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调研报告汇编8篇

黄飞

农副产品调研报告1

  一、基本情况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73万亩左右,粮食播种面积170万亩,总产量56万吨,销售量287400吨,瓜菜播种面积5.3万亩,其中设施菜0.7万亩;总产量188642吨,其中设施菜28000吨,占瓜菜总产量14.8%;销售量135257吨。粮食作物中的玉米主要用做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绝大部分销往外地和当地饲料企业及养殖户。我县玉米总产量34.5万吨,65.1%为商品粮,基本为原粮,主要销往南方、山东等地,进入京津市场较少;小麦总产量21.5万吨,有29.6%为商品粮,主要在本市及各县销售,进入京津主要以少量面粉为主,如:石磨面粉产量小,销量在二三万斤,主要在过节以小包装方式进入市场;像蔬菜这种鲜品上市时间性强,地区间调运流动性大,主要以本县本市销售为主,销售京津市场微乎其微。

  二、协同京津发展思路、举措

  1、发展思路是研究京津市场需求,产品准入标准,建立完善的市场供求体系和一体化的质量监督体系,完善农副产品品牌,适度规模经营,走合作发展规模经营,形成与京津市场产业需求对接,打造好京津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2、措施:一是建立符合京津要求农产品检测体系;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实行标准化管理,建立品牌;四是多形式搞好土地流转,搞联合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竞争力;五是引导自愿成立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成与京津市场对接。六是引进人才和资金,发挥带头能人作用,没有能人带领,单靠农户分散力量无法与市场对接。七是政府提高重视,提供发展环境,给予资金扶持奖励。

  三、引进京津资金、技术、人才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议

  1、流通部门成立组织引进资金人才协同农副产品进入京津市场。

  2、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3、整合土地资源,适度规模流转土地,为投资人创造发展环境。

  4、实行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行制度。

农副产品调研报告2

  近期,受持续高温、雨情不断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针对部分蔬菜、瓜果以及肉、禽、蛋等农副产品价格容易出现波动的情况, 山东省夏津县物价局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汛期农副产品价格波动情况专题调研。

  一、近期市场价格运行情况

  从价格监测情况看,夏津县蔬菜价格明显上涨的品种多,下降的品种少,瓜果类价格基本稳定,鸡蛋价格回落,猪肉价格持平, 化肥价格呈现下降,市场价格总体比较平稳。

  蔬菜价格明显上涨的品种多,蔬菜价格下降的品种少。8月3日,夏津县物价局监测的集贸市场17种蔬菜中:8种蔬菜价格上涨,大白菜元/斤、油菜元/斤、黄瓜元/斤、土豆元/斤、芸豆4元/斤、蒜薹元/斤、韭菜元/斤、大葱元/斤,与上周相比分别上涨了50%、%、50%、%、%、%、114%、20%;7种蔬菜价格持平,白萝卜元/斤、红萝卜元/斤、茄子元/斤、西红柿1元/斤、卷心菜元/斤、大蒜元/斤、生姜元,与上周相比价格持平;2种蔬菜价格下降,芹菜元/斤、青辣椒元/斤,与上周相比分别下降了10%、%。部分蔬菜价格上涨原因分析:一是汛期以来蔬菜主产区均遭受了多日的强降雨和高温高湿天气,蔬菜生长、采摘、流通均受到较大影响,市场供应量减少,导致价格上涨。二是进入汛期,受天气影响,蔬菜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容易储藏,极易腐烂变质,导致成本增加,价格相应上涨。三是近期我国南部部分地区遭受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当地蔬菜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本地蔬菜向南方市场调运量增加,部分外地来鲁西北的蔬菜上市量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蔬菜价格上涨。

  瓜果类价格基本持平。8月3日,苹果元/斤,与上周的元/斤相比,降幅%;香蕉元/斤,与上周的元/斤相比,涨幅%;西瓜元/斤、梨元/斤,与上周相比价格持平。

  鸡蛋价格回落、猪肉价格持平。8月3日,鸡蛋价格元/斤,与上周的元/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鸡蛋价格下降的原因:一是近期阴雨天气较多,产地道路运输困难,外销量受限;二是前期鸡蛋养殖场利润相对稳定,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有所提高,蛋鸡的养殖数量增加,产蛋量增加;三是由于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价格下降,饲养成本减少,鸡蛋价格回落。猪肉精瘦肉价格11元/斤,五花肉价格10元/斤,与上周相比持平。

  部分化肥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夏津县部分化肥价格呈现下降趋势,8月3日,碳酸氢铵元/公斤,与上周的元/公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为10%;尿素元/公斤,与上周的元/公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为%;磷酸二铵元/公斤,与上周的元/公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为%;三元复合肥元/公斤,与上周的元/公斤相比,下降了元,降幅为%.化肥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目前处于用肥淡季,化肥销量低迷,很多经销商对目前的化肥市场并不看好,对进货也保持了观望态势,加之近期化肥价格呈下降的趋势,市场需求不旺,是直接导致化肥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受近期雨水较多影响,农田无法施肥导致购买量较少,造成市场供大于求。三是受化肥出口量减少影响,化肥生产企业产量和销售量下降,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产量过剩、产品积压的情况,致使化肥价格下降。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

  为防止部分居民生活用品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汛期出现异常波动,夏津县物价局结合县情实际,积极采取三项措施,保持汛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领导高度重视,强化价格监测工作。夏津县物价局高度重视汛期市场价格监测工作,成立了汛期价格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监测中心人员为成员,由分管副局长带队深入相关市场、站点开展价格监测工作。同时增加了价格监测频次,重点对粮油、肉禽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及农资产品市场价格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监管,及时掌握、发布市场价格信息,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加强市场价格巡查,维护良好价格秩序。重点对农贸市场、超市、药店、沿街铺面的群众生活必需品、农资产品以及部分抗洪抢险救灾物资等价格进行重点巡查,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及时提醒告诫经营者不得违法经营,严厉查处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畅通价格诉求渠道,及时受理价格举报。做到“12358”价格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并指定专人值守,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解答群众咨询,确保群众投诉举报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化解价格矛盾,切实维护群众正当合法权益,维护汛期市场价格稳定,促进防汛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农副产品调研报告3

  俄罗斯于20xx年6月3日在布拉维申斯克市举办远东地区农副产品的展览会.特约中国黑河市人民政府参加展览,借此次机会我们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同时与俄罗斯油厂成功对接.相互之间成功的讨论了当今市场动态以及市场行情.深入的研究下一步的打算.得到了俄方的高度重视,同时俄方非常积极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发展并且让我们及时的把产品样品及产品合格证一同拿到俄方进行检验,如果能达到俄方市场产品要求.马上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回国后现将此行结果向孙吴政府简单做了汇报.县政府领导也很重视.并且非常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更好更快的完成与俄方贸易对接.加快孙吴对外贸易配额工作.现将俄罗斯具体市场情况汇报如下.

  原料在俄罗斯哈巴与阿穆尔州两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占俄罗斯总产量的80%.但只占全国总需求量20—40%的市场份额.大豆质量低于我们国产大豆.主要因为每年霜期早导至大豆成熟度不够.青豆比例平均占20—30%之间.但也有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商品大豆用.粕率、油率分别是80%、16—17%之间与国产大豆基本持平.价格方面在俄罗斯布市和哈巴地区在每年新粮上市的9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期间是大豆价格最低时间.按去年新粮上市价格比较,10月份价格按人民币计算约0.9元/斤.那么到现在为止.因受市场和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大豆价格在不断的攀升.现价格按人民币约1.7元/斤.当时我们在现场做了一个价格计算.如果新粮

  上市在俄罗斯收购大豆按0.9元/斤计算.去掉海关及各项管理费用1000元/吨.运到国内进厂价格才到1.4元/斤.这样我们就有很大的空间可做.

  产品方面:外岸油厂生产产品主要是低温豆粕、蛋白约49%.高温豆粕、蛋白约43%.一级小包装食用油有1升装、2升装和5升装.同时还生产磷脂,产品主要销往西伯利亚、莫斯科、阿布干等地区.随着俄罗斯的养殖不断壮大.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现本国的产量已经供应不上需求量.在这次了解中,俄罗斯现需求豆粕的80%份额都得用进口作为补充.但现在因受各方面经济的影响.豆粕价格从20xx年1月份出厂价18500卢布/吨跌至5月份出厂价15000卢布/吨.折合人民币约4300元/吨和3500元/吨.随着进口的不断回暖豆粕价格逐步回升16000卢布/吨.约人民币3700元/吨.将来可能还有上涨空间.食用油价基本无大变化.保持人民币约12000元/吨左右(一级小包装).

  上述是这次此行了解的基本情况.请集团领导根据汇报材料做下一步工作安排.是否与俄方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摸底,请尽快给予回复.

  黑龙江联凯大豆加工有限公司

20xx年6月5日

农副产品调研报告4

  一、活动内容

  进入20xx年,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成为公众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广大居民当中,普遍关心的是物价上涨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更担心物价上涨会导致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滑。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涨价的行列,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更是精神上带来的负担。 “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那么,物价到底上涨到了什么程度?还会继续上涨吗?对居民造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物价上涨有何利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决定以“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主题展开活动研究。最后,我们会根据20xx年所取得的相关调查资料以及我们小组的活动成果,就有关农副产品物价上涨情况以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得出初步分析结论。

  二、调查资料

  (一)调查方向

  1、人们对农副产品物价上涨的反响

  2、这类物价上涨的原因猜析

  3、人们对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感想

  4、改善农副产品价格的有效举措

  (二)调查方法

  1、访问法:深入南大街乐购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人们对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感想等。

  2、文献法:上网查询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查询近几年的农副产品物价情况的资料,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了解物价上涨情况。

  3、问卷调查法:将想要了解的问题提炼出来,形成市场调查问卷,在访问之余,分发给相关人群,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三)调查问卷

  关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1、您的家庭住址是常州( )区

  2、你的平均月收入大约是( )元

  A、—1500B、1500-3000C、3000-5000D5000-

  3、你觉得现在物价上涨情况的情况如何?

  A、可以接受B、勉强接受C、完全不能接受D、没感觉

  4、在所有的物价中你认为哪种价格上涨的最快?

  A粮油肉等农副产品B家用电器类C鞋帽服饰类D烟酒等日用品

  5、在物价上涨大于工资上涨的情况下,你你不会选择一下哪样来减少支出?

  A减少旅游消费B减少服饰等消费

  C 减少农副产品消费D减少家用电器消费

  6、你对最近农副产品价格的变化了解多么?

  A多,经常观看这方面新闻B一般,仅仅通过日常生活有所接触

  C不多,对这方面没大注意D基本不了解

  7、你认为哪一类农副产品的价格变化最快?

  A粮油等农产品B肉蛋奶类产品

  C瓜果蔬菜类D面包等加工类副产品

  8、你认为影响常州市农副产品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B气候天气因素C全国物价水平的影响D人为炒所

  9、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你生活的质量有什么影响?

  A生活质量提高B无影响C生活质量有所降低 D生活质量下降较大

  10、目前情况下,你认为政府有必要对农副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吗?

  A很有必要B有必要C无所谓D没必要

  11、你觉得要改善农副产品价格,关键在于?

  A国家宏观调控B市场本身C经济水平D消费者E其他

  12、你对政府对于农副产品价格变化的重视度和调控措施满意吗?

  A很满意,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大量措施

  B基本满意,政府有所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C不满意,政府没有足够重视及采取措施

  D没有注意这些

  13、谈谈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对你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

  (一)居民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反响

  根据调查显示,一方面,居民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有八成以上居民认为物

  价上涨幅度大;对于广大的工薪阶层来说,只能算得上被迫勉强接受。而在经常

  观看有关这方面的新闻的人群中,有近六成居民表示物价上涨的范围在蔓延。这

  种情况说明:居民普遍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但另一方面,调查结果也表明:面对物价上涨,居民有所担心,但未慌乱。

  绝大多数居民对物价预期不表示慌乱。这首先是因为,这种物价上升的影响并未

  直接的便现在居民最担心实际收入的下降上,只是透过买卖关系的矛盾上升渗透

  到日常生活中,所以有恐慌心理的人数不多。当然这也依靠着广大百姓对这幅决

  策的信任和支持,不少人认为政府有必要对农副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更有进

  三成的人们觉得改善农副产品价格的关键就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从中不难看出

  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变化的重视度和调控措施让居民满意。

  (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关于该类物价上涨原因,众说纷纭,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百姓,大家

  都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都有自己的道理。总结一下,有如下原因:

  1、劳动力成本上升。去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民工荒”凸显了农民工用工

  成本上升的压力。随着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社保、公基金等福利待遇出现相应的

  上调。可以预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很有可能在全国形成一个大的趋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也就转移到相关产品价格中。

  2、产品成本上升。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可能推升国内粮食和部分食品的价格,增加短期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尽管南方地区才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区,但部分如白糖、茶叶、烟叶等农产品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种部分地区的气候灾害可能推升食品成本,增加短期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影响有限。

  3、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4、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5、经济过热是导致目前部分物价上涨的原因,就如众多生产商看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蜂拥而至,疯狂地生产这种商品,导致这种商品过剩,相关行业过热,产生一定的经济泡沫,而其他一些无人问津的商品生产,就会因产量下降,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使得物价飞涨。

  (三)此类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1、此类物价上涨对不同家庭带来的影响

  农副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生活必需品。无论家庭环境如何,都必须承担此类物价上涨的影响。但对于不同经济环境中的家庭,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是不同的。对于一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他们只需要把平时用来购买高档耐用品的费用略微减少就不会感受到这种压力,但对于还未实现真正小康的家庭来说,这种影响就比较明显。更别说以前就有生活危机的家庭了。所以,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是他们自身的生活品质有所降低。

  2、物价上涨对居民社会带来的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果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全面上涨,不仅影响到人民的生活,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百姓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社会就不会稳定,就会给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不稳定因素,这时国外一些敌对势力就会乘虚而入,给国家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党和政府必然会对通货膨胀问题高度重视。

  四、理性思考(建议)

  (一)由于市场自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所以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调控。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及时调整市场供应;从技术资金上为农民提供支持,鼓励其发展种养殖业,增加市场供给;做好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工作,确保为鲜活农产品提供绿色通道;另外,政府也要求物价、工商、农业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严肃查处扰乱市场、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稳定物价。

  (二)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特别是要在当前这一阶段要求各地政府加大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力度。

  (三)根本措施是已经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好、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样是改善农副产品价格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好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才会真正觉得过上市场幸福的日子了。也才会振奋精神,对政府满意,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五、调查总结

  这次的调查活动比较圆满的成功了,但在调查中,不难发现,不少家庭的确

  在这种物价上涨的环境中生活的十分辛苦。和所谓的全民小康似乎仍有不小的距离,但是有距离是正常的,那才是所有人努力的目标。总之,在物价上涨中,大家应该相信政府,政府也应该纵观全局,及时观察市场行情,出台为民的好措施,稳定此类物价上涨,创造出让人们满意的生活环境。

  人文xx院10中文1班

  徐xx

农副产品调研报告5

  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市主要农副产品种植意向、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我带领调研组对本市农产品成本调查户20xx年小麦、早、中、晚籼稻及棉花等五个品种的种植意向、生产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预测调查。总体情况看:种植意向方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长,棉花的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生产成本方面,小麦、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种植成本稳中有升。生产收益方面,小麦单产有所下降, 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单产稳中有增;小麦、中籼稻价格有所上升,早籼稻、晚籼稻、棉花价格小幅下降;水稻(早、中、晚籼稻)、棉花种植收益有所增加,小麦种植收益略有下降。

  一、主要农副产品种植意向

  受调查的62个农产品成本调查户,户均20xx年耕地面积为16.29亩,比20xx年增加0.28亩,增幅1.75%。20xx年户均总播种面积为26.22亩,比20xx年实际播种面积25.25亩增加0.97亩,增幅3.84%。

  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长。受调查的农户20xx年户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0.85亩,比20xx年播种面积18.95亩增加1.9 亩,增幅10.03%。其中,谷物类作物中,中籼稻户均播种面积10.25亩,与上年播种面积相比,增加0.17亩,增幅1.69%;小麦户均播种面积 6.52亩,与上年播种面积相比,增加0.85亩,增幅为14.99%。

  二是棉花的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受调查的农户20xx年户均播种面积为1.29亩,比20xx年的实际播种面积1.97亩减少0.68亩,减幅34.52%。

  二、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成本

  小麦、稻谷、棉花种植成本稳中有升。根据调查和预测数据,早、中、晚籼稻、小麦、棉花亩平总成本分别为971.16元、1007.09元、 1005.87元、695.10元、1965.0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分别为6.6%、3.54%、6.92%、5.39%、18.99%。

  影响成本变化主要因素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物质与服务费用略有下降。虽然今年我市农资市场价格总体稳中趋降,主要体现在化肥和燃料费用上有所下降,但因今年农业气候,赤霉病等病虫害偏重发生,预计农户农药开支较上年有所增加,增减相抵,早、中、晚籼稻、小麦、棉花的亩平物质与服务费用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0.44%、0.68%、 0.09%、2.17%、2.47%。

  二是人工成本进一步上升。今年我市劳动日工价拟由去年的55元上调为70元,增幅27.27%,在用工天数预测与去年相同的基础上,早、中、晚籼稻、小麦、棉花亩平人工成本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27.27%、19.53%、27.27%、28.46%、28.52%。人工成本的上升是推动种植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三是土地成本保持平稳。虽然我市土地流转率每年都在提高,但据调查,流转地租金标准却没有提高,其标准为每亩100-200元,与去年持平。据调查,今年的各项补贴政策仍会维持上年标准不变,因此,我们预测土地成本与上年持平。

  三、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收益

  (一)种植单产

  1、小麦单产有所下降。通过对农田实地调查,今年由于小麦生长后期出现了低温阴雨天气,部分小麦生长受到了积温不够、阳光不足的不利影响,在扬花灌浆期,恰逢长期阴雨天气,导致小麦赤霉病频发,千粒重下降,今年调查户小麦亩平单产在337.5公斤左右,同比减产3.78%。

  2、稻谷单产稳中有增。近年来,我市水稻生产一直受干旱困扰,而今年春季以来,雨水充沛,与去年相比,形势略好。但今后的气候变化不确定因素较多,产量无法准确预测,参照调查户历年单产水平,预计今年我市稻谷单产稳中有增,按亩平早籼稻单产585公斤、中籼稻625公斤、晚籼稻535公斤,将同比稳中增产,增幅为0.87%-1.08%。

  3、棉花单产稳中有增。由于棉花生产周期长,其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从正常年景看,我市皮棉产量一般在亩平70-80公斤之间,若今年风调雨顺,预计今年棉花亩平产量在76公斤左右,同比增产2.65%。

  (二)出售价格

  1、小麦价格有所上升。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仍然保持20xx年水平不变,据调查,我市的小麦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但从近几年来看,老百姓出售均价都未达到最低收购价水平, 预计今年小麦每50公斤售价111.5元,同比上涨2.47%。

  2、稻谷价格止涨持稳。中籼稻作为国家重要最低收购价格的粮食品种,近几年来,从价格走势看,其价格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今年国家已明确中等质量中籼稻最低收购价仍为每50公斤138元,而从近年农户实际出售价格情况看,因多种因素,价格始终无法执行到位。结合价格政策、国际粮价趋势、实际收购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预测每50公斤早籼稻135元,中籼稻136.5元,晚籼稻139元,同比早籼稻下跌0.51%、中籼稻上涨0.1%、晚籼稻下跌 0.56%。

  3、棉花价格小幅下降。从去年4月起,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面临着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从去年我市的收购价格水平看,棉籽价格基本在3元左右徘徊,按目前市场行情分析,全球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加之预计今年国家不会出台新的收购政策,按目前趋势分析,棉价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今年皮棉的收购价在每50公斤605元左右,同比下跌3.65%。

  (三)现金收益

  稻谷、棉花种植收益稳步增加、小麦种植收益略有下降。近几年国家不断提高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保障了农民粮食的销路,还实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粮食作物虽然收益不高,但其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小,总体风险小,因此提高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预计20xx年,我市水稻、棉花种植亩平产值增加。现金收益每亩早籼稻1069.01元,与去年相比,增长0.8%;中籼稻1108.89 元,与去年相比,增长3.43%;晚籼稻962.78元,与去年相比,增长0.85%;棉花748.77元, 与去年相比,增长1.75%。小麦种植亩平产值减少,现金收益每亩小麦380.89元,与去年相比,下降1.83%。

  四、工作建议

  1、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防治病虫害。今年水稻、棉花生产,总体上农业气候有利有弊,病虫害偏重发生趋势,为确保产量持稳增收,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和“减灾就是增产”理念,抢前抓早、统筹兼顾,农技部门要切实加强墒情、病情监测,强化技术服务与指导。

  2、推进综合开发,加速一体化建设。当前我市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手段比较落后,效率低下,农民靠种田致富困难。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路子,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

  3、落实惠农政策,调动生产积极性。要严格贯彻落实粮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各种种粮补贴政策,建议取消对粮种补贴的品种限制,扩大补贴范围,增加棉花等政策性补贴资金,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加强监测预警,减少农资流通环节。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价格监测,当农资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应及时实施紧急价格干预措施,维护农民利益。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减少农资流通环节,降低农资终端销售价格,减少农民投入,增加种植收益。

  5、做好收购工作,加大市场管理力度。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购销企业,要加强粮食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准确判断粮食市场行情及粮食价格走向,适时开展新粮收购工作。粮食收购期间,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粮食的`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宣传带动,鼓励农民直接到国有粮食收购部门售粮,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大开放、大发展时期。综治工作及维护社会稳定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乡镇维稳综治办的建设,对充分发挥乡镇维稳综治办的职能作用,推动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长期从事基层维稳综治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看法。

  一、乡镇维稳综治办的现状。

  (一)组织建设。乡镇都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兼任主任、相关成员2至3人为成员的维稳综治办,配备了专职副主任。专职副主任的级别高配为副科。

  (二)硬件建设。乡镇都设有维稳综治办办公室,大部分面积达到了120平方米;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办公桌椅、摩托车、电话等办公设施,基本实现“十有”标准。

  (三)经费保障。乡镇政府均能保障维稳综治办办公经费,基本上是实报实销。

  (四)工作开展情况。乡镇维稳综治办能够正常开展维稳综治的各项工作。

  二、乡镇维稳综治办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多数乡镇党政领导认为维稳综治办的工作就是在家整理档案、做做材料,将综治考评应付过去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维稳综治办在基层维稳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维稳综治办的建设和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二)维稳综治办“专职不专”。

  1、在现实工作中,党委副书记兼任维稳综治办主任,由于事情太多,无法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维稳综治工作;

  2、虽然维稳综治办人员配备齐全,并且专职副主任实行了副科高配,但是专职副主任是应该专职负责日常维稳综治工作的,而现实中的专职副主任大多是乡镇从现有的副科干部当中安排任职和兼职,本身对维稳综治工作不熟悉且有其他事务需做,无法做到真正落实维稳综治工作;

  3、现实维稳综治日常工作大部分乡镇均落实在司法所长身上,司法所是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司法所长本身有自己的职能、工作,无法将全部精力用于维稳综治工作。

  (三)硬件设施不硬。

  1、办公地点不硬。XX县的乡镇维稳综治办大多实行的是以司法所为依托的“三办合一”,办公点设在司法所,而司法所是司法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要求司法所独立办公,单独悬挂司法标牌,导致维稳综治办处于较为尴尬的境界;

  2、办公设施不硬。很多乡镇维稳综治办的电脑、打印机、交通设施等办公用品均为司法所的办公用品。

  (四)、经费保障没有真正到位。大多数乡镇维稳综治办的办公经费实行的是实报实销,没有列入乡镇年初财政预算,经费保障严重不足,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等维稳综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三、对基层维稳综治办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乡镇维稳综治办规范化建设是平安建设活动的一项内容,是加强综治和维稳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的具体表现。基层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居安思危,自觉增强忧患意识。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把乡镇维稳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使维稳综治办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大综治经费的投入。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基层维稳综治办建设的一个"瓶颈",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否则是难以奏效的。因此,基层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大综治经费的投入,舍得花钱买平安。切实促进维稳综治办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充分调动维稳综治干部的积极性。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基层党委、政府要对乡镇维稳综治办成员特别是专职副主任的定职及政治待遇问题高度重视,应明保证专职副主任确实专职,并确实落实专职副主任的副科级别,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根据基层乡镇分管政法综治工作的领导和综治办主任及成员工作的特殊性及所承担的责任,基层党委政府可采取灵活的办法,参照当地警察的津贴标准,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岗位补贴。

  我市学前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现有幼儿园273所(城镇幼儿园有174所,乡镇幼儿园有9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0所、民办幼儿园183所(教育局审核注册的有87所)。全市共有在园幼儿6583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32116人、民办幼儿园33718人,户籍没有入园的有5665人。学前幼儿入园率在自治区及全国水平来说比较高,幼儿园三年规划也走在了自治区前列。但从总体情况看,学前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前教育的资源总量、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水平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相适应。

  二是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市内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无论是幼儿园的规模和数量,还是结构和质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农牧区幼儿教育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很多地方适龄幼儿无法就近入园。

  三是监管体制还不规范。一方面政府部门没有形成合力。幼教工作牵动全社会方方面面,需要教育、规划、人事、发展改革、财政、公安等众多部门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幼儿园的管理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全市民办幼儿园183所,未注册就有96所。民办幼儿园仍存在十分明显的“保姆式”和“小学化”倾向。公办幼儿园实行按等级收费,民办幼儿园实行按成本收费,公办与民办的收费不统一,两者之间差距较大。

  四是经费投入不足。

  具体建议:20xx年XX市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用3年时间全面普及鄂尔多斯籍学生15年免费教育。我市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一座移民城市,人口大量涌入,这就更增加了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的紧迫性。

  一是全面落实《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157所幼儿园,中心市区应该实现学前教育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的规划建设目标,要把幼儿园建设与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工业园区、新区扩建等结合起来,要落实规划,建设精品幼儿园。农牧区在集中的苏木乡镇、乡村都要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幼儿园的规划与建设要有前瞻性。全市幼儿园布局一定要合理,形成“条件好、入园易、离家近”的良好状况。

  二是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政府牵头,由主要领导挂帅,建立土地、规划、发改、建设、教育、财政、人事、编委、民政、公安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在幼儿园的规划、选址、设计、投资、工程建设及建成后的人员安排、培训、教学质量等方面,形成一套合理的运转体制,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共同建设学前教育。

  三是加大学前教育的投资,形成多方投资的机制。首先是政府要安排经费,将公办幼儿园办园经费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学前教育的经费支持。其次是引进集团化办园的方法,把一些幼儿园租赁给有实力、品牌好的外地知名连锁幼教机构,让他们经营、管理。要推进名园集团化办学。名园要通过输出师资、管理文化等措施,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继续鼓励当地的企业私募基金投资幼教。民族幼儿园的建设,国家要给予更多的投资和补贴。

  四是逐步探索“托幼一体”工作。要在社区宣传早教工作,使0-5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接受培训,并在幼儿园设立0-3岁入园前保育阶段看护早教工作,逐步实施0-3岁早期教育。

  五是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要抓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和完善幼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规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渠道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网络,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严格完善并实施资格准入制度,高度重视幼儿园教师学历及专业达标工作,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杜绝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幼儿园教师。

  六是加强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倡导举办幼儿教育论坛,成立幼儿教育协会,为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和全市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沟通和交流,搭建一个组织平台。

农副产品调研报告6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立信用、兴品牌、强实业”发展进程,促进企业将争创名牌同打造区域品牌,树立永吉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我科于近期开展了商标(品牌)的专题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

  一、商标注册使用现状

  截至20xx年5月底,我县共有企业1230户,全县共有依法使用注册注册商标29件,连续3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8件,著名商标4件,知名商标3件,农副产品商标13件,现有商标印制企业2户。农副产品商标占依法使用注册商标的45,民营企业注册商标25件,占依法使用注册商标的86。

  二、发展农副产品商标取得的成效

  商标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标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商标的作用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认牌购物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同心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副产品商标,特别是带有绿色标志的证明商标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共同青睐,尤其是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实现产业化,扩大安全食品的生产与供应和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越发显露出它的地位和重要性。

  其一、农副产品商标直接为农民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商标是创造价值的工具,实践证明农副产品商标注册后,其经济价值普遍比未注册前提高了价值。

  其二、争创名牌商标,有效的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永吉县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种植面积大,而且稻米质量好,历史上是皇粮贡米,“永星牌”珍珠米和“万昌牌”绿色大米米质优良。但是95年以前,每年大米销量一直没有过一万吨。永吉县粮食部门通过与国内大米市场上的名牌产品比较发现,大米销量所以上不去,主要原因是永吉大米知名度不高,牌子不硬,所以从96年以来,十分注意采用先进技术,树立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永星牌”和“万昌牌”商标并改进了大米外包装,加大了宣传力度。自97年以来“永星牌”、“万昌牌”先后被评为吉林市知名商标和吉林省著名商标,并获“吉林省名牌产品”、“中国放心米”和绿色食品称号。目前“永星珍珠米”和“万昌牌绿色大米”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都设有直销网点,而且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以上各方面可见,农副产品商标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永吉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通过各级工商部门的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加大对农副产品商标的保护、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与支持,农副产品商标将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

  三、发展农副产品商标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永吉县农副产品商标发展情况看,无论从商标的数量、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缺乏对农副产品商标意义的认识。主要表现是社会各界对商标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认识不高,对利用商标战略开拓市场理念理解的不深,运用不好,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打快拳。二是,农副产品商标注册率低,使用率更低,商标使用不规范。三是,名牌商标少。现有农副产品商标中叫得响的品牌屈指可数,对品牌宣传的不及时,不到位。四是,使用农副产品商标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属于粗放经营,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产业发展链条不长。五是,商标保护能力不强,自身商标被侵权受损失不知道向谁投诉,不研究商标的运用,更谈不上利用商标战略开拓市场。六是,对名牌农副产品商标没有相应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商标的作用和重要性没有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解决的办法:

  一是,提高商标意识。首先是提高各级政府领导的认识,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商标对农副产品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腾飞的重要意义。其次,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这是农副产品商标发展的基础。二是,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名牌商标扶持力度和鼓励政策,运用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开拓市场。三是,召开商标战略发展研讨会,交流商标发展经验,共同谋求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四是,开展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宣传活动,发挥名牌效应,大张旗鼓的搞好商标品牌宣传活动。五是,对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跟踪保护,加强对注册商标的保护,增强农副产品商标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永吉农副产品商标的健康发展。

  当今的中国,已进入区域品牌时代,市场竞争已从企业级延伸到区域级,不仅企业竞争需要品牌,区域竞争也需要品牌。品牌战略不是权宜之计,要想实现“质量立县、品牌兴业”及振兴传统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全省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就必须从战略角度考虑,大力实施品牌振兴战略,努力构筑永吉产业品牌体系,立足长远,制订目标,超越常规、加速发展,从而不断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跃式大提升。

农副产品调研报告7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乡镇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竹、木、茶、果、菜、粮食、笋、食用菌等农副产品加工带动就业,提高经济效益,农民增收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于是,我将本市乡镇企业定为本次调查的主体。因为恰逢春节,工作人员大都不在岗,所以,我以查阅文件为主。主要的参考文件有:《南平市企业总录》、《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

  概况——南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市,农副产品出售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农副产品是乡镇企业加工的重要原料,乡镇企业通过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有效解决了农副产品难卖的问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企业发展,保持财政增收。同时,乡镇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安置了大批国企下岗职工,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小城镇成为周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一、乡镇农副产品加工业概况

  南平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潜力巨大,现有耕地328亩,产粮216万吨,林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省1/3),竹林面积476万亩(省2/5),辖区建瓯市,顺昌县被誉为“中国十大竹子之乡”。南平市所辖地域自古享有“茶都”美誉,现有茶叶种植面积45万亩,所产武夷岩茶、建瓯北苑闻名天下。辖区内盛产水果,种植面积达80万亩,其中柑桔42万亩、梨2.5万亩、桃4万亩、奈13万亩、杨梅5万亩等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和引导下,乳牛业、食用菌业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长富、大乘是国家学生奶重点企业。目前全市已获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共34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9家,占全省总数的20%。 近几年来,南平市乡镇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现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900多家,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1081家,年产值300万元以上388家,500万元以上151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安置就业人员16万人以上,年产值超4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占工业总产值的18%,农民收入30%来自农副产品加工。

  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按加工原料划分为五大类。

  一类是笋加工企业。目前,全市有270多家,年产值约4.2亿元。主要产品有无味笋片、笋块、调味金丝笋、腌制笋、小径竹笋等。产品90%出口。年产值上500万元的企业有13家,完成产值1.1亿元,占笋加工企业产值的26%,大的企业有建瓯颖食物产公司、邵武和健食品公司、建瓯明良食品公司、松溪亚达食品公司等。

  二类是木加工企业。目前,全市有木类加工企业1300多家,年产值8亿元。主要产品有胶合板系列、装饰板、细木工板、纤维板、脱脂松木产品、木工艺品、家俱、精细化工、活性炭等。年产值上500万元企业有35家,完成产值2.8亿元,占木加工企业产值的35%,大的企业有南平大展集团公司、南平松鹤板业公司、建瓯万木林木业集团等。

  三类是竹加工企业。目前,全市有竹加工企业1500多家,年产值约10亿元。主要产品有竹凉席、竹地板、竹工艺品、竹筷等。年产值上500万元的企业有22家,完成产值2.1亿元,占竹加工企业产值的21%,大企业有南平延发竹木公司、建阳三禾木业工艺厂等。 四类是茶业加工企业。目前,全市有茶业加工企业360多家,年产值约5亿元,主要产品有红茶、绿茶、乌龙茶、武夷岩茶、白茶、珠茶、功夫茶、茉莉花茶等。年产值上500

  万元企业16家,完成产值1.2亿元,占茶叶加工企业产值的24%,大的企业有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永生岩茶厂、建瓯市茗苑茶叶公司等。

  五类是粮食、菜、食用菌、乳制品、烤鳗等加工企业。年产值上500万元企业有55家,完成产值6.8亿元,占该类企业产值的56%。大的企业有长富集团、南平红曲厂、南平昌宝丰冷冻食品公司等。

  三、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1、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区域特色初步形成。20xx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形成区域特色的生产布局,各地涌现出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专业乡、专业村,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由众多农副产品加工业组成的特色块状经济格局。如:建瓯的茶业加工、笋竹制品、锥粟加工,延平的养猪业、奶业,邵武的烟业,光泽的肉鸡加工,武夷山的旅游业,浦城的米业,建阳的鸭业和药业,顺昌的果业,政和、松溪的菌菜业等,都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特别是乡镇企业植根于农村,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正在成为乡镇企业的优势产品,并成为乡镇企业产业调整的方向和新的增长点。

  2、规模企业大批涌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反过来又刺激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规模上有了进一步的壮大。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据统计,全市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共共3900家,年产值上百万元的就有1081家,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有151家,就业人员达16万人,年实现产值约40亿元,利润1.4亿元,上交税金1.3亿元。长富集团、圣农实业、万木林木业、一春畜牧等优势企业,不仅规模大,效益好,而且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生力军。农副产品加工出口还带来了大量外汇收入。20xx年出口产值约7万元。如政和白茶占领香港市场80%以上,清小笋罐头90%以上出口。

  3、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日趋紧密,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许多地方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通过公司(企业)+农户,契约+服务,服务+农户,科工贸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长富集团采用“公司+牧场+农户”模式,带动闽北地区奶牛业的大发展,侦办仅五年,就形成了总资产7.2亿元,奶牛存栏33626头,日产乳制品270万吨的规模。同时,长富集团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了乳品加工,奶牛饲养、牧草种植、产品运输、销售业的共同发展,解决或带动城镇下岗职工及农村富余劳力15000多人就业,带动100多农户建设现代牧场34个,安置劳动力20xx人,年人均收入12000元;带动种植牧草农户4500个,户均年增收6000多元;带动销售网点6000多个,安排就业人员8000多人,此处还带动了饲料加工、包装材料、运输业的同步发展。

  发展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较快,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副产品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不相适应,有些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加工总量不足,精深加工程度低;技术装备落后,企业规模较小;利益机制欠完善,产销脱节;管理体制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有:

  1、一方面农民农副产品卖难,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优秀专用“原”材料短缺。

  2、因主要使用农村工人,造成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低下,农民组织化程度弱,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3、企业技术工艺、装备水平急需更新和提高。一方面长期以来,存在重田间生产轻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的问题;另一方面原始积累资金甚少,造成加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4、标准化水平低影响海外

  市场的开拓。

  5、流通环节不灵活。

  6、品牌意识薄弱。这些都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思路和设想

  经调研,我认为南平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有的企业还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但绝大多数小企业急需通过调整、整合,以求提高。今后,应围绕农业结构作战略性调整,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扩大农民就业与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能力,大力推进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深加工转变,加快农副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农副产品调研报告8

  有牌子才能闯市场,有市场才能赚到钱。如今,品牌农产品已成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

  __市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市。在全市106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20__年全市农业生产总额3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5%。粮食、水产、禽蛋、花木等产品在全国颇有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我市的商标发展缓慢。据调查,1979年前,我市注册商标屈指可数。其中农副产品商标为“零”。到了20__年,全市商标发展步伐加快,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逐渐显现市场。什么“天绿华”蔬菜、“宝康”大米等,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截至20__年底,全市已拥有农副产品注册商标51件,其中,省著名商标1件,扬州知名商标2件。

  一、当前品牌农产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品牌意识还不强,注册商标和使用量较低。__素有“鱼米之乡”、“花木之乡”之称。农产品资源丰富、覆盖面广、数量多。而现有农产品注册商标还不足全市注册商标总数的五分之一。一是不少产品尚未使用包装和商标,无法直接进入批发市场和超市。如武坚的大闸蟹、罗氏沼虾、谢桥的蔬菜,附加值低,无竞争力;二是部分有自己的商标未能正常使用,如小纪的“天碧春”蔬菜、吴桥的“鹅颈卜”萝卜等;三是有了较高知名度商标的产品,但停留在本地市场,并未发挥其知名度和美誉,亟等开拓大市场,如“农庄主”秧草、“宝康”大米等。

  2、生产批量小,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目前,我市农产品生产经营呈现多、散、小等特点,规模经营的极少,大部分仍处于作坊式加工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受产量和市场限制,没有形成现代规模,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3、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当前,全市农产品加工还以鲜活“原料”产品和粗加工为主,加工链不长,大多产品无检测设备,无专职研发机构和技术人员,操作流程不规范,距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等标准尚有一定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建品牌的进程。

  4、广告宣传力度不大,公众认知程度不高。农产品企业由于受本身实力的影响,加上经营理念落后,怜惜投入,缺乏宣传,至今仍是“躲在深闺人未识”。如:嘶马拉豆腐、羊肉、武坚“莲湘”蔬菜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农产品,因缺少挖掘宣传,与消费者不识无缘、市场占有率极低。

  二、加快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对策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需要建立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努力打响“__”品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1、注重商标宣传,增强品牌培育意识。充分运用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和生动活泼的实例,广泛宣传和推广普及商标注册的有关知识;调动创牌积极性,加强企业商标联络员的业务培育,指导帮助企业设计、申办和使用好注册商标,用品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加大推进力度,建立创牌激励机制。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带动,业主自主”的工作模式,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农副产品创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牌发展规划,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把创牌工作纳入各镇和相关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加大品牌农业和政策支持,在人、财、物上,对特色农业生产企业和大户实行重点扶持,对获得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一次性的奖励。对具有发展前途的农业品牌要给予信息、技术、人才及信贷支持和倾斜。

  3、发掘特色资源,推进“品牌兴农”战略。一是着力“选牌”。选择一批生产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郁、生产规模较大,有发展前景的农副产品,进行商标申请注册,让一批名声响、信誉好、品质高、特色浓的农副产品商标脱颖而出,实现农产品资源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转化;二是举力“树牌”。选择一些发展潜力明显、生产数量较大的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突出水产、养殖、花木、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的产业链建设,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优势农产品品牌群。对“邵伯龙虾”、“嘶马拉豆腐”等一批名声较响的地方品牌,由各级政府牵头,进行商标注册策划,通过独特大比武、会萃大展览、专家大评点等形式,进行名牌夺选,然后通过媒体扩大对外宣传,树立品牌形象。三是全力“创牌”。品牌形成后,必须特别注意品牌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根据品牌的特色和地理优势,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使品牌与商标联姻,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培育大产品、创出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