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孩“懂事”的调查报告

刘莉莉

关于小孩“懂事”的调查报告

  “懂事未必就是压抑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一定要引导孩子懂社会规则,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直言,现在“听话文化”确实存在,坚决要求孩子顺从是违背孩子天性的。

  最近,一篇题为《懂事的孩子,最可怜》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传,文中写道,“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认真完成任务,遵守规则,用完美的表现来争取糖……懂事的孩子,总是乖得让人心疼。”在传统眼光看来,孩子懂事是很大的优点,但很多被贴上“懂事”标签的孩子长大后并不快乐。对于“懂事”,人们到底怎么看?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关于“懂事”的调查显示, 65.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从小就是那个“懂事”的孩子。仅19.1%的受访者认为懂事的孩子比“熊孩子”更快乐。55.9%的受访者直言,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只为自己省心,压抑了孩子天性。

  受访者中,00后占0.5%,90后占18.3%,80后占54.3%,70后占19.3%,60后占6.2%,50后占1.1%。

  65.3%受访者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懂事”的孩子

  调查中,有65.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从小就是那个“懂事”的孩子。18.5%的受访者认为不是。16.3%的受访者感到很难判断自己是不是。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80后女孩张慧(化名),从小到大都是别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学习好、听话、从不跟父母要这要那。但她现在回想起童年,最大的感受只有一个——压抑。

  出门逛街,从不跟父母要玩具;看到好吃的零食,忍住口水假装不想吃;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也要主动让着人家……“我现在回想起来,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爱吃零食、不爱玩玩具?这要多么努力抑制内心的渴望,才能做到!”想起小时候,张慧只觉得辛酸、痛苦,恨不得“穿越”回去,抱一抱那个小小的自己。

  今年30岁的刘思宇(化名),电脑里一直收藏着一个视频。内容是“美国小女孩的生日惊喜”:她妈妈送她一个装满迪士尼周边物品和零食的盒子,然后告诉她“今天我们就去迪士尼”!

  “一心向往迪士尼的小女孩喜极而泣,而我每看一遍就会跟着哭一遍。”刘思宇说,小时候,大人总喜欢给她各种承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也慢慢习惯了承诺会被大人忘却,接受了自己生来就“不值得被宠爱”的“现实”。

  刘思宇常常羡慕那些所谓的“熊孩子”。 她觉得“熊孩子”才是快乐的,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想方设法拿到,从不压抑情感,长大以后往往也是敢于追求梦想的一群人。

  到底是“懂事的孩子”快乐还是“熊孩子”快乐?调查中,有43.8%的受访者认为熊孩子更快乐,而认为懂事的孩子更快乐的仅占19.1%。23.1%的受访者认为都快乐。2.4%的受访者表示都不快乐。11.8%的受访者认为得看情况。

  张慧有时候会想,如果回到小时候,自己还要不要这么“懂事”。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孩子,有着最本真的`天性,能够自由地成长”。

  66.3%受访者眼中“懂事”就是善解人意体谅大人

  进一步交叉分析发现,自认为“懂事”的受访者中,认为“懂事的孩子更快乐”的比例为24.2%,高于自认为“不懂事”的受访者的选择比例(11.4%)。可见,还是会有一部分“懂事”的人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感。

  “说实话,小时候有很多想吃的东西没吃到,想玩的没玩到,我也觉得有点可惜。不过相比之下,我更珍惜现在身边众多的朋友,愿意听到别人的赞赏。”在上海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的周谧,并不认同懂事的孩子就不快乐,“至少从我懂事以来,都还很快乐。至于小时候有什么东西没得到,我都想不起来了。人毕竟不是只活10岁,过把瘾就离开。”

  让周谧特别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家总把“懂事”和“隐忍”“怯懦”这些概念划上等号。“似乎这个世界上除了‘熊孩子’,剩下的都是压抑又克制的童年。”他认为,这实在是对“懂事”一词的偏见,“这对很多有教养并且开朗乐观懂得表达自己的小孩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他认为,“熊孩子”才更快乐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懂事也好,熊也好,跟是否快乐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你内心的真实感受被你藏到哪里去了。”

  调查发现,懂事仍是大多数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期待。7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懂事的孩子,13.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仅8.2%的受访者不喜欢。

  此外,67.2%的受访者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懂事,13.7%的受访者并不会这样要求,19.2%的受访者尚在犹豫。

  那么,人们到底怎么理解“懂事”?在受访者看来,“懂事”最重要的三大内涵包括:善解人意、体谅大人(66.3%),独立、能照顾自己(55.9%),礼貌规矩、行为得体(52.8%)。

  其他还有:明白事理(43.9%),有教养(43.4%),可以分担责任(40.8%),不哭不闹、不乱发脾气(40.5%),开朗乐观(35.8%),懂得表达自己(30.9%)。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看来,真正的懂事就是懂规矩,懂得体谅人,为他人着想。当然,孩子小时候是完全不懂事的自然人,规则习得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适应,但肯定是要经历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这也是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奠定健康人格。

  也有27.1%的受访者认为“懂事”就是不让大人生气,16.7%的受访者认为“懂事”就是“讨好大人、会看脸色”。

  55.2%受访者指出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是“假懂事”

  调查中,有55.2%的受访者指出,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并不是真懂得事理,而是察言观色,是“假懂事”。

  “直白地说,小朋友是不是‘懂事’的判断,绝大多数是来源于父母。”刘思宇说,仔细回想一下,你从小被教育要当一个诚实的孩子,但你却被允许甚至鼓励说一种谎话——明明很喜欢的东西违心地说不喜欢,“其实你哪里是‘懂事’?你只是过早地‘懂父母’。在父母看来,孩子顺从自己就是‘懂事’,而忤逆自己心意,都是‘不懂事’。”刘思宇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不但影响了我们幼年的价值观,还影响了我们成年后的幸福感。

  现实中,有很多被贴上“懂事”标签的孩子并不快乐。57.9%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孩子过于顾忌他人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45.5%的受访者直言他们需要扭曲自己,去迎合大人。44.7%的受访者感觉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讨好者。

  40.6%的受访者直言这种懂事是假的,其实已经失去自我。32.0%的受访者感觉这种“懂事”背后是深深的自卑,不敢对抗,活得小心翼翼。

  “为什么懂事的孩子就不能‘熊’?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你可以‘熊’但你必须为自己行为负责。我想这才是我为什么快乐的根源。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熊’,知道收拾残局。”在某杂志社工作的90后青年赵展翔认为,这才是真懂事。爸妈说啥是啥,那不是懂事,是顺从。

  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懂事”和“压抑天性”并不能划上等号。42.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懂事的孩子同样可以表达自己。29.3%的受访者觉得得看是真懂事还是假懂事。仅28.4%的受访者认为懂事的代价就是压抑孩子天性。

  孙宏艳也认为,懂事未必就是压抑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一定要教育引导孩子懂社会规则,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但她直言,现在“听话文化”确实存在,坚决要求孩子顺从是违背孩子天性的。

  调查中,55.9%的受访者直言,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其实是家长懒惰——只为自己省心,压抑了孩子天性。

  56.5%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为了“面子”要求孩子

  应该怎样对待“懂事”的孩子?53.0%的受访者认为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46.2%的受访者希望给他们任性、放肆的机会。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我们开始反思,开始认识到‘爸妈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可能是错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为人父母。我们开始正视并且表达在亲子关系中的正常诉求。”周谧说,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会坚定地维护孩子正视愿望和表达愿望的权利——这一点比所谓的“面子”要重要得多。

  在张慧看来,要获得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家长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欺软怕硬,不恃强凌弱,不偏心溺爱,不道德绑架。孩子不需要有“懂事观”,他们只需要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知错能改,不卑不亢。

  “我们以后会有一个‘懂事’的孩子,还是一个‘熊孩子’?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自己曾经是被打了一顿就‘老实’了,顺应父母的心意就‘安全’了,我们从来没被讲过道理,我们却要对自己的孩子讲道理。我们真是苦哈哈的一代。”刘思宇感慨。

  但刘思宇内心无比坚定的一点是:想有比我们更好的孩子,就要成为更好的父母,首先,我们要成为更好的人。我们要有强大的内心去摆脱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去学会正视自己,学会表达愿望,学会真诚友善地和他人相处。然后我们会拥有真正懂事的孩子,而不是“懂父母”的孩子。

  调查中,56.5%的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为了“面子”一味地苛求孩子,49.0%的受访者希望家长做到不偏心溺爱也不道德绑架,47.2%的受访者认为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灵魂来尊重,41.2%的受访者建议既满足孩子愿望,也不无限制纵容欲望,让孩子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