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下午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些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感受。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愿意和一个开朗乐观的人在一起工作,还是愿意和一个整天唉声叹气、抱怨不断的人一起工作呢?毋庸置疑,大家都愿意和一个心态好的人在一起工作,因为你会受到感染,你的心情也会充满阳光,心情也会愉快起来。
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快乐工作,愉快生活。
一、我们为什么要快乐工作和生活
1、这首先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快乐工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俄国作家高尔基说过,“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是一种苦役。”无论工作是否满意,都要把工作作为一种乐趣,因为工作是我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一天中有大于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当班主任的有多于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那么“大于三分之一的快乐+三分之一的放松+三分之一的睡眠”构成你生命的每一天。如果这工作的三分之一的生命时间不快乐,那很显然你生命中多于三分之一的时间不快乐,这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快乐生活》。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工作中不失去热情,你会生活得很快乐。如果你在工作中毫无热情,得过且过,那除去睡觉休息的时间,我们生命中的大半时间都将变得索然无味。因此,快乐工作不仅仅是关系到工作质量的问题,还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虽然我们工作是为了生活,但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因为人生的价值可以在工作中得到体现,因为生活中的朋友可以在工作中结识,还因为我们的人生可以在工作的历练中得到成长、成熟。同时生活也是为了工作,在生活中我们才会发现我们需要什么,我们的需求通过工作得到满足,既然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如此密切,那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地工作,健康地生活呢?快乐的工作让我们开心地生活,幸福的生活提供给我们工作的动力和灵感,二者良性循环。
2、关系到家庭和谐。记得年轻的时候,我如果带着工作中的不愉快回家,哪怕是跟学生生气了,回家总是看到谁都不顺眼,往往还把气撒在女儿身上,对她的学习指导没有了耐心,看到孩子作业出了错,不是耐心讲解,而是上去先是一顿训斥,弄得一家人都不愉快。所以在家的时候,收起工作中的疲惫,收起工作中的不愉快,把微笑和快乐带回家。因为忧愁和快乐都是种子,是气氛的种子,你脸上挂着什么,就等于把什么带回给家人。如果我们自己心情愉悦,那么你的这种快乐会感染到你的家人你的孩子,就会容易创造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这种快乐有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自然也会养成阳光快乐的性格。
3、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健康。中央十台“健康之路”有一期节目中,一位老中医在节目中说,人体要保持跟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平衡关系,长期抱怨、不快乐容易打破这种平衡,就容易滋生肿瘤。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益,消极的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祖国医学中多有揭示人的精神活动与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怒伤肝,恐伤胃,思伤脾,忧伤肺”。
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表明,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够使人短命早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如忧虑,愤怒,抱怨,妒忌等,这些不良的情绪如果长期持续,就会使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久之则必然会引起疾病。相反,积极乐观的情绪能提高人的大脑和整个人的活力,使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助于发挥身体的潜在能力,使人精神充沛、身体健康,所以出现不良情绪应迅速改变,树立积极地心态,尽快消除不愉快的困扰,心胸宽阔,为人宽容,不怨天尤人。
二、我们应该如何快乐工作、愉快生活
1、懂得知足,心便快乐。在座的各位亲们,你是否常常抱怨早餐不够丰盛,自己的衣服不够漂亮,自己的房子不够大,我们总是不满于现状,会因为没有出生在达官贵人之家而埋怨父母,对孩子成绩不好而抱怨,对自己收入不高抱怨,如果有这些想法就表示你对自己的生活不满足,你当然就会不快乐。可是你知道吗?人生在世,有一种精神可以使你快乐起来,不再抱怨,那就是“知足”。古人云“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于不知足”讲的就是知足常乐的道理。
生活的真谛是什么?是快乐。快乐的源泉是什么?是知足。星云大师曾说“人生最大的收获是知足”。知足是一种智慧。因为懂得知足,我们会自觉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十四年前,我刚调入二中很不适应,回到家我总是抱怨这抱怨那,我母亲总是告诫我说,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儿,不付出就不会有回报,干什么工作不累呢?比起那些没有工作的人,人家还羡慕你们呢?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人要知足长乐才行啊,人家骑马咱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生就是几十年转瞬即逝,快乐过是一天,痛苦过也是一天,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情绪而改变,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过每一天呢?坚强乐观的母亲的话总是回响在我的耳边,让我醒悟,激励着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三、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
这句话其实是一本书的名字,一本讲改变的书。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健康出问题、亲人的离去、工作不顺心等等,当这个世界已经变得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你会怎么办?这本书用系统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并告诉了我们实用的改变方法——那就是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时,最起码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内心。当我们无法苛求周围的环境和他人必须符合自己的要求时,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不妨来点阿Q精神,寻找自我安慰。
我们既然选择了高中教师这个职业,那么它可能伴随我们每个人几乎一生的职业生涯,每天要愉快面对学生,快乐生活和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热爱是做好事情的前提,我们首先要接受自己是老师这个角色,也就是心理学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乐趣。试想一个心理不喜欢教学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学生面对教学时又怎么会有一种好的心理状态?又何来快乐?
2、学会原谅别人,特别是学会原谅学生。老师要经常在心里想一想学生终归是学生、是孩子。孩子犯错是正常的事情,我们的任务是预防学生犯错,学生犯了错帮助他们去改正,去成长。这样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就不会只是暴怒。现在的学生难管教,这是我们很多老师的切身体会,可是我们在天天面对学生时,如果无法和学生交流沟通,就难免会出现学生不尊重你,你拿学生没办法的状况。作为一种职业,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去真实去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把负面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冷静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3、学会休息。毛泽东有句名言“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一个会休息的人才会更好的工作。所以,无论我们多忙,都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抽出时间尝试户外锻炼,假期里带着孩子去旅行,既让孩子增加了见识,又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放松。每一次旅行,我都会更加热爱生活,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开学后就会更加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工作中。
4、创造充实、和睦的家庭生活。家庭是我们生活的重心,工作上尽职尽责,但是千万别忽略了家庭,如果在家冲突不断,家庭问题常常是引起我们老师心理压力大的很大原因。上班时带着这种烦恼,肯定是无法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结果只能是不快乐。家人的互相理解至关重要,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管好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在学校尽心尽力管好学生,千万别忽视了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分好工,在我们晚自习没时间的时候,让家人管好孩子,管好孩子也是一家人齐心协力的事情,光靠一个人也不行。
5、拥有乐观的心态。没有一个人愿意与整天哀声叹气、愁眉苦脸的人在一起,总是喜欢与开朗乐观的人在一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当学生有了积极阳光的态度,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好,我们老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拼搏的幸福。我们知道阳光向上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我们要培养学生这种学习状态。当一个学生长期快乐学习的时候,他就会形成阳光向上的心态,他会很享受这个过程,更会成为一个对他人友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成为栋梁之材。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今天与大家共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在座的各位老师中,年长的老师用青春与汗水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经验丰富,用谆谆教导与行动给我们领路、树立榜样。在座的年轻老师有精力、有热情、有上进心,是我们学校将来的栋梁、脊梁。作为二中的成员,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有过人之处。今天我想从以下方面与大家分享工作、学习及生活的感受。
一、调整心态,明确态度
影响人生的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人们的心态。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拥有什么样的状态。心态决定状态,而状态决定高度。
首先,要有热情、激情。将工作当成生活的一大部分,真正让自己以忘我的激情投入。有人说,做教育是一年热、两年温、三年凉,时间长了,就做不到了。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方面。
其次,明确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喜欢不断接受新事物,做到与时俱进。我的目标不是要比别人多优秀,因为这样有时太“功利”,反而让心态不平和。我是抱着挑战自己、挖掘自己潜力的心态,抓住每个机会,让自己成长,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潜能。我一直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把每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因此,我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竭尽全力来完成教学中的每件事。
再次,明确目标。只有想法而没有具体的目标,就会像大海中的航船,偏离方向,永远走不了多远。任何人都有累和不愿干的时候,韧劲儿和干劲儿来源于明确的目标。我的工作目标:在每个学期开始,简单梳理自己的思路,明确这学期的工作计划:知识方面哪些需要完善,教法方面哪个角度需要提升,规律方面哪些能够总结,微课老师所达的高度,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动态,高考命题人学术动态,历史教学网站新的动态等等,都给自己有个草稿规划。这些能够指引自己在紧张的日常教学中,还能额外的提升。明确的规划能让自己始终热情地参与工作,且突破一个,自己就有兴奋感。让自己始终有目标,在目标的实现中得到充实与收获,在重复的工作中获得愉悦感。
最后,学会调节心态。有时,心情也烦躁,也不是始终以高涨的热情投入每天的工作,这时要学会自我调节。总之,态度决定高度,心态决定行动,我争取让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理念指引行动,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让韧劲儿成为一种品格。
二、立足自身,完善自己
(一)第一步:角色定位,专业精神
将自己定位为“教书匠”,着眼的是日常一线的教学。自知做题多些、考场经验多些但是理论不足,还有就是没有宽广的视角,更没有史学大家及教材编写者高屋建瓴的见解。所以,我总以知道的太少,也就是东拼西凑将各种参考书、辅导书的知识、体系加以整合,充其量做得是“缝皮子”的活儿,做不到系统完备且高度深度的结合。因此在对教学工作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每天脚踏实地做好日常教学工作。
“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在教学中不想成为原来所说的教师形象:教学,教来教去,最后剩下一支笔、一本教材,其他什么都没有了。看书,看来看去,就只剩教材。我不想做这样的老师,想做在教学中做到“教与学”相长,知识广博且有深度、厚度,教法信手拈来的具有专业精神、精品化的老师。做到业务真正的“专业。”尽量以高站位、低姿态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与洞悉力,培养自己高瞻远瞩与未雨绸缪的专业精神。以“仰望星空”的姿态,通过各种途径朝着专业化和学识素养深厚的教育学者努力,真正授学生以“真渔”。
(二)第二步:落实行动,争取成效
1、专业学习:
(1)课前学:学课标、学教法、学名师、学网络。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而我想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教师先学好!做为有点儿教学经验的老师,我认为还是存在着与时俱进的问题(既有理念问题又有教学形式、方法),都需要不断充电更新和完善。例如:学科教育发展史和当前发展动向、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准确关系、老课标下的“教教材”与新课标下的“用教材教”之间关系、新老教材的衔接、四种版本教材知识的融会贯通等问题。
每到考试时,最常听到的话是“这个知识点我讲了、这个题目给学生看了,好像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可是高考90%以上的题目我们多没讲过,学生又如何来应对呢?怎样做到教学走在高考、考试的前面,不用习题牵着走、不是考后才对知识、能力进行查漏补缺的弥补,不做事后“诸葛亮”,而是在平时就将方法与思维渗透给学生呢?这是经常困扰教学的问题。因此,在课前就需要花费时间来完善、深化自己的教学。
学课标,有利于让自己科学定位知识的深度、高度与广度。学教法,能让自己努力做到“大道至简,深入浅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名师,学其教学思维、学其教学理念,例如: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还有个别老师的问题教学法等,都值得学习。学网络,各种教学网站、学术网站,可以适当关注,开拓视角、活化思维,让与时俱进的理念、思维在课堂上真正引领教学。
(2)课后思:思考日常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教学立意的高度与深度、知识处理的技巧与方法、学生知识能力的短板、 弱点,素质教学的思维延展与创新等,尽力做到有时间就查资料、有精力就要总结完善,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将深奥的题型转换为 “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技巧拨千斤”的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初中,我看过一则描述初高中学习的总结:初中的时候, 一节课教你和面, 回家作业和面;一节课教你擀皮,回家作业擀皮;直到教会你包饺子,考试就考包饺子。高中了,靠思维吃饭:一节课教会你包饺子,作业是回家蒸包子;考试的时候,考的是烙馅饼。所以考试表面考的是学生的能力,这背后不也是考老师的“智力”吗?
2、专业实践:再好的学习形式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出真知
(1)研究高考,指导日常教学
对每年的高考试题尽量作详尽地分析研究,有机会还要听高考分析会中专家或命题专家的剖析,最大限度把握高考方向,领悟试题承载的内涵。
学生的能力是逐渐培养的,学生的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延展思维还有学生的人文与学科素养,也是在三年一体化教学中逐渐渗透的。我觉得每位教师都应当自觉、自主地去体悟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让平时教学不与高考方向、形式脱节。可以将简单的高考题或有高考方向、活化思维的题、形式、材料、方法,渗透到平时教学中。做到“短期效应”和“长远目标”相结合,真正落实三年一体化教学。
(2)研究习题,落实日常教学
习题为教学检验的手段,也是高中学生知识的载体。研究名校试题对知识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它们多重基础性又不失灵活与前瞻性,对日常教学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日常教学时我尽力将这些习题做一遍,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理念、思维、方法,以此来指导日常教学。
三、带好团队,以身作则
作为高三备课组长,承担着学校历史学科的高考重任。我深知自己年轻,业务不精湛,经验也不丰富,但是责任却重大。如何在高考中让学校的历史学科脱颖而出?这要发挥团队精神,集全组智慧。
(一)以身作则,做好学科表率。
努力使自身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老师,在平时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用行动带动、影响全组的老师。
有时备某个难点问题时,怕思路“短路”,灵感消失,就会早来晚走。我还常在家中备课,边陪孩子做作业,边翻阅资料。我们家很少看电视,孩子学习,大人在旁边看书,一方面给孩子创设环境,另一方面用大人的读书来引导孩子对读书的重视。
我一般查阅四本资料才形成一个知识点的教案。有点儿疑问,尽量都要上网查询。备课本精益求精,先用蓝笔备课,再用红笔完善,有时要用黑笔来拓展与标注疑难。高三课程讲完,我会写出26本备课本。
(二)做好传、帮、带
培养年轻老师,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是组长的职责之一。因此,教研时尽量细致,从知识到结构、从点到面、网,有时细致如“抽丝剥茧”。
高三意识、高考理念,一般经历过高三才有感触。为了让组内老师少走弯路,就会时不时以高站位,长远性来引导、提醒,真正实现了起点高,成长快。我努力使教研组从“输血型”尽快向“造血型”转变,使学科教学更上一层楼。
(三)注重管理,增强自我约束力
再好的团队,也要有管理。管理不在严,而在于作为带头人,要用严谨、正气、踏实的精神引领大家,还要经常耐心提醒与提示,让组内每个人“忧患长鸣”,将好的行为内化成习惯。
四、研究学生,引领学生
教师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职责最多是“导演”,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教学的主体。如何将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关键。
因此,平时教学中,我都深入到学生中,课间和学生简单聊天、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课下通过作业进行交流,当然还有大家都在做的面批面改和无问题谈话。
我特别注意与学生交心,从生活、家庭入手,了解学生现状,有助于寻根探源、对症下药。总之要用各种形式走进学生,洞悉学生的心理,用耐心和爱心与学生建立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五、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工作是为了家庭生活,家庭是工作的动力之一。带着责任感将工作做好,同时也要取得家庭的支持。因此,我的信条是首先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生活中的小事、磕绊也时有发生,但我不会斤斤计较,尤其是与老人相处。生活习惯、看问题的角度都不相同,尽力去包容。
我总是较感恩我的父母和公婆,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在帮着带,所以总以感恩的心与大家相处。能做多少做多少,尽力两边都照顾。平时买居家用品,我都是买3套,自己的和两边老人都有。春夏秋冬的衣服、家电都惦记着买,目的就是想让老人生活得方便、开心。我性格比较豁达,一般不会往心里放什么生活琐事。在这种情况下,两边家庭比较和谐。
去年冬天,我家的事较多。孩子的爸爸生病5个多月,孩子高烧查不出原因,后来又住院一个月。我姥姥95岁,住了几次院、后来也去世了。家里快乱成一锅粥了,真有种身心具疲的感觉。公公来给看孩子,结果又出现了腰间盘突出,在衡水卧床一个月、且要时不时去医院治疗。白天和婆婆倒班看孩子和给大人看病,晚上自己在家照顾孩子。在这种情节况下,我也没有请假,课程也没给学生耽误。由于相处较好,家里的妯娌也分担不少,后来将公公接回老家,都是妯娌一家在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我平时管家较少,但是不管家,并不是心里没家。心总是想着两边的家庭成员,尽自己的力量协调关系,通过行动、通过言语让大家满意。因此,我有困难时,两边都尽全力帮忙,从未让我请过长假。
我的家庭中,夫妻双方都是教师,所以能够相互理解。我有理想主义倾向,什么事都追求完美,性格有时急躁。而我们家里的那位比较严禁细致,性格也相对柔和,有耐心。老公对家庭的付出很多,基本上工作、家庭人家全照顾到了,而自己就承担的很少,从心里也亏欠老公。陪伴孩子时间更少,因此总觉得亏欠孩子,孩子做作业时,不看电视,我查阅资料或者读书,孩子自己做作业。尽量营造与阅读、自主的氛围。有时也觉得未尽到妻子、母亲、女儿、媳妇的责任。在座的老师们中有好多也都是这样做的,有的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照顾家庭、孩子的时间更少,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们。可是职业、良心支配自己还得这样做。选择做教师,就要对得起多个家庭。
这就是我平时在日常教学中的简单做法,也是大家日常的一些做法。有的老师比我做得更多、更好,我会在平时好好学习,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谢谢大家的倾听!
各位领导、同事们:
下午好!
20XX年,刚来附中的时候,刘校长给我们几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男生,大学毕业了,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朋好友,那天,骄阳四射,汗水纵横,早已浸透了衣衫,男生带着3个大大的行李包下了火车,一手拎一个,还有一个拿不了,没有办法就寄存在火车站,徒步近3个小时来到单位,再折返一趟来提第三个包裹,于是,奋斗的日子在这里开始了……每想到这个故事,眼前就会浮现《圣经》中摩西率众人出埃及,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的画面,犹太人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而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神教从此初具规模,由此一个仅凭借着精神就能生存繁衍的民族带给世界意想不到的影响……
一个来到陌生城市的奋斗的男生,同样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在那里兢兢业业得开创了一片天地……从那个时候起,洋溢着自豪和兴奋的我来到了孩子们中间,带着几分羞涩和紧张,但在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很快摆脱了内心的恐慌,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着孩子们,我有太多的话语,太多的情怀,更有太多的希望,同样,处在孩子们中间,孩子们也对我也有太多的话语情怀和希望,在彼此的影响中我们都在成长……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语文教学中,总觉得,语文该是大语文,由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身体、良好心理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愉快地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潜移默化地把孩子带入人类的优秀精神文化中,使其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承载着文化和精神的语文,尤其是语文的教学恰好承担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精神的传承和重塑。学生刚上,第一次讲诗歌的时候,先讲了个诗歌小专题——《一条美丽的河流——中国古典诗歌的产生和发展脉络》,从诗歌的源头《诗经》到屈原的《楚辞》,再到汉末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再到唐诗气象、宋诗思想,还有后来的元明清时期家喻户晓的诗人和诗作。当然补充了大量的诗歌佳作,这些内容,我们很紧张的用了两节课才学完。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对学生小学诗歌背诵的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诗歌体系,初中时代与小学的不同就是思维的开启,让孩子尝试着去接触一个宏观的概念和轮廓,他们才能慢慢的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初有老师一点一滴的指导,一旦到了一定的阶段,学生们自己就会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框架了,这就是导学自主的一种形式吧。接下来接触到了具体的诗歌,学生就会自觉在这条河流上找到相应的点,这样学生的知识框架就一步一步的丰满。而对诗歌内容的学习需要启发,努力使学生的思想升华。
比如说:十三四岁的年龄,学生情窦初开,每一个少男少女心中都有一个钦羡的异性,懵懂感情开始了,所以,在讲爱情诗歌的时候从来不避讳爱的字眼,比如说讲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时候,除了讲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艺术手法之外,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爱的讨论——什么是爱?我们该怎么爱一个人?
一场“爱的教育”开始了,问学生三种情况哪个人更爱花?第一个人看见花儿开得漂亮,就把花掐下来,揣在怀里;第二个人爱花,花儿开了,就在花儿面前转了两圈欣赏了一会儿离开了;第三个人,看见花开,就默默的为这株花添了一抔土和浇了水。孩子们异口同声说第三种,这与李商隐的爱情观是一样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学生回答:付出。懂得了付出,就开始明白了爱。那么我们该怎么样爱一个人呢?我又问孩子们,你们希望你爱的人因为你的爱而越来越优秀还是因为你的爱他受到了烦扰而越来越遭呢?孩子们陷入了沉思。
我明白了,他们开始思考了,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爱的人越来越好呀,那么我们该怎么做?一个孩子说:我会帮助他。还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我们该共同努力,好好学习……纯真的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周记中,又一次跟我表明心迹:老师,您说得对,爱就是付出,想一想妈妈对我的爱,就是付出呀……孩子们的情感,懵懵懂懂的感情终于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对感情的美好向往,和对诗词句子的深刻体验,这些老师不用讲,孩子们将记忆终生。
这次的课程,对我而言,也是一次爱的洗礼,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别人比对我们的亲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多少年来,我们以为这割舍不断的亲情和血缘就是我们“不耐心”亲人的资本,就是亲人无条件的担待和原谅我们的由来,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时常对周围的陌生人还满面春风,对周围没有丝毫关系的路人还温和谦让,恰恰我们忘了对真正爱自己的亲人付出真心,流露真情。《孝经》中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背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原来,爱是一种能力,学会爱人更是一种智慧。
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关注,就是孩子的情绪能力!在初中阶段,孩子正值12—15岁,这个年龄是最容易使人陷入迷惘泥沼的一个人生阶段,很多的烦恼化成一种莫名的不安情绪袭扰着学生,他们心中有千千结无人解释,面对的是只知催促学习的父母,他们的心境坏极了,心中的郁积无处发泄,于是便寻找机会在学校捣乱、滋生是非。
在是非面前,孩子是有他自己的判断力的,只是被当时的情绪所左右,比如说,一个男同学看到同桌拿着一个新奇的笔,就想看一看,可是女孩子不让看,于是你争我抢,女孩子不小心打到男孩子的脸,男孩子一下急了,将笔狠狠的扔向外面,不巧碰到了灯管,灯管灭了。此时两个孩子都冷静下来了,他们都认识到自己错了,只是在当时情绪的左右下,才不顾一切后果!所以,关注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情绪支持和引导,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种比知识、技能更厉害的本事,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甚至能预测未来的成败。在班会上,我开展了“认识情绪”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控制自己的怒气、挫折和寂寞的情绪。几次课后,学生相互打闹、发生口角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这5种情绪能力是:
①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能觉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感情。
②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能恰当分析自己情感的起因,找到办法来处理自己恐惧、焦虑、愤怒和悲伤等情绪。
③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克服自满和迟疑,调动自己的情绪去达到某个目的,还能较持久地保持这种动力。
④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对他人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欣赏不同人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和感情。.
⑤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如说在期中考试来临之前,特别是我班成绩好的学生,压力比较大,脾气就变得比较暴躁,同时面对同学的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对别人不再理会他又比较敏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跟同学发一下脾气,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就向朋友大倒苦水,这就是周围的同学感到莫名其妙,同学相处也有点紧张,这更使他想发脾气。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不安情绪没有把控好,使孩子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教给孩子处理自己情绪的办法,这样就好多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和睦多了!
在孩子们身上看到的这些,我们说,他们还是个孩子,是呀,有时候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孩子?面对学生突发的事件,会不会因为事情的突然束手无策而着急?面对学生的几次三番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依然故我,没有丝毫的改正,会不会因此而气急败坏?女性又是比较容易情绪化的,作为一个女性带着班主任,有时候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带给了孩子们。
记得论语中一个故事,不迁怒不贰过。讲的是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密。”鲁哀公问:“你的弟子谁学?”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迁移到别人的身上,同样的错误也不会犯两次。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再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继承,传播我的理想了。”是呀,不迁怒不贰过是我们一生都在加强的修养。柔则生,顺则存,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无坚而不摧!在对待孩子情绪和自己的事情上,我们总是想到水,顺势而导!我们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很好,可能考上北大、清华或者国际学校,可是,如果他的“情绪能力”欠佳,那幸福宁静的美好生活还会与他有缘吗?我们会因为失去美好的东西哭泣,会因为得到满足而喜悦,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沮丧,还会因为受到羞辱而愤怒……
这些五彩缤纷的感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灵性和生机。正视情绪的存在,它们是我们拥有的感觉,是我们生命的动态能源。让它们在一个正常的渠道里,推动我们的人生正向发展。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营造好一个和谐积极的情绪氛围,我们和学生都得到了成长!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定要抓紧每一秒钟的时间来学习,时时把自己沉淀、倒空、归零。像诗人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执着的背影!在这样一所面向未来,面向全国将走向世界的名校里,老师能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基础的知识教育和现代的素质教育,还有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的成长和我们自身的成长,因为我们深刻的明白,只有我们的学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的取得成功和成为佼佼者,只有我们自己成为老师的典范,这才是我们学校培养人才巨大成功的见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