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上讲台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实验原理:
1、新课改的要求——《语文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2、自主学习的意义——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因此我选择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素质教育的目的——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告诉我们,培养出一群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高分低能儿是不行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因此我决定在语文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训练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
4、学习“洋思”经验的心得与创新—— 学校号召我们学习江苏“洋思”的教学经验,而“洋思”的精髓所在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我决定由指挥官、xx的地位上退下来,将教鞭转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上课,自己评课,我则从旁辅助引导,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起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来。
三、实验步骤与实验方法:
步骤:
1、布置预习内容;2、学生毛遂自荐;3、课下辅导备课;
4、课上展开教学;5、师生交流心得;6、总结测评分数。
方法:
具体做法是每当要开一堂新课的时候,先布置预习内容,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充当下一堂课的小老师,先由学生通过读书和查阅手头资料进行充分思考,然后通过老师的指点,拟定最为恰当科学的备课教案,下一堂课就由这名小老师来给大家讲解,小老师讲授内容包括文化常识、作家作品、文章写作背景、领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检查大家预习情况等等。一般来说每位小老师在台上讲课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
等到该名小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走下讲台之后,老师组织大家用几分钟时间针对这名小老师的表现展开讨论和交流,总结他的20分钟课程讲授有哪些优点可以发扬借鉴,又有哪些问题出现,可供大家引以为戒,还可以让小老师本人谈谈站在讲台上当老师的感受和体会。
四、心得体会:
优点:
此项实验进行了两个月,优点和收获当然是很多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的“一言堂”模式;
2、 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多学生反映初中时一上语文课老师就滔滔不绝直讲到下课,非常枯燥乏味,而让身边的同学上台讲课的方式无疑会令大家精神一振,注意力集中;
3、 促使学生更主动的去阅读课文、查找手头的各种资料,认真完成预习任务、明确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更深入透彻的去了解教学内容。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为了能被老师选中自己担任小老师工作,他们都有了很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完成各项预习任务;
4、 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胆量、板书、普通话、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各项技能。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只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口才、书法、普通话等各项技能的训练都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上台讲课这种方式起到了快速全方位综合训练的作用;
5、 使学生设身处地的了解了老师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备课是多么不易,在自己辛辛苦苦备好一堂课后,如果面对的是乱哄哄的课堂,下面的同学根本不认真听,又是多么的令讲台上的自己寒心,根据观察我发觉,凡是上过台、当过小老师、亲身感受过这一切的学生,在以后的听课过程中都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因为他们了解了应当如何尊重他人的劳动。
缺点: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顺利扮演好小老师的角色,因此在试行这段时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笑话:
1、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有的小老师声音非常小(尤其是女同学),上台后眼睛不敢看下面,只顾低头说自己的,一直到讲完全部内容走下讲台了,后面的同学还不知道她都讲了些什么;
2、 “备课”还是“背课”?
有的小老师把“备课”理解成了“背课”,把要讲的内容统统背了下来,加上不善于组织语言,调动课堂气氛,结果出现了他在上面只顾死板背诵,下边学生大眼瞪小眼的情景;
3、 电影彩排现场:
有的小老师由于紧张,怕到了台上需要提问的时候没人举手会冷场,所以事先和与自己比较要好的同学串通好,上课准备问他什么问题,甚至有的小老师把自己会问什么问题附以标准答案写在纸条上,分发给周围同学,课堂简直变成了电影彩排现场;
4、 落荒而逃:
有的小老师由于太过紧张,明明已经准备的滚瓜烂熟的东西到了台上却怎么讲也讲不明白了,憋的脸红脖子粗,下面同学笑成一片,最后他再委屈的对我说:“老师,我讲不明白了,这个地方你来接着讲吧……”然后落荒而逃;
5、 白字先生:
更有甚者,有的小老师由于自身基础和素质太差,加上备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居然在黑板上写出了错别字,念课文念错读音,甚至把作家的名字或代表作品名记错,将重要知识点讲错,给同学们留下了错误的第一印象,也给老师的进一步讲授造成了一定难度。
正是因为有这样多的问题,造成的后果就是经常有小老师在台上讲了20多分钟,却没能把需要他讲授的知识点讲解明白,学生听得或是嘻嘻哈哈,或是昏昏欲睡,等他讲完了之后老师往往还不得不把重点内容再重新强调一遍,免得影响大部分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这样,无形中就耽误了双倍时间,难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五.讨论与思考:
此项实验进行到如今,似乎进入了瓶颈阶段,我不止一次的反复思考过:这种教学方式究竟应该继续坚持下去,还是应该趁着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就及时扭转过来呢?眼前出现的这些问题究竟能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解决掉?这种尝试究竟是否适合我们这些学生?它与我们的教学计划与步骤是否会发生冲突?是不是随着学生各项能力的逐步加强,学生讲课的效果也会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