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道:“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而我也早已心向往之。在刚刚这个寒假里终于跟随爸爸妈妈来到这一饱眼福。
我们乘坐缆车沿索道缓缓而上,山脚的事物离我们越来越远,行至半山腰,突然听到同行中有人发出“哇!雾凇!”的一声惊呼,整车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我也激动不已,要知道刚刚在山脚下天气还是雾气弥漫中夹着细雨丝丝,而此时望眼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树木像丛丛珊瑚。当缆车行至顶端,人群中传来:“哇,开太阳了!”我也指着眼前的山峰大叫:“你看你看,那像朵莲花!”真是拨云见日,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很多人都说奇松与怪石是黄山旅行的最值得看的亮点。而我却觉得云海和日出日落才是黄山最吸引的。每个来黄山的游客都梦想看到“群峰拱日”和云海日出”的美景,但作为气象景观,云海和日出日落并非每天都能看到。要想饱览这两大美景需要天时地利的运气,而我们恰恰幸运指数爆棚。正午时分,我们站在光明顶,周围一片云海,仿佛走入了仙境。云海真白啊,白的像棉花糖一样,真让人恨不得咬一口!怪石和青松在云海中时隐时现,更增加了黄山的美感。人若在云中,会感到眼前之景绰约无比,而自己似乎飘然成了仙。我到哪儿,云也跟着到了哪儿,甚至伸手可拉住它。夕阳西下时,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丹霞峰顶,看落日余晖下火似的云海,展开无限的遐想。次日凌晨,我们在始信峰观日出云海,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灿若锦绣,瑰丽无比。
“黄山自古云成海”,真是美不胜收呀!
当云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远近山峦,在云海中出没无常,宛若大海中的无数岛屿,时隐时现于“波涛”之上。贡阳山麓的“五老荡船”在云海中显得尤为逼真;西海的“仙人踩高跷”,在飞云弥漫舒展时,现出移步踏云的奇姿;光明顶西南面的茫茫大海上,一只惟妙惟肖的巨龟向着陡峭的峰峦游动,原来那“龟”是在云海上露出的山尖。唯有飘忽不定的云海在高度、浓淡恰到好处时才能产生如此奇妙的景象,对旅游者来说,这是一种奇巧美的幸运偶遇。霞海出现时,则天上闪烁着耀眼的金辉,群山披上了斑斓的锦衣,璀璨夺目,瞬息万变。云海表现出来的种种动态美,大大丰富了山水风景的表情和神采。黄山的奇峰、怪石只有依赖飘忽不定的云雾的烘托才显得扑朔迷离,怪石愈怪,奇峰更奇,使它们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
黄山峰石在云海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使人感到一种缥缈的仙境般的美。云海中的景物往往若隐若现,模模糊糊,虚虚实实,令观者捉摸不定,于是产生幽邃、神秘、玄妙之感,给人一种朦胧的美。峰石的实景和云海的'虚景绝妙的配合,一片烟水迷离之景,是诗情,是画意,是含而不露的含蓄美。它给人留有驰骋想象的余地,能引起游人无限的冥想和遐思。烟云飘动,山峰似乎也在移动,变幻无常的云海也势必会给风景美造成“象皆不定”的变异性。行云随山形呈现出多姿的运动形态,山形则必然与行云发生位移而活,它们既对立而又统一,动由静止,静由动活,不可分割。这种动静交错转化,就是美学上形式美法则高级形式-多样统一-的表现之一,也是我们的美感源泉之一。因此,我们旅游时,应该学会从动静对比,虚实相济,变化和统一等方面云把握云气景色的美。
其日出和日落时所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斓,称为“彩色云海”,最为壮观。黄山地处皖南山区的中部,地形崎岖,幽壑纵横。景区内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众多,而莲花峰(1864米)、光明顶(1860米)、天都峰(1810米)三大高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且黄山主要游览景点大多在海拔1600米左右,因此,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游客即可较为容易的观赏到这一奇观。黄山周边的枯牛降、清凉峰、齐云山都可看到云海,但以黄山云海为最奇。云海也是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一。
云海是黄山第一奇观,黄山自古就有云海之称。黄山四绝中,首推的就是云海了,由此可见,云海是装扮这个“人间仙境”的神奇美容师。山以海名,谁曰不奇?奇妙之处,就在似海非海,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想象更是万万千千!!!按地理分布,黄山可分为五个海域:莲花峰、天都峰以南为南海,也称前海;玉屏峰的文殊台就是观前海的最佳处,云围雾绕,高低沉浮,“自然彩笔来天地,画出东南四五峰”。狮子峰、始信峰以北为北海,又称后海。狮子峰顶与清凉台,既是观云海的佳处,也是观日出的极好所在。空气环流,瞬息万变,曙日初照,浮光跃金,更是艳丽不可方物。白鹅岭东为东海,于东海门迎风伫立,可一览云海缥缈。丹霞峰、飞来峰西边为西海,理想观赏点乃排云亭,烟霞夕照,神为之移。光明顶前为天海,位于前、后、东、西四海中间,海拔1800米,地势平坦,云雾从足底升起,云天一色,故以“天海”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