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很多考生都在向北考网徐老师,西安工业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在北京的考生排名最低需要多少才可以上西安工业大学,没关系今天徐老师帮助大家整理了近五年的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排名位次,希望大家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有帮助。

一、西安工业大学北京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的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中从,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分大约在504分至518分,录取位次在24275 至6823区间,北京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西安工业大学。

1、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275名;

2、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350名;

3、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553名;

4、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579名;

5、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009名;

二、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2-2018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整数据表

1、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北京 不限 综合 本科 508 24275 1
2022 北京 综合 本科 529 20350 2

2、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北京 不限 综合 本科 504 23553 1
2021 北京 综合 本科 510 22579 2

3、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北京 不限 综合 本科 518 24009 1
2020 北京 综合 本科 526 22474 2

4、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北京 - 理科 本科 510 19213 2
2019 北京 - 文科 本科 518 6823 1

5、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http://www.ZhongkaoHelp.coM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北京- 理科 本二 507 20135 2
2018 北京 - 文科 本二 518 7803 1
西安工业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南大学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工业大学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工业大学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西安工业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西安工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工业大学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西安工业大学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西安工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西安工业大学在广西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西安工业大学在海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三、西安工业大学学校最新介绍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校是国家“兵工七子”成员之一,是B8协同创新联盟(“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发起者之一。目前,学校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共建高校,通过了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武器装备承制资格,一大批成果应用在国防装备的关键领域。66年来,学校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校训,弘扬“忠诚进取,精工博艺”校风,传承“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献了子孙献来生”的军工传统精神,发展了与时俱进的“在创新中追求卓越”的现代军工精神,形成了独有的“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安工大精神,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输送了14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900余人,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200余人,本科生1.8万余人。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