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的导游词

刘莉莉

关于香港的导游词1

  香港地区的基岩岛颇多,这么多的基岩海岛之中,不仅有良好的沙滩海港,也有许多的奇石怪岩,前者为泥沙堆积而成,后者则海浪长期冲蚀的结果。

  吊钟洞是港区著名的'一个海蚀洞,它位于溶西洲之南的吊钟洲南端。由此洞之名,便可推测其必像一口巨大遥吊钟一般,亲眼去观赏,方觉十分逼真。其洞高约3米,深约16米,小船可以穿梭来往,接送旅游者自钟耳处进入洞内。洞内圆石成滩,可涉水登临。菜的卵石大小不一,大者如碗,小者如卵,在波浪的长期冲磨下,表面十分光滑,游人至此,拾上几颗带回家去,可作纪念。

  横洲角洞是另一处海蚀洞,位于瓮缸群岛横洲。横洲角洞状若半月形,洞高达20余米,宽6米余。洞口左边还有一个小洞,洞之通道十分狭窄,仅容一小型橡皮舟通过。洞道虽狭小,浪流却湍急,故横洲角洞内的景色要比吊钟洞险些。瓮缸群岛另外还有两洞,一曰沙塘口洞,一曰榄湾角洞。前者位于峭壁洲南端,高10余米,洞旁有高约30多米的海崖陡壁,险峻异常。此洞十分狭窄,舟行其中,宛小巷行车,两壁可触。后者位于火石洲东南部的岬角处,其状如关公青龙偃月刀横卧地上,故又得名关刀洞。榄湾角洞高16米许,宽3米余,洞顶岩石裂缝较多,令人望而生畏。此洞又面临南海,外无屏障,以挡波浪,故洞内浪凶潮急,不易进入。

关于香港的导游词2

  荃湾(Tsuen Wan)为香港新界的一个地方,荃湾新市镇及荃湾区的主要部份。荃湾一词原来是昔日当地的一个海湾,位于大帽山南面山脚,西南方面向狭窄的蓝巴勒海峡,为青衣岛的对岸,后借用作邻近地方的名字。1950年代,当年荃湾面积约有0.5平方公里(只计荃湾市中心),香港政府在1970年代开始在荃湾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现在由荃湾路、杨屋道至德士古道亦是填海得来的。1990年代为了兴建西铁的荃湾西站,荃湾路以西面一带海旁再一次进行填海工程,多次填海工程已经令蓝巴勒海峡进一步收窄。

  荃湾古称为浅湾,据说是因该处海湾水浅而得名,传说南宋皇帝宋端宗曾于南逃时停驻于此地。浅湾一名亦屡见于明朝和清朝的地图和文献,包括新安县志等。荃湾以前因为海盗猖獗的问题,亦曾称为贼湾。而荃湾近蓝巴勒海峡一带以前叫做三百钱,因为传说人们经过该地时,要给三百钱的过路钱。

  由于开发较早,荃湾并不和同为第一代新市镇的沙田和屯门般规划有固定的“市中心”地带。一般而言的荃湾市中心,是指荃湾地铁站和荃湾码头之间,川龙街和众安街两旁的地带。这个范围虽然不大,但大部份荃湾区重要的公共、商业、交通设施,如荃湾大会堂、荃湾裁判法院、沙咀道球场、荃湾广场等都在此范围内,人流也最多。

关于香港的导游词3

  九龙寨城公园的前身乃是九龙寨城(或被称为九龙城寨),位于九龙半岛东北角,早于一六六八年已建有塾台。及至一八一零年在沙滩尽头兴建了一座炮台,取代了原本位于东龙洲的佛堂门炮台。驻军亦增至一百五十人,炮台的战略与行政地位亦相应提高。鉴于防御措施不敷所需,两广总督耆英逐于一八四六年上书奏请兴建一所寨城。城墙则于一八四七年(道光二十七年)完工,有十五尺阔,十三尺高,同时亦建造多幢房舍作衙门及房舍,九龙寨城亦正式诞生。政府在一九八七年宣布清拆寨城,于原址兴建公园。

  公园占地三万一千平方米,共分为八个各有特色的景区。一踏入公园大门,迎面而来是一幅大石碑,上面写着“游园寻春梦听瀑学逍遥”一句诗词。其意思是指公园景色古雅,又有人造瀑布,使人可以逍遥游览,享受自由自在的游园乐趣。兴建这个公园的主要目的是要保留寨城原有古迹,以及给人提供多一个可以游览休憩的好地方。所以说,九龙寨城公园乃是一个“古而新造”的游览公园。 虽然寨城已经不复存在,但寨城的衙门仍然得以修复及保留在原地。这座衙门,建于百年前,为中国传统司法机关的象征,是寨城原址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之一。

  除此之外,公园内还有其它重要文物,如寨城南门原有两块分别刻上“南门”及“九龙寨城”字样的石额,寨城内残全的城墙墙基,环绕寨城内墙的排水沟和石板街,位于衙门大门前的两尊古炮、石碑和柱础等等……这些古物都分别陈列于公园中的不同景区。

  九龙寨城公园跟据江南园林景致建成,主题景点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公园亭台楼阁如画,内有曲廊幽径,山池流水、树木成荫,还有五彩缤纷的卵石铺地、刻有诗词的石碑和竹木雕刻等,令游人仿如置身于江南一带的山水园林。公园内的广荫庭,摆放了各式各样的岭南派四季精巧盆栽,揉合四季景色于一地。公园内的其它景点还包括邀山楼、六艺台、“归壁”石雕、童乐苑以及八径异趣等。

  所以说九龙寨城公园揉合了寨城原址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和中国江南传统园林设计,绝不为过。除了供游人观赏,亦可令人缅怀历史过去。我们在游览公园时所看到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无一不表现着刻意造就的传统江南园林特色。附近还有购物娱乐中心,是港人假日举家同游的选择。