百米远的老人亲手盖的砖瓦屋里,但他不赡养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响老婆。他的大儿子在县城有两座房子,可死活不赡养老人。女儿们远嫁它方,都没有一个人照顾老人,老人的钱财也全被两个儿子瓜分了,现在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时来照顾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面条。那里的乡长也曾亲自做过调节,可最后无果而终,甚至儿女们再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去看望老人,有这样的儿女真让人寒心啊。
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养有五个儿女,但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家中,半个月后才被人发现。还有江苏的林兰珠老人,待在大儿子的门口六天六夜,而大儿子却一直不开门,直到第七天风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饿死在大儿子家门口。出现这样的事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是现代教育做的不全面还是其他原因,为什么中华民族的美德被这些人所丢弃?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谢延信谢延信是一名普通矿工,原名叫刘延信,在妻子死后为照顾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谢延信。他照顾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顾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个做儿子的责任。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现在大家看看这个‘孝’子,上面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个‘子’这说明是当人老了之后由儿子背着。这就是‘孝’字作为一个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道。让‘百善孝为先’从我们这里继续流传下去。
篇四:百善孝为先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但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母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助你,而现在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我曾经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考虑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该被尊重,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现在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不过,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在这里,我向那些不关心老人的人呼吁:“关爱你的父母吧,他们为你付出太多太多!
篇五: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一直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典范,让人们津津乐道,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位居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
中外古今,都有孝敬父母的典范,早在我国东汉末年便有“黄香孝亲”这一历史佳话。黄香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到了夏天,十分闷热,使人晚上难以入睡,于是黄香每到睡前就给他的父亲扇凉,直至父亲睡着。他强顶着困意为父亲扇凉爽,不正是孝敬父母的体现吗?不错的,孝敬父母其实说易也易,主动做些自己能做的小事,不让父母们烦心和过度操劳,不就是很好的“孝”吗?古人用他们的行动指引了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
不单单在中国,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同样是孝敬父母的典型。他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一笔可观的遗产,引起了他几个兄弟之间的财产纠纷,当时正值他的母亲身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伤心,他主动放弃了那份属于他的遗产,平息了家庭可能出现的纠纷。后来,他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财产,但我永远不会有另一个母亲。”是啊,金钱财富固然是诱人的,可是父母却是永远的珍宝啊。他们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小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大到教我们做人做事,这些都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因此,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就像恩格斯所做的那样,为了使他母亲平静舒适地度过余生,他毅然放弃了自已的利益。恩格斯的这种做法,体现出了“孝”
的精髓,他本人也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
可见,孝敬父母绝不仅仅像有的人理解为让父母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重要的是更多地给父母带来心灵的满足、安慰,尤其在吃穿不再成为困难的今天,这种意义的“孝”显得更有价值。当然,我所谈到的孝敬父母,并不是指为了顺应父母心思而一味地盲从,更不是封建时代倡导的“愚孝”
。类似“郭巨埋儿”、“卧冰求鱼”等愚忠愚孝的故事,他们的孝心诚然可嘉,但他们的行为确实不敢恭维。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进步,
“孝”的内涵确实也该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