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活着的人写的悼词

马振华

给活着的人写的悼词

  《我家的一把手》这篇文章,2005年10月25日发表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上。

  当时,该副刊正在进行“铜牛杯。我的和谐家庭”有奖征文,我立刻撰写了这篇文章。因为这些想法酝酿多时,已经烂熟于心,没用多少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就一气呵成,几乎没有什么改动。

  文章发表以后,我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立刻打电话急匆匆大批问我:“赵老师,怎么,周老师是不是快不行了?”

  这是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我的知己。这篇短文传出的不祥信息,她一眼就看了出来。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我的原配夫人周玲正在中日友好医院的急救室做最后的抢救。大夫已经告诉我说,恐怕周老师坚持不了几天了,你们家属要有思想准备。我们是人,不是神,有的病,我们能治,有的病是治不了,周老师,我们无力回天,你们要直面现实。

  我听大夫这样一番话,深感绝望,跑到楼外的墙角偷偷地掉眼泪。回到夫人的病床前,我还得强忍痛苦,面带笑容鼓励夫人继续坚持努力,争取早日出院回家。

  我对打电话的那位同事说:“是的。很危险了。”我说,我希望在她走以前能够看到这篇文章,让他知道她在我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在我们家里无法估量的价值。最后,我沉痛地说:

  “我这是给还在活着的人撰写的‘悼词’。”

  那位同事放下电话就直奔中日友好医院探望夫人,给她按摩难受至极的全身。

  文章发表时,夫人已经被病痛折磨得无精打采,奄奄一息,不能说讲话了。我让她看看我的这篇文章,他甚至连睁眼的气力都没有了。我俯在病床边,亲自给她轻轻地读了一遍。她边听边是热泪盈眶,眼泪顺着眼角流淌下来。她听见了。

  “重症监护室”陪护夫人的几个小护士也传看了我的这篇文章,个个也都泪水打湿了脸庞,泣不成声。

  2005年11月14日早晨五点,夫人永远离开了人世。年仅62岁。

  《我家的一把手》

  (正文)

  常言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个家庭,总得有个当家主事的。不过,也只能有一个当家的,要是夫妻两个人都争着当家主事,那日子可就没法过了,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所说的那样:“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我家的户口簿上虽然明确规定我是“户主”,但我这个“户主”只是名义上的,我是“当家不做主”。主持家庭事务的大权早已旁落在夫人的手中,她实际上是我们家的“一把手”。

  当初刚刚建立这个家庭时,夫人也曾说过:“你可不能当甩手掌柜的,也要分管一定的家庭事务。”

  我说:“那好吧。咱们这样分工:每次一万元以下的开支,你做主;一万元以上的.开支,我拍板。怎么样?”

  直到今天,我们这个家庭建立快四十年了,回想起来,轮到由我“拍板”的事,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也只是在近些年才有那么不多的几次;而且,实际上主要还是尊重夫人的意见。尽管如此,但我心理并不觉得不平衡,从来没有过“大权旁落”的失意,从不跟她争权夺利。因为“她当家,我省心”。

  权力交给她以后,我曾不止一次地诚心诚意对夫人说:“你办事,我放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她并不独断专行,搞“一言堂”,还是很讲民主的,遇事总是主动征求我的意见,跟我商量。

  我呢,从不拒绝,也从不表示反对意见。比如说,夫人提出家里要添置什么东西,我马上说“好”;过了不一会儿,夫人合计了一下,又反悔了,说暂时先不买,我也赶紧说“好”。有时候,征得我的同意后刚刚买回来的某件东西,夫人又后悔了,要去商店退货,我也立即不假思索地说“好!”

  总之,买也好,不买也好,退货也好,夫人的任何主意我都认为“好”。夫人说:“你这是典范的‘好好先生’。”我还是说:“好!”

  我心想,只要你不让我去干,你说什么,我都一个字:“好”。

  我家的“一把手”,不仅管“内政”,也统揽所有“外交事务”。子女入学、就业、搞对象、结婚,与亲戚、朋友来往,都是她主管、奔走。亲戚、朋友中哪家办喜事该送贺礼祝贺,谁家有病人需要接济,谁家出了不幸需要慰问,这些事都不用我操心,该应酬的她都考虑得十分周到,做得妥妥帖帖。前些年,就连家里打厨房的碗柜壁橱什么的,都是她亲自到大街上请那些外地来京的小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当初,刚成家那会儿,我们夫妇的收入少得可怜,一家四口,每月才90元钱,还要赡养家中的老母,生活拮据得不得了。但在夫人的料理下,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从来没有背过债务。吃得不算丰盛,但花样繁多。夫人无论做什么饭,经她一鼓捣,像变戏法似的,就是一桌子好吃的,一家人都觉得香甜可口,个个吃得肚儿圆。身上穿的,很少到商店购买,都是夫人亲手缝制。孩子们穿上她做的衣服到大街上玩,那些年轻妈妈都追着问是从哪个商店买的。

  现在好了,收入多了,孩子们也大了,不用为吃穿发愁了,用不着“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了。但家庭的“一把手”依旧不是什么美差,是个辛苦的差事。因为夫人不仅“当家作主,亲自策划”,还要“身先士卒,操作执行”,忙了家里忙外边,她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

  她虽然比家里任何人都辛苦,她做主办的事有时还受到家人无端的责难,但她既“任劳”又“任怨”,从来是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