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掌握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情况,近期,市委办组织文秘人员赴农委蔬菜办及大村、长虹、赛力等蔬菜基地进行了调研,并组织部分蔬菜生产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加快推进我市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有效缓解我市蔬菜供应不足现状,切实解决群众“买菜贵”的难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蔬菜配套专项奖扶资金从xx年的50万元提高到今年的100万元,并计划三年新增各类保障性蔬菜基地3000亩,其中今年新增保障性蔬菜基地1000亩,改造老基地200亩。从调研情况看,今年以来我市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推进速度较快。全年1200亩任务已落实到相关乡镇街道,新建基地全部完成了土地流转,明确了投资主体,部分基地建设已完成大半。二是建设标准较高。全市1200亩基地,设施蔬菜基地占一半,其中复式二代棚占比达10%以上,河沥、西津、竹峰部分基地建设了现代化智能育种、育秧大棚。三是推进合力较强。初步形成了由市“菜篮子”办牵头,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投资主体,相关乡镇街道和村积极配合的推进合力。
二、存在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市蔬菜基地发展在生产、流通、保障等环节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入大。以设施大棚为例,新建1亩标准化普通钢架跨度棚(含农膜)需要1.5万元,复式二代棚需要4万元,而建设拥有自动化喷淋、温控及物联网监控系统的现代化智能蔬菜大棚则需要几十万元。一个基地以100亩的规模来计算,就需一次性投资几百万元。加上农用物资化肥、农膜、农药逐年涨价,若再购买机械,兴建水利、道路、冷库等配套设施,则需要更大的投入,对于一般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来说难以承受。
二是用工难。蔬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和精耕细作型产业,用工是关键。目前我市农村多为年老体弱者留守,青壮年基本在外务工,可用劳动力较少。留守劳动力工资虽较低但因文化层次不高,技术难掌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一般青壮劳力工资高达80—100元每天,遇农忙时节价格更高,甚至出现无人可请的局面。同时,懂技术、有经验的'农技人员严重匮乏,导致在品种布局、茬口安排、育苗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都存在问题。
三是用地难。蔬菜规模化种植用地难,一方面,我市属典型山区县市,田地面积较少,适宜蔬菜生产的连片土地更少,且蔬菜种植最怕水患,而我市连片耕地基本都在沿河地带;另一方面,由于蔬菜种植投入较大,回报需时长,龙头企业和大户希望土地流转时间长,但部分农民惜地思想较重,不愿长时间流转。此外,各蔬菜基地建设中,除种植区外,保鲜库、晒场、农机具库房等附属设施需建设用地指标难获取情况普遍存在,亟待解决。
四是销售难。我市蔬菜市场建设滞后,无一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市区大华、中心市场、河沥桥东、桥西农贸市场摊位资源紧张,费用较高,且均未设立保障性蔬菜基地直供摊位。目前蔬菜基地蔬菜销售主要有两种:一是菜贩子上门收购,二是大华市场外夜市批发(必须于每日6:30前撤出,否则只有贱卖)。据了解,我市蔬菜基地蔬菜流通环节大体为:菜农——批发商——二次批发商——菜贩(零售商)等三到四个环节,销售难不仅挫伤了菜农生产积极性,也推高了市场蔬菜价格。
五是风险大。蔬菜种植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大,抗灾能力弱,尤其是大风、大雪、冰雹等恶劣天气和水患影响更大,露地蔬菜更甚,而与之对应的,农业保险对蔬菜种植目前仍然缺位,菜农收益难以保障。与此同时,各基地由于缺乏有效对接和统筹安排,蔬菜种植的品种、时间茬口往往重合,蔬菜生产经常出现区域性、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导致“菜贱伤农”。
三、对策建议
“菜篮子”工程事关民生,群众关注,鉴于我市基地面积缺口较大、建设任务较重、时间周期较长,建议市委、市政府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职能单位和乡镇街道参加的领导组,统筹抓好 “篮菜子”规划布局、协调推进、项目整合等;二是制定“菜篮子”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菜篮子”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科技服务、政策保险等各个环节的奖补政策,引导“菜篮子”有序健康发展;三是加强目标考核,形成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具体建议如下:
1、关于基地建设奖补。目前,我市对新增集中连片100亩的露地蔬菜,奖励500元(民生400元+产业化100元),对新增集中连片100亩的钢架大棚基地(含复式二代棚和智能化大棚),奖励3000-4000元。露地蔬菜和普通钢架大棚奖励标准较周边不低,但考虑我市耕地现状和政策的引导作用,建议不提奖励标准,适当降低门槛,集中连片100亩降为50亩,对复式二代棚和智能化大棚,奖励标准适当提高到5000元和10000元,并设单户上限封顶。
2、关于资金扶持。①加强项目整合,将连片蔬菜基地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整合涉农尤其是小流域治理、高标准农田治理等项目资金,加强对连片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②加大融资支持,建立蔬菜基地建设贷款担保和贴息机制,引导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蔬菜基地建设。
3、关于用地支持。①借鉴铜陵做法,按每亩给予乡(镇、街道)村500元工作经费,调动乡村积极性,促进土地有序流转。②积极探索蔬菜基地建设与农村土地复垦耕作层复耕项目相结合,实现复耕土地高效利用、蔬菜连片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多赢。③调剂解决蔬菜基地保鲜库、晒场、农机具库房等附属设施建设用地指标问题。
4、关于用工问题。①加强宣传、引导、培训,鼓励农民就近转移为农业产业工人。②借鉴我市企业用工相关扶持政策,在外来“务农工”子女入学、户口、住房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对外引进农业产业工人。
5、关于生产指导。①编制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实现错位发展。②由“菜篮子”办牵头成立蔬菜产业行业协会,统筹协调指导全市蔬菜生产,加强产销动态监测与预警分析,适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科学引导生产经营活动。③加强蔬菜科技队伍建设,完善市、乡和基地村三级蔬菜技术服务体系,建立蔬菜生产技术人员与基地的对接帮扶制度,提高蔬菜服务能力及指导到位率。
6、关于销售流通。①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尽快规划建设一座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新建改造步伐,在农贸市场设置基地直销区域、直销摊位。②鼓励蔬菜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在城区建立配送中心和社区直销店,对在城区建店的,给予一次性奖励或房租补贴。③鼓励蔬菜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面向宁国城区市场,借鉴和县做法,对年销售市区生鲜蔬菜达一定规模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7、关于蔬菜保险。建议将蔬菜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大范畴统筹考虑,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与相关保险公司协调开展蔬菜生产农业保险试点,降低蔬菜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