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重和悲痛的心情,悼念xxx同志。xxx同志因病不幸于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与世长辞,享年___岁。他的与世长辞,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___,失去了一位深受大家爱戴的好____,也是孩子们失去了和蔼可亲的好____。
xx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他终身热爱土地,甘当老黄牛。他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也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将劳动的汗水洒满大地。他曾经身披蓑衣、脚踏草鞋,风里来雨里去,靠勤劳朴实的品格,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支撑起一个兴旺的家。他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xx虽然逝世了,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
xx安息吧
我们永远怀念您!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父老乡亲: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XX老人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后告别。首先,请让我代表她的家属衷心地感谢各位亲友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来到这里参加老人的悼念活动。
XX老太太生于1928年12月20日,一年前由于不慎摔倒致骨折留下后遗症,卧病在床,历尽病痛折磨于2013年11月17日中午离开人世,享年86岁。老人作为一位普通劳动妇女,虽然没有高深的文化知识,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像千千万万劳动妇女一样,有着中国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美德。老人一生勤劳朴实。农家出生,繁重的农活的磨练,造就了她健康的体魄。一生生育10个子女,平日里,抚育子女侍候公婆,家务劳动琐碎而繁重,另外还要参加田间劳动,没天黑夜地忙碌在田间地头,粗重的农活样样在行,比起那些男子也毫不逊色。她就是这样,对于家庭总是做的多,索取的少。她生活节俭,甚至到对自己苛刻的地步,有好吃的总是留给公婆和孩子,常年积月总是穿破旧的衣服,很少添置一件衣衫。在家庭,上孝公婆,下爱子孙,辛劳操持,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与邻里相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尽管自己家庭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左邻右舍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邻家婚丧嫁娶、总是热情帮忙操持。对待邻居的老人如同自己的老人,对待邻居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由于她的善良真诚,与兄弟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和睦相处,一生从来未与别人争过一句嘴,红过一次脸。农村家庭大多是艰苦的,但老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乐观坚强的。老人经历不少的社会变化及丧夫失子的家庭变故,经历的挫折磨难不少,她都能乐观面对,十二岁来到婆家,种菜挑水拉车磨面,很劳累,但她干的乐呵呵的,没有丝毫的埋怨;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担任妇女队长,重活累活抢着干;在人生的最后两年,患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为了不给小辈添麻烦,表现出了少有的坚强,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有时难免摔跤,跌破身体,也不叫苦。
老人如今撒手人寰。天地含悲,山河共泣。子孙想你,难见您音容笑貌;邻里念您,忆不完您慈善美德。言有尽,情无限,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说不完您给子孙留下的贤德懿范,也难以表达亲人子孙对您的深切悼念。
愿您地下安息!愿您天堂有灵,福佑子孙!
所谓丧服,就是人们为哀悼死者而穿戴的'衣帽等服饰。丧服象征亲人对去世者的哀悼,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丧服的穿戴,表达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姻缘关系等方面的亲疏与远近。根据家人与死者的血缘关系以及“五服”以内的宗族的辈分限制,在丧葬礼仪中赶制各自应穿戴的服饰,使家庭与家族的死亡事实以及本人与死者的亲疏关系,都一览无余地给以形象的表达。如此生动而又缜密地用衣帽、服饰、枝杖等,将人们的血缘、亲缘等等级和其他关系构架出繁杂完整的宗族体系,表明古人对丧葬和人事关系的极端重视。
儿女孝服服饰
平度地区流行的民间孝服,通常以白色棉布作底料缝制而成。通过穿戴不同式样的衣帽服饰,区别丧礼期间死者与族人的血缘关系以及个人的身分、远近、嫡庶等亲疏关系。丧服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根本原则的缜密的宗亲联络图。
父母去世后,孝子着装最为讲究,被称为“披麻戴孝。浑身上下着白帽、白衣、白鞋,忌披红戴绿。孝子头戴用白布缝制成的圆筒孝帽,扎一条长约2米的白孝带,系结后垂飘于后背;身穿粗白布缝制成的系带散边且无下摆的上衣和裤管不缝边沿的白裤;外罩左系五带白长袍;腰系一根粗裴麻绳,结系中间;脚穿白布鞋或在鞋上覆以白布,报庙时手拖孝棒(柳枝中间裹以黄纸)。侄儿穿着服饰基本与儿子相同,但不戴孝帽。服孝儿媳、女儿头扎白孝带,身穿斜襟散边系带白褂、散边白裤,腰系麻绳,鞋挂白布;侄女孝服同女儿。女婿则腰系白带。
孙辈孝服样式
祖父母去世后,孙子头戴扇尾后仰白帽,上身着白衣,腰扎麻绳,鞋挂白布,侄孙服饰同孙子;外甥则头戴八角白帽,身着白上衣;孙女与孙媳妇头戴白搭头,顶尖饰以红色三角布,身穿斜襟白上衣;外孙女则头戴白搭头,顶尖饰以兰色三角布,上身着斜襟白衣;孙女婿腰系兰布带。
丧服制的建立不是古人凭空的想象,也不是先贤的个人创造,而是人们在对现实亲缘关系、宗法制度以及丧葬习俗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形成的,并与周代实行的宗法制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创制,影响所及数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其深入人心的程度,是中华民族生存之处,未有能免其锋者。丧葬服饰,以其繁杂礼数,至今仍民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