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作文三篇

王明刚

调查报告作文 篇1

  题目:‘蚌埠’城市名称的由来

  内容:①采访老人 ②看地图、查阅资料 ③实地拜访

  报告内容:

  一、采访

  我为了搞清楚‘蚌埠’这个城市的名称由来,专门采访了爷爷奶奶。

  奶奶听我这么一说,慢慢地闭上了双目,陷入了沉思。这时,爷爷打开了话匣子:“蚌埠,不就是河蚌变来得吗?”爷爷的话音未落,奶奶便扑哧一笑:“哈哈,不对,不对。”开始了故事式的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淮河边上有户姓吴的人家―――吴老爹和他的儿子吴孩。一天,他们出去打渔时,吴孩救下一只被鸬鹚啄住的河蚌。这只河蚌为了报答吴氏父子的救命之恩,便化身一位美丽的姑娘,与吴孩相亲相爱了。有一年,淮河发了大水,姑娘因帮渔民们打渔得罪了龙王,被龙王杀死。人们遵照姑娘的嘱托,将一颗美丽的珍珠放在坟头上,渔民们每次都顺着珍珠的光去打渔,回来时都在姑娘坟上添土,坟越来越大,成了一座小山,取名为‘蚌山’,再后来,蚌山周围兴建了城市,便叫做‘蚌埠’。”

  二、看地图、查阅资料。

  我花了6元钱,买了一张蚌埠地图。再地图上,我找到了中荣街,又找到了南山路,儿童公园里的一座山,就是奶奶所说的蚌山。山的南边,就是现在的科学宫大楼;山的东边,面向着现在的珠园,珠园的湖面上,竖立着一尊雕像――珍珠女,就是纪念奶奶讲的故事里所说的那位姑娘;山的北边,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淮河路;山的西边,是中山街,全市最好的南山宾馆和最好的小学――一实小,以及邮电大楼、移动城都座落在这条街上。

  三、实地拜访。

  我带着‘蚌埠’市的城市名是怎样由来的这个问题,顺着奶奶指点的方向,进行了一个个的实地拜访。11月10日下午放学后,我高兴地登上了儿童公园里那座山上的第一站,感受到了故事中的那所讲的气氛和氛围,此时,那河蚌姑娘就在我脚下,我不犹地一颤:后悔了,真不应该上山上去,而是应该买一束鲜花放在这里纪念这位好心的姑娘。我带着这沉重的心情,来到了第二站,在珍珠女雕像面前,默默地哀悼,眼前越发觉得这珍珠女美丽起来了。不是吗?你看,第三站的火车站广场上的塑像不正是珍珠女那飘动的舞带吗?那火车站站头造型,不正是珍珠女河蚌的外壳吗?在我来到第四站――淮和文化广场上时,那塑碑,那雕像,那石板上的文字不正是珍珠女在蚌山一带流动的记载吗?今天的淮和文化广场的建设,不正是对珍珠女最好的纪念吗?

调查报告作文 篇2

  自然课学习了“池塘群落”,可是池塘里的“居民”到底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很想了解一下。在“创造性队日”活动中,同学们在池塘里捞到了卿鱼、草鱼、泥鳅、黑鱼(乌鳗)和一些小虾子、螺娜、蚌等,回校后养在一只大玻璃鱼缸内。天天从池塘舀水来换水,又在水沟里捞红虫,拿来豆渣、麸皮喂它们。对这个“人工池塘群落”,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个多月,明白了不少事情。

  我们把小红虫投人水中,卿鱼特别喜爱,只见它小嘴巴一张一合,一会儿就把红虫子吞进去了。有时还看见它吃水草,它在草边轻轻摆动着尾巴,把草一点一点地啃下去,怪有意思的。老师说它还吃水中的微生物,我们把缸内的水取一滴在显微镜下观察,果然看见水中有些小东西在动,奇形怪状,我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麸皮、豆渣脚鱼也吃,可见它是杂食的。

  我们养的一条草鱼比卿鱼大一点儿,它光吃水草,没有见它吃过别的食物。有一次见到草鱼拉了一溜绿色的、颗粒状的粪便,慢慢沉到水底去了。没过多久,只见几只小虾子游过来,用它那带着“钳子”的“手”,把草鱼粪夹到嘴里去了。虾子也吃沉到水底的豆渣,还吃水中的微生物。

  黑鱼最凶狠,它游到哪里,哪里的鱼都很怕它。这样,我们就把它单独养到一个大瓶子里。数皮、豆渣它不吃,没法子,我们就在它的瓶子里放了五只虾。虾都伏在水底不动。第二天我们发现少了两只,水中又不见死虾,是黑鱼吃了。五天后,发现又少了一只虾,它大概不需要天天吃东西吧。

  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原来我们也以为是这样。但经过观察,证明这句话是不科学的,鱼是否吃别的鱼,不在于它的个子的大小而在于它属于哪一类的鱼。如果它是草食性的鱼,再大也不会吃别的鱼;如果它是肉食性的鱼类,再小也要吃鱼虾。至于虾子,并不是吃泥巴,只不过它生活在水的下层,贴近泥巴,而它的食物又多在泥巴表面或泥巴中,给人一种虾子吃泥巴的错觉。

  通过调查,我们还知道:在一个池塘里,水生植物用从水底泥土或水中吸取的养分,加上溶解在水里的二氧化碳,靠太阳光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来生产营养物质,使自己长大。

  水生植物的生长,为水中以植物为生的鱼、虾、螺、蚌等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些水生动物的生长又为一些食肉鱼类,如黑鱼、级鱼、鳝鱼等提供了食物。

  这些鱼类如果不受人为的破坏,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自然死亡。它们死后,遗骸在水中被细菌分解、腐烂,或被其他生物吃掉,变成粪便,又成了肥料,存在于水里或水底泥土中。这些肥料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池塘里的生物就是这样循环的。

  池塘里的生物群落就是这样互相依赖、共同生存的。人类如果打破了这个平衡,就应以另外的一种形式来补救,让它保持平衡。要不然,就会破坏大自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调查报告作文 篇3

  一、调查原因:

  目前,报纸上时常出现因行人车辆闯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伤亡惨重,令人触目惊心。于是,我便决定走上街头,调查一下他们闯红灯的情况。

  二、调查绿过:

  下午一点多,我拿着纸和笔,与几个同学一齐来到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十字路口进行调查。天气十分闷热,我们便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只见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突然一陈尖锐的刹车声音震动了我的耳膜,只见一辆电动车因闯红灯而不小心撞到了一位行人。这位驾驶电动车的阿姨连忙向那位行人赔不是,化解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我想,幸好这位阿姨及时刹车,化险为夷,否则又会造成一起交通危险还是很大的,我们应该好好遵守交通规则,防 止 发生交通事故。过了一会儿,我的目光又聚集在了一个行人身上。只见他肤色黝黑,眼珠是棕色的,头发扎成了一个马尾辫,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外国人。绿灯迅速跳转为红灯,他便呆在一旁静静等候,而他周围的行人呢,有的见是红灯,便像无视一样冲了过去,有的等了一会儿,便不耐烦了,趁着车与车之间的间隔,穿过了马路,有的见许多人都闯了红灯,便也跟着别人一起穿过了马路。只有少数几个人是与那个外国人一样,等候绿灯亮起才井然有序地穿过马路。可见,外国人民的确是比我们要讲文明,难怪他们会在自己国家的公共场所吏用中文字的告示牌呢。为了使文明之花开遍祖国,为了不再受外国人的嘲笑和侮辱,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向外国人民一样讲文明,懂礼貌呢?

  三、调查结果:

  短短15分钟,就有12辆汽车,2辆三轮车,1辆货车,2辆面包车,3辆摩托车,24辆自行车、电动车和41位行人闯红为了,总计85人次!而其中闯红灯人次最多的是自行车、电动车和行人就占了总人次的76.5%!我想他们闯红灯可能会有这几个原因:一是有些人抱有侥幸心理,以为随便创几次红灯不会有什么事。二是有些人缺乏交通知识,就不把交通规则放在眼里。三是有些人贪图方便,不愿意等候。四是有些人由于某种原因,急于赶时间。而且,即使他们闯了红灯,交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会对他们进行惩罚,便他们能更加无所顾忌地闯红灯了。

  四、调查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