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运转正常
现有全日制学生1256人,教职工46人(含聘请4名职工,3名教师外出进修学习、2名教师请假、3名教师在学校其他部门任职),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1人,在读硕士7人,本学期有30名专任教师、3名兼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承担了本学院41个班级和理科院系70个班级公共数学课教学,开设53门课程,人均每周教学学时达12.3学时。学院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克服了“三地教学,两地办公”、管理人员不足、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紧张等困难,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保证了我院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计划的落实。
二、通过“教授示范课”活动,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重点抓了“三率”,即“到课率”、“作业完成率”、“自习率”,落实班主任不定期跟班听课制度,促进了学风建设。其次,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规范化,通过教研室教学研讨制度、教学记载制度、教师听课制度的实施了,各位教师均严格遵守了日常教学纪律,按时上下课,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再次,通过由应用数学教研室程崇高教授主讲的示范课——《第一型曲线积分》活动,为广大青年教师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治学严谨,精心备课。程教授对待教学的态度是极其认真负责的,仅就本次课的课题引入方式,他反复设计了很多方案,最终才确定用“求物质曲线质量”这一物理模型引出课题,多次就教学内容与同行研讨,与学生交流难易度,其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确令人感动。
2、授课过程中切实把握授课“质量”的含义,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整个教学过程,程教授言简意赅,语言风趣,生动形象,抓住了学生的“神”,学生学习气氛高涨,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3、教学方法灵活。无论是引入课题,还是定理的证明、方法应用,程教授都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灵活采用多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继续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保障了对青年教师教学的帮扶力度,对新教师均实行了传、帮、带,要求他们跟随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听课观摩,学习老教师的教学艺术,各教研室都加大了对青年教师讲课的听课和评课力度,同时,学院领导主要是通过随堂听青年教师讲课、检查教案、及时了解反馈学生意见等手段,帮助新教师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新教师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让他们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尽快成熟起来。最后,对期中考试考风考纪严格要求,每位教师和学生必须同期末考试一样对待。开展了评教、评学活动,及时了解教学运行情况,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联系和信息反溃
下一步,数信学院将不仅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示范课,而且始终坚持每位青年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学院内讲一次公开课,它不仅是一个教学过程展示,更重要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各教研室将组织教师对不具一格的教学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教授示范课活动”为楔机,进一步重视了对专职教师的业务培训,计划选派教师参加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掌握了信息,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知识,推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全体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根据我院专业发展规划,在以往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批稳定、优质的能满足我院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根据我院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和招生情况,在黄冈市内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学校,如黄冈中学,黄州中学,黄州区一中,宝塔中学,蕲春县第一至第四中学,武穴市第一至第三中学,武穴师范,团风县团风中学,红安县第一至第三中学,罗田县第一至第三中学,黄梅县第一至第三中学,麻城市第一至第三中学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每年毕业生的情况,不断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普遍加深了对师范教育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克服困难,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学科教学论》零课时教学实践环节每位指导教师至少让学生讲两次课、说一次课、制作一节课的课件。每位学生在下去参加教育实习之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至少试讲两次且评定成绩合格,并且根据视导员反馈意见及时纠偏。
为了提高我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学生处理数据信息的实践动手能力,我院在巩固原有的校内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拟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IT业开辟具有实习指导能力的信息处理与计算专业实习基地。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课间见习基地不足的矛盾,我院将黄冈市内具备校外指导教师条件的单位开辟为我院的课间见习基地。
数据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术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数据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湛、理论知识渊博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保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进一步规范校外专业实习管理,提高校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必须从源头上建立起热爱教育事业、结构合理的校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规范校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准则和工作要求,并建议学校对受聘的校外指导教师进行考核,根据其校外指导教师工作量、学历、按校外指导教师标准发放教学酬金。如受聘校外指导教师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则终止聘任资格。
四、毕业论文工作有条不紊
1、已完成工作情况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首先根据学生选好毕业论文课题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为所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然后,审定学生拟定的总体方案和详细工作计划,召集所指导的学生,要求学生口头汇报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并检查执行情况和进程的原始记录材料(工作日志、原始调查表、程序调试),指导和答疑,着重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包办代替。预审学生的毕业论文并提出意见,督促学生修改。最后,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论文质量、考勤等方面的情况写出评语,提出评分的初步意见。
虽然论文指导工作任务繁重,但是大多数教师均“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日,到目前为止,每位教师按2:1的比例完成毕业论文课题的命题工作;按时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按质审核开题报告;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指导学生写论文;按量记录论文指导工作日志;其中彭锦、刘焕彬、库连喜、陈文略、张忠诚、库在强、廖小勇、刘君娥、饶从军、王成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已到定稿阶段,其他教师所指导的学生论文大部分完成了几次修改,98%的学生有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但写作质量参差不齐;65%左右的学生已经定稿,25%左右的学生正在修改稿,10%左右的学生论文工作滞后。
2、未完成工作情况
毕业论文的评阅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工作,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批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面评定成绩组成,比重分别为40%,20%,40%,根据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的情况、文献查阅、文献综述、综合动手能力、论文质量、论点的学术价值、论述的重要性、系统性、逻辑性和文字表述能力、答辩情况及工作态度、遵师守纪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学生的毕业论文及成绩作教学档案保存。(按工作计划预定时间进行)
3、为确保论文质量已采取的措施
(1)在多次会议上强调了毕业论文重要意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动手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数信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纪律;
(2)完善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督导功能。指导小组组长根据各指导教师所交的“中期检查表”汇总、总结本指导小组的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情况,填写①“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xx届学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指导小组用表)”,领导小组填写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xx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汇总表”,并连同每位指导教师“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用表)”以电子文档形式交给教学干事。抽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日志,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解决。确定论文批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成员,填写小组意见。每名学生都必须参加答辩才能取得毕业论文的总成绩;
(3)为克服教师队伍职称结构过于偏低的困难,让部分年轻讲师先向教授们观摩学习论文指导工作,并设置指导小组集中讨论学习。
(4)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论文工作进度,对论文的主要成果进行质证,及时为学生解惑、纠偏;
(5)检查学生工作日志,将其平时积累的资料与论文选题之间相关性进行审查;
(6)在论文答辩时,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背景进行提问,坚持对未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中文字表述错误较多或存在原则性错误,图表、公式不符合要求;工作作风不踏实,不尊师守纪;答辩时原则性错误较多的学生,以及出现抄袭的论文不予通过。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1、针对我院《高等数学》课较多且多为青年教师上课的特点,本学期我院虽然加大了与相关院系的联系,并且要求青年教师的《授课计划》要给与所在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审阅,认可后方可实行;但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与学生缺少及时勾通,未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在今后的教学管理过程,应多与青年教师的谈心。
2、专业建设力度不够。学院虽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都非常重视。但“三地教学,两地办公”,再加上师资队伍紧张,限于人力,还只能维持日常教学,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我院生均拥有实验设备距高校专业教学评估要求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生均设备值远未达到评估合格标准。实验实训场所和微格教学模拟训练设施都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些教学计划内应该开设的实验课由于条件所限无法进行,严重影响教学计划的落实,极大地阻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少数学生因对毕业论文工作认识不足,主动性差,且母语运用能力差,理论基础薄弱,再加上就业压力大,无法静下心来做论文,甚至出现指导教师找不到人的情况。学生工作日志事项单一化(只有查找文献记录),不注重日积月累。
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投入,按评估指标要求,制定和落实实施计划,尽快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毕业班学生人数过多,教师负担过重,学校缺乏毕业生做论文场所和指导场所。学生难以完成调查类、实验类、综合计算应用类课题。部分教师反映记工作日志分散了工作精力。
本学期,我校围绕教育局工作部署要求,继续以全面、科学提高质量,以班级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推进有效德育、高效课堂两项工程建设。借力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减负增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将半学期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常规管理,突出质量重心
1.开展“五好班级”评比
我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博学小学“五好班级”评比活动,对学生卫生、安全、文明等方面进行监测,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说的习惯、写的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引领学生从被动行为内化为主动自觉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2.开展“XX好少年”评比
我校依据《XX习惯养成序列》,开展校班两级 “XX好少年”的评比。各班根据自己的班级愿景、年段特点和班级特色开展了以“花儿朵朵向太阳”、 “我是得星小能手”、 “我行我秀”等为主题的班级评比活动,建立了班级“XX好少年”评比栏。教师每天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优秀或有进步的学生,采取盖印章、粘贴小贴画等多种方式鼓励评价学生。每月根据学校月德育主题教育评选出班级“三爱”好少年、“三节”好少年、“艺术”好少年、“运动”好少年,将习惯培养序列化,分阶段达成目标。在班级推优评选的基础上,在期中和期末评选出校级“XX好少年”,从而树立学生典型,在校园中起到模范带头及榜样引领作用。
3.开展习惯监测
各班每月开展学生握笔姿势、书写姿势正确率、普通话普及率、课本完好率的班级自测,找准问题,明确改进措施。学校期中针对这四项习惯进到每个班调研,及时反馈、指导,增强了习惯监测的实效性。
4.制定并落实巡课、随机听课制度
教导处每天不定时巡课,主要检查教师是否在上课铃响到达上课地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规范;课堂教学组织是否有序等现象。巡课时认真做好观班记录,及时总结反馈。
随机听课由学校教导处落实,采用推门听课与适当提前告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检查性随机听课、指导性随机听课,掌握学校常态下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从中找出带有共性的现象和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
5.注重教师“四本”(备课本、工作手册、学困生辅导册、学生作业)的检查,把具体要求转化为教师日常行为
学校每月集中利用最后一周的时间,分别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工作手册中的记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与交流;同时,在一月之中不定时对以上四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年级的抽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管理落到实处。
6.进一步完善“三段六年”质量监测
加大质量调研力度,继续实施单元质量监测、月质量监测和考查学科质量抽查。关注三个方面,即质量合格率变化,使用实时数据评价;学困生转化,跟踪数据评价;教师异动,总评数据评价。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形成共识:考试学科在合格率、优秀率和均分上下工夫,并开学科在特长生培养上下工夫;二是建立班级质量对比数据库,完善质量绩效评价体系(同步进行视力与体质、兴趣与习惯的监测);三是加强毕业年级质量管理,强化毕业年级的调控,试行毕业年级的目标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学困生质量跟踪档案》,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进一步强化学困生质量跟踪,做到听课观班跟踪、常规检查跟踪、质量监测跟踪、课余补习跟踪。质量评价方式实行多元评价,综合考虑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平时成绩与监测成绩。教师教学质量实行交接班分段评估,加大教师提高质量的奖励力度,切实转变质量观念,确保质量稳中有升。
二、践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我校继续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和研究活动。各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采取分层研究,即我校在职教师继续深入研究,确定研究课例,采取集体备课——引路探究——完善建模——交流展示的方式,开展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性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改进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效率;而代课教师由于经验缺乏,教学时间短,让他们以学习我校高效课堂模式为主,多听课,尝试运用高效课堂模式。
1.上好“三种课”
第一是“推门课”。这种听课活动贯穿于本学期教学的始终,目的是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进行检查与指导。由学校行政及教研组长参加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议,反馈及时。对于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师,则采取“跟踪听课”,加以指导,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常规课质量。
第二是“课内比教学”校内节节课好赛课活动。赛课采用“说课——试讲-授课——评课”四个环节进行,由教导处制定活动方案,对全校教师进行动员,并结合区教育局下发的听课观班标准,重新制定了我校的《听课观班评课标准》,并组织老师们学习。授课教师要上交说课、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上交评课表,最后评选校内优秀课并予以公布和奖励。在本学期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 汪xx老师执教的《江上渔者》、孙xx老师执教的《嫦娥奔月》、叶xx老师执教的《奇妙的田螺》,刘怡老师执教的《年月日》等,都能按xx小学“快乐学习、灵动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等手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有所获。
集体评议时,由授课教师谈教后感言,再由听课教师,围绕“三个一”进行评议,即“展示一处亮点、发现一个问题、提出一点改进”。本学期我们特别注重了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度融合的研究,不断提升了课堂效率。
第三是校内“节节课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它是教师日常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要构建“集体备课,形成预案——上课实践,评议交流——再上课实践,再评议——再实践”的“一课三教”课例研究模式,形成了以“课”的循环往复的教研过程。本学期我校汪xx老师围绕学校“快乐博学、灵动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开展语文专题教学研究活动,她以《金色的草地》一课为例,率先一课三教,为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提供了范例。此节课将代表XX区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体育教师桂XX执教的一节《多种方式的合作跑》,也充分运用了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技能与多种形式的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此节课代表xx区荣获xx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数学学科也将开展丰富有效的专题模式研究活动,通过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改进各学科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抓实抓好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结合本组教学实际,确定研究主题,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活动时认真组织,有过程记载、有资料积累、有活动总结,做到制度化、日常化,至少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从以下两个方面内容进行:一是《大课》,同年组统一答案,统一设计进度安排(每一课时完成哪些题目);二是每单元、每课的教学方法研讨,如基本教学环节、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研讨、作业的设计等,把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促进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与教育云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教育云等优质资源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转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及运用,要求全校人人会动手操作。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纳入评价,将电子白板、教育云的运用纳入评价。开展空间运用课的研讨与观摩活动,在普及性培训与实践指导上下功夫,提高使用面,提高实效性。
三、加强“班课一体化”建设,深化“集体备班”工作
开学初,学校便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以《班级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为主题的校本培训,还组织全体班主任观看了班级文化建设ppt课件。在此基础上各班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各班以班级愿景、班级公约、班级名片、小干部岗位设置公示栏等形式,凝聚了班级活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民主管理意识;书法作品专栏、黑板报每月更换,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多种形式、不同风格的班级“xx好少年”评比栏、班级“书吧”建设图书角、班级提示语等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气息、优美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在班级文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习惯的引领。
一、理论教研室
根据上一学年理论教研室存在的问题,该教研室在体育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严格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教学常规的工作制度,树立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提高了工作的责任心,从备课到上课中的组织及指导,直到课后的辅导与作业都尽心尽力。教学中严格执行调课制度,始终保持教学工作的稳定,教学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在教研室活动中严格执行学期初制定的`教研室活动计划中安排的2次听评课内容,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本着发展的眼光,积极鼓励他们,对教学工作好的方面予以表扬与肯定,发现的问题善意的指出并加以指导,通过谈话从学校、学生发展的高度、从教师工作职责上,提出整改要求,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教研室成员听评课记录也完成的认真负责。在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同时,注重发挥每一个教师在不同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才能,形成了教学训练与科研两支队伍,他们在普遍抓好自各承担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在团队建设与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田径教研室
本学期田径教研室立足我校实际,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观念,充分调动了教研室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教研工作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学期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在认真完成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同时,每位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次,而且每次听完课后,主动与执教老师探讨,对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得失,共同促进,互相提高。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成熟的教学经验,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学特色;老教师向年轻教师探求新的教学理念,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形成了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三、大学体育教研室
本学年根据学校提出的教育教学目的,大学体育教研室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健全备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教学常规,观摩学习,及时进行教研探讨,并把学习到的教育新理念运用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有驾驭课堂的艺术,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用和制作课件,能够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本教研室进行了3次教研活动,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考试标准等进一步修订完善。对2位教师进行了听课学习,通过相互听课、评价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武术体操教研室
武术体操教研室在全面落实各级部门的各项任务及贯彻校、院各级文件精神,执行各项方案的同时,将狠抓教研室建设,我们在本年度中一切围绕“迎评促建”工作为中心,继续发挥教研室年轻实干的优势,大力发展学科建设。本学期教学改革的研究活动进行了三次,主要讨论:
1、体操的教学内容分配。
2、教法改革。
3、新开课的大纲、计划、教学形式、方法、手段和讨论。同时,全体教研室老师已进行听课2次,并有听课记录。已做好准备搞一次公开课,由李晓卿教师下周进行。
五、体育艺术教研室
本学年根据学校提出的教育教学目的,体育艺术教研室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目标,并能认真按原定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能够认真履行课前备课工作,认真研究讨论课堂教学及管理方法,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团体操编排、体育舞蹈编排的教研活动。同时,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教学情况直接影响到体育艺术教学质量的好坏,为了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本学期积极组织年轻教师及者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课后授课教师作了说课,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作了全面的评课,进行传帮带学习。教师们在亲身体验和面对面的直接学习中得到了启示和锻炼,这些很好的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球类教研室
在体育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其它职能部门的大力协作下,通过全体球类研室教师的努力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学期初制订的教研室工作计划,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全期教研室根据课部安排,对任课教师的教案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三次定期检查,另外还不定期地抽查二次,通过此举,有效地督促了全体教师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杜绝了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发生,保证了全院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本期要求全体教师严格按照教务处规定的书写的格式写作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案,通过体育学院检查,所有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均符合教务处规定和要求。教研室进行了3次教研活动,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考试标准等进一步修订完善。对2位教师进行了听课学习,通过相互听课、评价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